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设想
2009-08-04潘秀霞
潘秀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做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眼前。在此,笔者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如何创新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资产管理的信息传递不及时
近几年的审计风暴,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当一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资产的领用、保管没有相应的台账或记录,缺少定期盘点制度;没有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详细记载资产的数量金额,使财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变化,导致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另外一些单位资产重新评估后发生了增、减值变化,未能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导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总结这些弊端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形成一套标准有效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上下级之间、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在人手少、财务工作量大的单位反映的尤为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简便规范的新路子。
1.2 财务软件使用不充分
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在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一般的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都设置了999个账套可供使用,同时还提供诸如银行对账、财务分析、预算额度预警等模块方便用户处理账务。但是,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启用了单一账套,即除了每年生成一个上年数据的备抵账套或当年使用的账套外,软件提供的其余账套及功能几乎没有加以利用。相当于购入一部先进的多功能手机,而我们只开启了通话这个最基本的功能,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1.3 财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肩负着行政管理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能,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告舞弊等案件,说明在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普及法律法规,树立强烈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是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
2 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设想
针对财务审批手续滞后的问题,尝试设立网上财务审批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推行政府办公无纸化,降低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笔者受此启发,建议利用现有的政府公务网络(以下简称‘政务网),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使用,设计专门的程序,实现网上财务审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申请资金环节,在政务网上设‘申请资金窗口,各部门在网上提交相应报告,由主管领导网上审批并加盖电子签章(若超过一定限额可由各负责领导在网上会签),然后转入财务部门的信息窗口,同时反馈给报出文件部门,各部门在查实报告批准后从自己的网络窗口下载,即可派人到财务部门办理领用资金手续。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内部网络,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公文传递时间,防止丢失,杜绝推诿扯皮情况的发生,是政务公开的又一大进步。在领导出国、外地出差或紧急的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通过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脑,就能随时随地上网处理临时性、急需签字审批的资金需要,真正实现办公现代化。
费用报销环节。各部门申请的资金在使用后,需要拿发票或收据等到财务报销,若报销金额在电子公文已申请的范围之内,根据事前控制原则,由部门领导在报账单据上签字确认即可,不再向分管领导确认;若报销金额超过电子公文已申请的金额,则根据事后控制原则,还需向分管领导说明情况,由其重新审批,财务以续签后的报告做为入账依据。部门自己的小额可支配资金,也可分级别设置审批权限,由网上审批报销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需要注意的事项
I要做好电子签章的安全防伪工作
可设置专门的防伪标识或密码钥匙,防止伪造或变造领导的电子签章;在财务部门设立网上电子印鉴库,便于甄别核对。
II制定网上财务审批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网上财务审批是个创新探索的过程,需要制定相应的网上财务审批制度加以规范和完善,使之有法可依,形成健康良行的运转,为建设我国高效节能型政府贡献力量。
III注意财务核算系统的安全
为了防止网络病毒侵害,财务部门可单设一台联网的微机,与账务核算的微机分开使用,由专人负责查对公文报告,这样既可以及时收到网上的信息,又保证财务核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防止本单位的账务账套被破坏。
针对资产管理的信息传递不及时,试行资产的网络化管理
为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实行国有资产网络化管理。即利用现有的政务网或单位内部网络,借鉴市场上已有的财务软件及物品入出库软件,编制一套多级资产管理软件,把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全部录入系统,再做几个模块如购入、分配使用、报废处理等组成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并连接起国资办、所属区局、单位及部门等,形成维修、变更、评估等各种资产信息的及时沟通、资产处置审批的便捷规范,各项资产的快速查询,从而随时都能准确地掌握国有资产的家底,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的网络化管理将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充分利用财务软件,拓展软件功能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银行对账、财务分析、预算定额预警等功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财务分析报告、加强对预算的监管等,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笔者在此仅就财务账套的拓展使用提供一个想法,即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积金账利用微机设立备抵账套管理,与大家探讨。具体如下:
设置公积金收支备抵账套的原因。从92年开始实行的公积金制度,在财务核算上一般采用手工记账,按月登记给每位职工交纳的金额及每位职工已支取还贷的金额,核算到人,工作量大且繁重;另有一些单位甚至不设台账,每月缴存和提取的金额全以银行登记数为准,每年7月的银企对账形同虚设,只能以银行的数为准,单位则以此补制当年的明细账。同时,已有的财务核算账套中也无法单独记载细化到每个人的公积金收支备抵账。
设置方案
用财务软件管理公积金账务,即在财务软件中另设一个公积金备抵账套,与原先的财务核算账套并立。该账套中可只设‘现金、银行、基本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没有补充户的单位可省略此项)四个科目,专门核算;
在缴纳公积金时,按照单位职工的银行公积金缴存顺序,在‘基本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科目中分别下设‘职工姓名的二级子目,账务处理为:一借多贷即‘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本(补充)公积金-张三、李四?;公积金支出还住房贷款时,可做相反分录,并以公积金支取单原件做为凭证附件入账;
利用财务软件功能,将以上公积金收支的两笔凭证分别设为‘模式凭证,以便今后每月调出直接使用;遇到人员增加或基数调整时,调整模式凭证的个别变动部分即可。
设置公积金收支备抵账套的优点。运用财务软件处理公积金收支备抵登记,可以节省每月手工记账的时间,只要记账及时,机器会随时方便快捷的查出某位职工账户中的公积金余额及相应已使用的金额,数据也可随时与网上银行核对,保护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我国经济正在同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于保证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创新管理的几点设想,不足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