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9-08-04谭广慧曲凤玉李锦州金英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8期
关键词:制药工程现状发展

谭广慧 曲凤玉 王 宇 李锦州 金英学

摘 要: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的设置方式和课程设置,招生情况,人才需求状况,探讨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制药工程;现状;发展

医药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快速发展的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药科学技术及其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驱动了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催生了新兴学科制药工程及其教育。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制定了第一个制药工程研究生计划[1],随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制定了本科教育计划,标志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开始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兴起。1998年我国为了适应新时期医药经济发展需要,于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在工学门类中化工与制药类下新设置制药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原化学制药等相关专业转为制药工程,标志着我国制药工程专业教育至少形式上与国际接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制药工程专业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1 发展现状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原有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专业调整为制药工程专业,该专业是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基础上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制药工艺,又懂工程,并擅长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1999年全国共有34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其中原医药院校13所,理工类院校12所,综合类院校9所,招生人数1165人。2003年全国共有98所院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达6243人,2004年迅速增加到140余所,招生人数达8000余人。截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约200多所高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达10000人[2]。高校类型除原有的药科大学、医科大学外,涉及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师范大学、林业大学、农业大学等,呈现出纷繁的景象,各有其办学特色。

1.1 专业设置方式

专业设置方式反映了各高校对制药工程专业特点的认识[ 3,4]。制药工程专业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一般设置在化工或化学与制药学院;药科类大学、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一般设置在制药工程学院或药学院或中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设置方式表明,该专业与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医学等学科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属于交叉学科。

1.2 课程设置情况

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四部分。公共基础课主要有人文社科系列、数理系列、计算机、外语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化学系列、工程基础系列、药学基础系列、生物基础系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有关化学、工程、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可打好基础。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化工专业、药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中药专业课程的部分内容及制药工程专业课。各高校根据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方向的不同,所选择的专业课程也有所侧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均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对工程学、化工、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重视,而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更重视药学或中药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各高校课程的设置均基于原有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名称照搬而来,优劣难分,与成熟的专业相比差距很大,还没有建立起完全适合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2 人才需求现状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5]。因此,无论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企业要求制药工程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宽厚的数理、化学、药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工程基础知识,宽口径的专业知识,能够参与新产品的开发,技术改造,并且懂得企业管理(质量、生产、营销、资本运作),具有很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勇于创新,重实践,善于学习的复合型人才[6,7]。

2007年我国制药企业共近7000家,生产药品的工业企业约4000家,生化制药企业300多家,其中现代生物制药企业近100家;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企业约1700多家,其中专门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近200家。另外,还有药品批发企业16.7万多家,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医疗机构6万家。这些企业都在近期和将来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目前,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1998年新成立的专业,2003年才有少量的毕业生步入企业,还有待于社会检验和认识。现在医药企业中担任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仍以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占多数,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既有制药技术,又懂工程,还具有企业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制药企业,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今后发展任务和使命。

3 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思路

3.1 产学结合,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

制药工程教育应面向制药企业,特别是制药过程的有效性和药品的质量,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人才的培养。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使企业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本校教师授课外,还聘请企业高级人员进行讲课,联系生产实际,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制药一线。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度指导毕业生实习和研究生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企业完成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在校内的基础理论学习,也使他们在企业得到工程实践锻炼。和当地制药公司合作设置制药工程教育计划,最大限度利用地缘优势,学校不仅得到制药企业的资金资助,还得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持,向学生传播经验和技巧,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同时高校可以为企业承担员工继续教育的任务,企业要得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继续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积极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高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

3.2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开设的课程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很快适应企业实际生产和管理。因此,在开设专业基础和合专业课的同时,在完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开设课程的性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课程实践,参观实习,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在所在地或附近制药企业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了解制药企业的运行机制,对生产实际产生感性认识,初步了解生产工艺过程,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等基本情况。

4 结论与展望

制药工程专业是1998年新成立的专业,2003年才有少量的毕业生步入企业,还有待于社会检验和认识;现在医药企业中担任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仍以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占多数,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各地高校的办学模式不尽相同,还没有统一优劣评判标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因此,各高校应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先进的办学模式,树立为企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宗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既有制药技术,又懂工程,还具有企业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制药企业,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今后发展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许明丽,赵广荣,白棚,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制药工程,2004,1(79): 12~14.

[2]刘红梅,于栾峰,溶杰.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化工高等教育,2004,2(80):59~63.

[3]李湘南.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方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92~94.

[4]曾爱国,傅强,牛娟芳.制药工程新专业建设[J] 化工高等教育,2005,3(85):18~21.

[5]赵广荣,元英进.制药工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4,2(80):49~53.

[6]元英进,尤启冬,于栾峰,蒋建兰,赵广荣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87):12~15.

[7]左勇,潘训海.地方高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J]. 药学教育,2006, 1(22):12~15.

作者简介:谭广慧,女,1978年生,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手性药物合成与分离。

猜你喜欢

制药工程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