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略核潜艇揭秘

2009-08-04梁国栋

军事文摘 2009年7期
关键词:核潜艇核武器战略

梁国栋

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这是中国的基本核政策,中国奉行防御性的核战略,但是中国的核力量达到何种程度仍是个谜。至于中国需要多少战略核潜艇,以及如何提高战略的灵活性,本文根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海军拥有的核能力。

在海军的序列中,战略核潜艇是一个特殊的舰种,装备有射程数千公里甚至过万公里的核导弹,担负着核威慑的重要使命。陆基核武器、空基核武器较易被敌人突然发动的核袭击摧毁,战略核潜艇由于其高度隐蔽性往往成为“漏网之鱼”。因此,即使国家沦为焦土,陆军没有了,空军不存在了,海军覆没了,但是大洋深处只要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便能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报复。一艘战略核潜艇携带的核导弹。其威力至少相当于投向广岛原子弹的1000倍,足可将面积约二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从地图上抹去。即使大如美国也难承其重,而放射性污染的破坏力更无法估量。正是这个原因,战略核潜艇便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之重器”。

那么战略核潜艇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防御性核战略绵里藏针

中国需要多少战略核潜艇,要正确评估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是中国最基本的核政策。众所周知,前苏联是在军备竞赛尤其是核竞赛中倒下的,不搞军备竞赛,尤其在现阶段不搞军备竞赛是中国明智的选择。中国的核政策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可能出现的敌对核联盟,避免出现美英法对前苏联核夹击的情况发生在中国身上。所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表面上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赢得的是整个道德的高地。中国的核政策是由毛泽东制定并郑重向全世界宣布,并获其后的中国领导人所坚持的,这一政策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聪明的核国家最终会理解中国的立场,毋须冒与中国核对抗的风险。

中国的核战略是防御性核战略。美国军方认为中国的核战略是“最低有限核威慑”,其依据是中国领导人历来的讲话,以及官方零碎的表态所总结出来,中国对此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大幅提升和加强核力量,对此美国不断责难中国,声称中国违反了上述“自己”的核战略。众所周知,中国那点核力量对美俄等根本不具备威慑力,中国增强核力量势所必然。“热心”的美国国防部又跑出来为中国制定核战略,将“限”字改为“效”字而变为“最低有效核威慑”。表面是美国为中国设限,处在上风,实质是美国被迫妥协让步,处于下风,尤其“有效”二字实在可圈可点。话虽如此,美国的态度仍是中国发展核力,量所必须考虑的政治因素,试问若然美国不合作,纵容日本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甚至对台湾也采取同样的态度,首当其冲者也会是中国。

核潜艇受地理环境制约

除了政治因素,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核潜艇是一种昂贵的玩意儿,其表现不但在制造费用上,据美国的经验,处理一艘退役核潜艇所花的费用与建造一艘核潜艇相当,即使富如美国,也无法处理所有退役的核潜艇,部分被弃置在偏僻的港口内。至于前苏联及俄罗斯,至今近百艘退役核潜艇仍没钱处理,将其弃置在荒无人烟的海岸和港口。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每一寸都弥足珍贵,绝不能用来弃置核潜艇。为此,中国在需要多少核潜艇的问题上慎之又慎。另外也要考虑投资效益,不能因为急需就开设大量核潜艇工厂,到核潜艇需求饱和时造成生产力浪费;反之,又会造成开工不足而流失技术人才。

地理环境的制约对中国发展核潜艇更为严重。首先,中国沿海水域较浅,尤其是黄海和东海,大部分水深约50-60米,潜艇在其中航行,上部20米已是水面,下部20米是海底。若要高速航行,操作稍不慎,或者冒出水面,或者插入海床;而卷起的浪涌能轻易被发现,令潜艇失去隐蔽性。其次,现代油轮等大型货轮,吃水20多米等闲视之,中国沿海又是交通繁忙的水域,限制了大型核潜艇的活动空间。第三,中国潜射导弹核武器即使射程超过10000公里从而能够覆盖全美国,但射程远运行时间自然长,对方有充裕的时间拦截。第四,美国在第一岛链部署有导弹防御系统,军事研究显示,弹道导弹最佳拦截时间在导弹上升阶段,要突破美军的拦截殊非易事;另外,一旦拦截成功,核爆炸影响的地区恰好为中国东部重地,中国不能不有所考虑。因此,中国核潜艇要真正具有二次核反击的能力,必须远航到太平洋深处。但是,美国在第一岛链布设了严密的水底声呐系统,中国战略核潜艇要潜出太平洋,只能以极慢的速度潜航。甚至采用漂航状态以减低噪音,否则无法躲过美方的监察。中国核潜艇无法紧急出击,在战争时期极度危险。

破解这个困局的办法。是建立中国的航母舰队,在航母舰队的护卫和遮掩下,战略核潜艇才有可能安全和隐蔽地远航到大洋参与战略值班,但这起码是20年以后的事情了。

中国需要多少艘核潜艇

中国特殊的海况表明,中国的战略核潜艇不能造得太大,不能造美国的“俄亥俄”级,更不能造俄罗斯的“台风”级,发展方向以“多艇少弹”为原则。“少弹”为每艘战略核潜艇装备较少的导弹,一般为12枚。多艇亦绝非无限制的多艇,多少为宜呢?

一般而言,4艘战略核潜艇便可保持有一艘处在值班状态,其余3艘:一艘在船厂维修保养,一艘在近海作战训练,一艘前往轮替途中。英法两国均以此为原则,常年保持有4艘战略核潜艇在役,只有在更新换代的时候,才有可能超出4艘,或者相反少于4艘的情况出现。

4艘对于中国显然不够,一则战略值班航程遥远,二则毕竟载弹量较少。另一方面,必须考虑被发现和击沉的可能性,以50%概率计算,中国必须有8艘战略核潜艇才能拥有“最低有效”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据闻这亦是解放军高层的权威意见。在中国南北海各部署4艘,轮替出击或者同时从不同方向出击。如此既能提高战略灵活性也增加了出击的隐密性。三亚作为核潜艇基地及航母母港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思想的考虑。

2005年,当国际商业卫星拍摄到中国最新的094级(“晋”级)战略核潜艇的出现,美国军方一反过往对传闻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迅速肯定了这一发现,并“预测”中国最终将会建造5艘。5艘“晋”级加上中国原有的3艘“夏”级战略导弹潜艇,刚好又是8艘,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2008年4月9日,胡锦涛以军委主席身份视察三亚海军基地并检阅海军舰艇部队,并在同时同地接待前来参加博鳌论坛的部分国家首脑及台湾的领导人萧万长。新华社对此做了详尽的报道,如此大张声

势并非无因,而是一次高超的“安民告示”行动。

确定了战略核潜艇的数量,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也可基本确定。中国战略核潜艇定有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保驾护航;其二,每支舰队一般也需配备1-2艘攻击型核潜艇;其三,震慑航母主要力量是核潜艇,必须有一定的配置。因此,拥有16-18艘攻击型核潜艇才能满足中国的战略需要,包括战略核潜艇在内,中国核潜艇的合理数目应保持在20-30艘的水平上。

究竟现有多少艘核潜艇

多年传闻中国有3艘“夏”级战略核潜艇是可信的,由于3艘均采用406同一舷号(据闻“晋”级战略核潜艇也一律采用406舷号),令外界对真实的数量莫衷一是,只要分析公开的资料便明其中的真相。1982年10月12日,中国的G级常规潜艇从水下成功发射了“巨浪”弹道导弹,此前多次陆上发射也取得了成功。并在1984年国庆阅兵对外展示,证明导弹没有问题;1983年中国第一艘“夏”级战略核潜艇服役,“巨浪”在“夏”级发射失败,这是公开的资料;但何以在五年之后的1988年才宣布发射成功呢?时间之长可以断定,潜艇遭到严重破坏的传闻应该不假,这个教训肯定提醒军方,不能只有~艘战略核潜艇。

“夏”级的设计最初是针对前苏联的,用于摧毁前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以防止其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保证战时中国海外通道的畅通。1989年的政治风波及1996年的台海危机使中国猛然认识到战略环境的险恶,在新的“晋”级未研制成功之前,中国必须拥有一艘对西方敌对势力能起震慑作用的核潜艇,这可能是第三艘“夏”级诞生的原因,该艇应用了一些用于“晋”级的新技术,其外形与“夏”级也有差别,可以装备“巨浪”II洲际导弹,该艇被命名为“夏改”。至于“汉”级攻击型核潜艇,除了公开的401-405五艘外。中国至少建造了两艘“汉改”级,中央电视台近年公开了其活动身影。

至此不难描写出中国核潜艇的全家福,即起码拥有5艘战略核潜艇(3艘“夏”级、2艘“晋”级,其中一艘“夏”级相信已退出战略值班),攻击型核潜艇则有10艘(5艘“汉”级、2艘“汉改”、3艘“商”级,其中一艘“汉”级相信也已退役),中国目前在役的核潜艇应约15艘。

近年,不少中国人对外国甚至一些小国至今还侵占中国的领土表达强烈的愤慨,发出一些冲动的声音。应该明白,这是列强蓄意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今天谈中国核潜艇的问题,意在让大家明白,凡事考虑的因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应该坚信,只要中国保持稳定、坚持发展、不急躁冒进,何愁国土不回归,何愁汉唐雄风不再呢?!

(选摘自香港《镜报》)

猜你喜欢

核潜艇核武器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瑞典智库:全球现有1.63万件核武器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