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下一站崔世安
2009-08-06王家敏
王家敏
崔世安即将“接手”的澳门,正面临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结构单一、民生就业压力加大、反贪反腐呼声渐涨等棘手问题。此前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居民认为新的行政长官要具有“廉洁”的品格,60%的受访者期望新的行政长官能够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执政队伍
7月26日,周末。郑建东和往常一样在澳门岛西区家中,电视台正在直播澳门第三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
唯一的候选人崔世安胜选无虞,高票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候任人。作为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理事,郑建东说,工商金融界别的选票中应当包含了自己的意愿。
“从崔世安的执政能力看,高票数代表一定的认同度;而选举唯一的遗憾是缺少竞选的氛围,少了些味道。”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米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依照基本法循序渐进,此次选举“对未来澳门的政治、社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珍惜你一票,你影响力可能仲大过特首”
7月26日上午10时,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国际会议中心,除3名选委缺席,297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参加澳门第三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会。
作为50万澳门居民之一员,郑建东细心关注这个城市的选举。他相信唯一候选人的当选几无悬念,但他仍然静候点票结果。
282票!
11时40分,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朱健宣布,崔世安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候任人。澳门终审法院完成审核后,将于8月3日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公布选举结果。在获得中央政府任命后,崔世安将于今年年底接替何厚铧,成为新一任澳门特首。
选举之前,300名选举委员的产生受到了广泛关注。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米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此次选举过程,符合澳门《行政长官选举法》等有关法例,通过选委选举的方式也适合当下的澳门,“澳门是一个社团政治社会,选委通过各界别社团间接选出。”
根据《澳门基本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300名委员,包括254名从本地各主要七个界别间接选出的委员,12名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及立法会议员各自推出的12名和16名选委,以及宗教界推举出的6名选委。
郑建东说,通过社团间接选出的委员,在一定程度上广泛代表了各界别的利益。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工商金融界别选委之一吴在权,是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常务副会长。
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成立15年,有300多成员单位,包括房地产公司与楼市投资人。郑建东作为理事,其家族的房地产公司也是该商会成员。新一任行政长官的政策对房地产发展影响甚大,“他(吴在权)的一票,或多或少能表达商会的期望。各个界别的选委,那么高的选票,应当说是众望所归。”
在澳门,与选委有类似联系的社团有上百个。米健认为,崔世安高票当选能体现澳门各界别的高度认同。在此之前的6月25日,崔世安获得286张提名票,成为此次选举的唯一被接纳的候选人。
7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负责人就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结束发表谈话,表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的带领下,在澳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门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7月26日的选举出现了唯一的弃权票。据26日澳门电视台报道,选举管委会发出297张选票,收回296张划票,选委之一澳门立法会议员高天赐放弃投票,他表示此举以个人态度表达对现时行政长官选举制度的不满,希望有更多澳门市民能够参与投票。
高天赐在接受澳门电视台采访时说,“希望作为特区政府第一件事,可根据基本法转变(选举)模式,令更多人可以参与。”《澳门基本法》并未设定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最终实现普选的时间表。米健认为,普选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澳门民间,开始出现推动市民直选的政治尝试。郑建东认为这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澳门一些团体,开始培养市民的议政意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的选委、市民参与政治选举。”
2009澳门“双选举年”,行政长官选举落定,澳门民间与媒体关于普选的讨论,集中在9月20日立法会选举其中的12个席位。澳门立法会共设29个议员席位,其中行政长官委任7席,社团选民间接选举10席,自然人选民1人1票直接选举12席。
澳门某时政话题社区有言论称,作为普通选民,手中的选票有机会直接影响立法会“议席谁属”,而该言论标题为“珍惜你一票,你影响力可能仲大过特首”。
澳门走向何方?
无论媒体的报道是缩小抑或放大,郑建东最为看重的是崔世安治下,澳门这个城市的未来。
相比教育与执政经历,崔世安作为澳门“三大家族”成员的背景似乎更为吸引大众眼球。崔世安出身建筑世家,是崔氏家族在澳门崛起之后的第三代传人。崔家与何厚铧的何家、马万祺的马家,并称为澳门“三大家族”。
澳门大学学者、传媒人谭志曾直指,经过澳门回归十年的经验和欧文龙巨贪事件的教训,澳门已不宜由具大家族背景的商界利益人士担任特首。而澳门赌王何鸿则公开表示,“有资格做特首的不是很多,再找到第二个这样的人(崔世安)相信很难了。”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崔世安发表参选特首宣言后,作出了语气缓慢的回应。
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所接触的澳门人似乎并不忌讳谈论此事。米健认为,澳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崔世安的当选是各力量角逐下最为稳妥可行的结果,澳门大众也接受了这样的选择,说明了一定的民意基础。“关键是第三任澳门行政长官当选后所面临的任务,这才是澳门最为重要的问题。”
崔世安即将“接手”的澳门,正面临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结构单一、民生就业压力加大、反贪反腐呼声渐涨等各方面棘手问题。1999年主权转移后,行政长官何厚铧宣布开放博彩业,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与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政府税收也因此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澳门博彩业急转直下,失业随之而来,更有言论指责澳门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等民生问题也因之爆发。
与“看热闹”不同,作为澳门居民,郑建东更为关注崔世安的专业背景与任职能力。据新华社报道,崔世安16岁赴美读书,10年后取得公共卫生博士学位。90年代,崔世安获社团支持涉足政坛。1992年他经选举晋身立法会,1999年澳门回归时获行政长官何厚铧委任为社会文化司司长,掌管教育、医疗、旅游及文化等六大范畴,2004年连任。
在此期间,崔世安为澳门多个社会团体服务,分别担任同善堂值理及医务部部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常务董事、澳门护理人员协进会名誉会长等。何厚铧曾赞扬崔世安率领其施政团队,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建设,有效应对疾病挑战,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等政绩。
7月24日,崔世安进行了投票日前最后一场公开竞选活动,与澳门地产界的代表进行了聚会座谈,郑建东也在座。郑建东的家族在澳门经营房地产已有30年,对崔世安任职后的政策寄予厚望。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商会副会长吴在权也有参加,崔世安博士跟我们交流了业界的意见。”
在澳门地产商的眼中,曾于土地及工务领域权倾一时的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的巨大贪污案,对建筑界的影响尚未散去。2008年1月30日,欧文龙被终审法院合议庭裁定有罪,被控受贿、清洗黑钱、滥用职权等罪合计判处有期徒刑27年,与其相关的多家地产商也因案发卷入。
崔世安在参选过程中,先要过地产界的“一大票”,他的房地产政策需要在澳门普罗大众与地产商之间寻找平衡。《澳门日报》7月18日的报道称,港媒爆出崔世安涉嫌从事地产商业活动。崔世安担任社会文化司司长期间,其兄崔世昌的地产公司三度获政府批地或转让土地权益,其中不乏明显低价获批地的例子。
崔世安在回答如何平衡家族利益与澳门利益问题时一再强调,“我保证当选后,绝对不会因为权力而腐化思想和施政理念。我的工作会从澳门整体利益出发。”在他的施政纲领中,做出了提高施政透明度,充实廉政公署和审计署的内部监督,加强官员问责制度的承诺。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此前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居民认为新的行政长官要具有“廉洁”的品格,60%的受访者期望新的行政长官能够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执政队伍。
米健则认为,反贪反腐向来是作为竞选的政治手腕,而崔世安对问责制度建立的承诺,在当下的澳门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指向。“问责制度的成功建立,将是一个巨大进步。澳门的政治构建、法律构建,是否有切实的制度与行动加以充实,对澳门的未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选举弦外
27年,量刑或许太重。在澳门居民Bernardo Chiang看来,欧文龙一案判决结果,是欧以个体的命运,为澳门的政治社会制度埋了单。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对欧文龙的巨大贪污事实并不惊讶,相信每个澳门人都能够预想到;但对于判决结果我感到意外。”
Bernardo Chiang,25岁,已到大陆求学七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9月将参加内地司法考试。考试结束后,他将回到澳门学习本土法律,计划在澳门担当执业律师。
作为80后,Bernardo Chiang处于澳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急剧变化的时代。基于对澳门社团政治的了解,Bernardo Chiang对于普选并没有强烈的诉求,反而更为关注法律制度的建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认为,依照基本法的原则,澳门将循序渐进实行“双直选”,但不是当下。
他对澳门此次行政长官选举的一个细节作出了评论。澳门行政长官选举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优化选举的运作,经过反复论证,要求全体选委使用管委会提供的专用印章填划选票,否则选票将被视作废票。他认为,“制度的变迁往往是从一个小事件,一个小的变革开始,可能会因此影响一个大制度的发展和建构。”
崔世安当选次日,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达祝贺,希望未来新任行政长官能在既有基础上,加强台澳间联系协调机制,并积极考虑来台设立办事机构,以进一步推动台澳关系良性互动与发展。
焦洪昌曾撰文研究澳门法律建设对台关系的影响。他认为,澳门在两岸间具有独特的地位,台澳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岸关系亦能发挥正面影响。
焦洪昌认为,“依照基本法,澳门能否通过建立制度,实现自治,尊重法制,尊重民意,中央政府对特区是否有关键政策的支持,对台湾地区民众对大陆的信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