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现代文化观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2009-08-04罗九牛
文化是人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包含着人的生存价值、生存目标和生存方式,它是以现实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这种现实的环境基础,又是历史地形成的,包含着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积累和演化。不同人群在其特定的历史发展和演进中,尽管具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却经历了基本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体现着共同的社会发展规律和演进轨迹。
所谓后现代文化,又可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后工业社会文化、信息社会文化、晚期发达或跨国资本时期文化、后资本主义文化等,是指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迅即风靡整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并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化的产生原因或构成条件是极为复杂的。笔者认为,单纯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化是建立在高度发达富裕的经济生活基础之上的,生长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以高度商品化为标志,以大众闲暇为消费条件,以满足大众消费欲望来赢利的一种新兴文化。
虽然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和认识有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但后现代主义本身所反映的是后现代社会这一综合体,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当前,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尽管后现代思潮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关注,具有丰富的、建设性的思想内涵。正是这种现实状况,使后现代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来讨论后现代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转型与现代化,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吸取当代两方积极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要素,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文化功能的要求,优化文化结构,转变文化特征,使其更能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而后现代文化作为当代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新的现实问题在观念领域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映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社会和文化未来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所以,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对后现代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后现代文化一方面是已经存在的现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现实的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吸取和借鉴后现代文化中积极的内容和因素,使其有效地融入中国文化体系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成分,使其在促进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增强时代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即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在消费文化中,追求美的身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出来。为了能够拥有美的身体,人们不惜金钱,甚至不惜牺牲健康,铤而走险地尝试使用各种方法。
第二,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处在科学、宗教、哲学,还是其他知识体系中,都暗含着对一切无叙述进行着反基础论的批判。
第三,在日常文化体验的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的倾向。因此,后现代的日常文化是一种形式多样与异质性的文化,有着过多的虚构和仿真,现实的原型和真实的意义都消失了。由于缺乏将符号和形象连缀成连贯叙述的能力,连续的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导致了精神分裂似地强调对世界表象的紧张体验:即生动、直接、孤立的体验。但问题是,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造成了一种浮夸的商品形式,消费对象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含有多余的那部分影像和附加在商品内的各种本不属于商品本身之价值的东西。这也正是如今许多人都感觉到的消费之后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感到有些空虚的原因之所在。
第四,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这更多的是一种强调主观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中则表现为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应该说,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消费文化,都体现了现代人们超越传统的试图。但在超越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它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异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昙花一现地过时了,成为哲学史中的一部分,而在人们越来越理性的今天,消费文化也将得到合理的充实而变成真正对人类有益的文化形态。
二、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新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在观念领域的反映,因而在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中,在中国快速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后现代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和文化因素非常容易被当代中国青少年接受和认同,其影响是正面与负面共存的综合体。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青年的成长性决定了青年是善于接受和创造新鲜事物的群体。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我国,青年群体快速地融入和吸收了这种崭新的文化范式,将这种文化逻辑贯穿到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微观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一,政治观念的多元化与自由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多种西方政治思潮传入我国,并与马克思主义共存于一个多元的价值空间之中,与此同时,后现代主张反权威、反中心、反传统性的特征似乎为政治观念的多元化提供了“合理性”哲学依据,因此,许多青年不加分辨地接受了各种的政治观点,并将其作为自己价值观与人生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这种政治观念的多元化进一步导致了在青年人群中政治观念的自由化盛行,他们随意地将一种政治见解作为自己的政治观,并肆意鼓吹,希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反叛来标新立异,实际的后果是导致任何标准都不存在,最终走向了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
第二,文化娱乐的世俗化和追偶化。作为一种文化逻辑的体现,后现代主义对人们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是文化娱乐方面。后现代的反规范和反传统性倡导,使得个性追求与标新立异成为青年追逐的目标。一方面,他们拒绝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提倡后现代主义的平民主义文化,使得文化娱乐具有了通俗性特征,每个人都触手可及;另一方面,他们沉醉于文化的世俗与庸俗之中,失去了文化的经典与高雅,使得经典文化过于泛达众化。对流行音乐和流行影视的追捧,使得青年沉迷于后现代的空间影像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从而移情于影音明星,将心灵深处的信仰转化为对明星的崇拜,呈现出极强的追偶化特征。
第三,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的非逻辑化与非标准化。任何哲学都具有关于人类思维的形而上的抽象特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逻辑新范式,更作为一种哲学,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主张颠覆传统,消解中心,解构主体和反罗格斯主义的特征,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青年作为最有活力与反叛精神的群体,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叛思维,“逆向思维”、“叛逆精神”等往往成为对青年特立独行的最佳称赞。由此,
一些青年刻意追求思维的反叛性和非逻辑化,常常希望自己可以一鸣惊人。
语言是思维的外延,思维特征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在后现代思维的影响下,青年们追求语言游戏中语言的失序,追求语言表达方式的非标准化,常常将所谓的“无厘头”表达作为对个性追求的肯定。用后结构主义者拉康的话说,语言模型中“能指”、“所指”和“指涉物”之间的关系破裂后,导致语言表意锁链的断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或意象就将变得支离破碎、互不关联,也就是语言学意义上的“精神分裂”。
三、对社会交流文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跨社会发展典型阶段性、多元性、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化,必然具有在统一的文化主流和方向前提下,集不同阶段、不同倾向、不同内容和风格的、综合性的特征。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本身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既具有较为浓厚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和意义。中国文化由于实践的变化,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在新基础上实现文化的更新,新的实践因素必然导致新的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文化既有统一性又有复杂和多样性的前提,也是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既有差别性又有共通性的根本依据。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交往的普遍化,为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也为后现代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球化过程迅速推进和现代科技的传播手段,使文化间的交流更快捷方便,人们对西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实,对中国发展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发展趋势等等,都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如何对待和处理文化交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方面,也更加客观理性。这是由认识向认同转化的条件。全球化过程的推进所带来的社会多方面交流合作的扩大,使文化接触更加频繁和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在接触和交流中逐步显现,不同文化体系在文化要素和实践要求上的共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认识中逐步发展至一定程度的认同,从而为在保持不同文化的本质和特质的前提下实现相互借鉴并实现自身文化的优化,减少文化冲突,增加互信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有利条件。正是如此,后现代文化可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合作,而国际合作的效果甚至成功与否,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文化的交流在增强信任方面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的交流从根本上说是以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为基础,但文化因其具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而在经济和社会的交往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有赖于良好的国际关系,而良好的国际关系正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可以说,从社会发展的综合因素来说,正确对待后现代文化,是中国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环节。
作者简介:
罗九牛(1952-),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