如何对2~8岁孩子进行教育培养
2009-08-06梅华丽
梅华丽
对2~8岁的孩子的培养教育对他们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古老的谚语,是人类观察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虽然它不一定十分科学,却有一定的道理。
两岁的孩子表现“很牛”,什么事都好像有主见。这时期的孩子,由于自由活动的能力增强,各方面的知识也随之不断增多,所以,这个时期孩子重要的心理变化是:总想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当他自己做某件事时,如果大人要去伸手帮助他,常常会遭到他的反对。这是一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凡是他想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表现得任性,不听话,甚至还跟家长“顶牛”。在心理学上,这个时期被称作“第一反抗期”,这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反抗心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意志坚强,有主见,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这时,父母应善于指导孩子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要包办代替。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羞怯、泄气等情绪,这时大人千万不要因孩子完不成一件事而讽刺挖苦,应鼓励和帮助他完成,让孩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鼓起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培养孩子具有坚强的意志。
两岁后的孩子“自我表现力”特强,是喝了兴奋剂的“运动员”。这时他们虽然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调节能力,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兴奋常常占优势,所以儿童容易激动,爱吵闹,并且喜欢用一些滑稽动作吸引别人注意。尤其当家里来客时更是特别高兴,甚至“疯”起来。平时我们常听到“人来疯”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母亲应该注意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来了客人先给他介绍一下,并且欢迎他表演一些小节目,借此满足他的愿望。不要在来客人时将孩子赶出去,应利用这样的场合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孩子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在满足孩子“自我表现”愿望的基础上,还能让孩子学到社会知识。
值得提醒的是,父母不要随意满足这一时期的孩子提出的种种要求。有时孩子提出了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哭闹不停,这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哄劝,更不要迁就,可以采取不理睬的办法,让他哭够闹够,自己停止。
两岁后的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批评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动,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都很强烈,什么东西都想动动、摸摸,有时还会办错事,捅点小娄子。批评孩子时要防止伤害其自尊心,不要当着小朋友的面给他个下不来台。话不要太多,点到为止。另外,批评孩子时家长意见要一致,否则会使孩子产生错觉,以为批评得不正确,从而不愿接受成人的有益的意见。
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准确地回答并给予启发。发问,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普遍特点,这是他们开始认识事物的过程,他们在询问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锻炼思维,促进智力发展。对孩子的发问漫不经心或表示厌烦加以斥责,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以后有问题不愿再问,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主动地想问题、提问题的兴趣。回答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准确,否则将会危害孩子的一生。有时不要急于解答,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回答,从而使智力得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