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歼-10出口看中国战机的海外销路

2009-08-04

军事文摘 2009年7期
关键词:巴方战斗机空军

言 奇

2009年5月19日,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中国歼-10战斗机出口价格可能为2930万美元。那么,这一价格在国际同类战机市场上有优势吗?歼-10谋求海外出口对我国战机出口市场意味着什么?我国战机研发与制造技术与世界一流大国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

中国新一代战机打开国际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战斗机制造企业一直谋求将新一代战斗机销售到海外的渠道。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枭龙”FC-1战斗机,从立项开始,成飞集团就锁定了巴基斯坦空军,并与其展开全方位合作:在研制过程中,巴方就全面参与进来,不仅提升了巴方在航空工业设计领域的实力,也使得“枭龙”在设计时就针对其使用需求精确定位,可谓是“量身定做”。所以在交机之后,巴空军参谋长坦威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上将认为:“‘枭龙是一种性能非常优秀的空中作战平台,能够满足未来作战需要,而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巴基斯坦空军的卡利姆·萨达特将军更称,“枭龙”对于巴基斯坦在长期战争中是“无价之宝”。这在军事贸易中是很少见的。

由于在合作之初,中、巴双方就签订了详细的意向计划书,所以在巴方列装的同时,“枭龙”的生产线就已经在巴基斯坦境内组建完成,并投入生产。由于以上种种措施得力,使得“枭龙”在巴基斯坦的销售价格仅为800万美元,比起国际战斗机市场动辄二三千万的价格来,仅相当于零头。

在设计之初,由于考虑到巴方提出的成本因素以及当时的成飞集团对先进战斗机的技术储备不足的原因,“枭龙”被设计成小型单发战斗机,其过小的机头直径只能安装600毫米以下的雷达天线,使其探测距离缩短到70公里范围内。而使用价格低廉的俄制RD93发动机使得其加力推力只能达到8300公斤,只相当于F-35的一半。其飞行控制系统也是电子与机械混合控制。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枭龙”战斗机的性能一般,只能算2代半战斗机。但在巴基斯坦空军的眼中。2代半的“枭龙”支撑起了全部的国土防空任务。由于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矛盾根深蒂固,武装冲突随时可能发生,再加上1998年印巴双双加入核俱乐部后的国际制裁。导致巴基斯坦本就落后于印度的空军力量更加捉襟见肘。美国出口给巴方的F-16合同屡次被暂缓,即使交货了,也是“缺斤短两”,巴方发现最大的问题居然是敌我识别系统不能辨识出北约的战斗机。这让巴方与今后极有可能装备美国或欧洲战机的印度空军对峙时肯定会吃大亏。面临生存危机的巴基斯坦空军对待价格便宜、性能够用且能自行生产的“枭龙”战机极度重视,“枭龙”也在其空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枭龙”与歼-10

与“枭龙”的先寻找合作伙伴,再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不同,歼-10在研发中首先满足的是中国空军的要求,在列装后再根据其性能寻找海外的潜在客户。歼-10属于中国空军重点型号。在达到设计要求后,空军大量的装备使得歼-10的对外出口不像“枭龙”那样决定了该型号的生死存亡。因此,歼-10能否成功出口也是中国航空研发、制造领域是否达到国际先进行列的标志之一。

在性能上,“枭龙”的空重只有6000公斤,属于轻型战斗机,优点是即使使用俄制RD93发动机,推重比仍达到了0.88,这一数据对于低端战机已经非常不错了。缺点是狭小的机头横截面不能放置大直径的雷达天线,导致雷达前视探测距离只有70公里。在空战中无法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击毁”。

歼-10的空重达到了9000公斤,属于中型战斗机,优点是机头较大的横截面可以装载类似于俄制“祖克”10雷达的国产雷达,探测距离为130公里,几乎相当于“枭龙”的2倍。缺点是安装上加力推力达12500公斤的俄制AL31FN发动机后,推重比也只有0.89,这个数据在中高端战机中属于比较落后的了,如美制F-16C Block 50/52的推重比就达到了1.01。

歼-10的价格

从歼-10可能的出口价格2930万美元来看,比F-16MB型高出1/3,但比法国“幻影”2000便宜了1000多万美元。上述3款战斗机均为单发战斗机,其中歼-10与“幻影”2000属于多功能战斗机(制空与对地、海攻击),且性能相差不大。F-16A/B属于制空战斗机,性能比较单一。以这个角度来比较,可以看出,歼-10的性价比较高,但法国“幻影”2000具有极强的市场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已出口到埃及、印度、希腊、秘鲁、阿联酋和中国台湾地区,虽然价格偏高,但竞争力并不低。另外,由于俄罗斯米格设计局负债累累,濒临与苏霍伊重组,所以低价抛售的米格-29售价只相当于歼-10的1/3多一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冲击到歼-10的中低端客户,未来歼-10小批量订单很可能被米格-29抢走。

其它如F-35由于性能强悍,价格自然会很高,且订货方多是北约成员国或关系密切者,与歼-10的潜在市场冲突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苏-27、苏-30系列战机在2004年的印美空军联合作战演习中,美国人驾驶的F-15C战斗机在90%的演习交手中败于印度飞行员驾驶的苏30战斗机。它们彪悍的机动性能,多种武器挂载选择,远程雷达探测能力以及对空、对地、对海多功能任务均可胜任的特性使得从性价比上看并不输于歼-10。最重要的是苏式系列战机均为双发,这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执行多种任务时让驾驶员更加放心。虽然苏-27的价格比歼-10高出500多万美元,苏-30更是高出1500万美元,但仍是歼-10的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歼-10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军贸市场上分一杯羹,除了找准客户的需求外,其主要部件(如发动机)的国产化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战机出口的软肋

“枭龙”用并不出色的性能、极低的价格在海外军贸上取得了不俗的表现,歼-10还未正式对外销售就已经引起海外广泛的关注,这些成绩代表了中国先进战斗机设计、制造能力迈出了一大步。但也应该看出,中国新型战斗机想打人海外市场还有很多无法回避的隐患。无论是“枭龙”的R093发动机还是歼-10的AL31FN发动机都是俄罗斯制造。甚至在“枭龙”出售给巴方后,由于印度的抗议,俄方曾一度限制RD93被装配到“枭龙”上卖给巴方。可见核心技术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肯定会受制于人,更不要说出口创汇了。

以目前的战斗机装备市场,一些中小型不发达国家也不再只盯着那些价格便宜、但性能一般的产品了,如马来西亚、缅甸、越南、也门等国,都在朝着高性能、多功能的高档机努力。

最后,由于早期型米格-29被以极低的价格抛售,这些廉价机一直在冲击着本应属于中国的海外战斗机市场。

《中国航空报》2008年1月刊登过一篇《一航动力所重点型号研制工作成果斐然》的报道,其中称:“太行”发动机在批产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交付数量大大提高,基本上实现了从科研向批产的过渡,实现了技术成果向装备的转化。“太行”系列发展型完成了计划任务的方案设计、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为配装飞机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报道可以看出,歼-10的发动机国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也可以解释之前“太行”发动机没有大规模装配歼-10的原因。“太行”发动机经过漫长的研制、试生产,终于解决了大批量生产的难题,生产速度大大提高。相信不久就会看到装备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歼-10列装成军。而且,“太行”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性能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故障率、空中停车率以及空中停车后的开车条件(速度、高度)。关于“太行”发动机安全性低,不能装备在单发歼-10上的谣言不攻自破。再有,“太行”发动机已经走上系列化发展的轨道,其更新的型号离配装试飞已为期不远。由此可见,中国战机出口的软肋并非技术问题,而是时间问题。相信未来1-2年内大量装备“太行”发动机的歼-10必将出现在中国空军战机序列中。

猜你喜欢

巴方战斗机空军
EF2000台风战斗机
岁末话“空军”
印度“状告”巴基斯坦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国产FBC-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