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牙签肉做火全国大市场 平凡创业者谱写财富新华章
2009-08-04车明印
编者按:
小小牙签内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主创新的精神,同时它也代表以技术创新为主体发展的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006年5月10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会长吕士良
车明印发明牙签肉的经历,令人叹服和感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到很多营养,做强做大我省餐饮业,需要提倡学习他的崇高境界和精神。
2006年5月12日《饮食文化》中国烹协顾问、河北政协常委、河北省烹饪协会会长马风岐
作为一个白手创业的农民企业家,车明印的确有着太多的经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小小的牙签内从发明到推广,从零售到连锁,车明印不但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还用这一技之长,帮扶了无数个贫困的家庭。我刊之所以决定换种宣传形式,将车明印的自述经历多期连载,就是希望能给那些仍旧苦寻项目。仍旧挣扎于创业路上的选项者。一些借鉴、一点启迪。
—本刊记者陈岩
苦难的童年
让我比别人多了一分坚韧
我出生在冀南平原卫运河畔西岸的一个小村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我记事起,家里就住的是土房,睡的是土坑,用的是土桌,坐的是土凳,上无片瓦,下无卓锥。父亲识字不多,母亲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都是纯朴但又不甘心永远过贫穷生活的庄稼人。父亲解放初任本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调任供销社负责人,1962年被下放解甲归田,8年的工龄没了,工资没了,成了村里社员;他全身是病,常年卧床不起,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年复一年举债度日。
我7岁上幼儿园,8岁读小学。因父亲是村干部。我经常去村部玩,慢慢地学会了看报纸。以至后来痴迷于读书看报。我10岁时,村里还没有广播和电视,老百姓听不到国家任何新闻。我就从村部找来报纸,下午放学后就和另外几个小同学,拿着报纸在村中央的一个屋顶上,用纸卷成喇叭,大声喊着报纸上的新闻内容,经常把嗓子喊哑。上高小时,我看到村里有块黑板闲着没人写字,于是每周回家写完作业后,就把村里的两块黑板报,换上新的内容。板报高,我的个子矮够不到,只能站在小木凳子上写。冬天冻得我小手发紫,连笔都拿不住;夏天只穿一个小裤头,汗流浃背,弄得一身粉笔末。就这样,为村里写黑板报成了没人布置给我的特殊“作业”。我看到乡亲们很喜欢看,也就坚持写了下来,这一写就是八年,直到我参军入伍。
父母始终把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为了让我这根独苗早日成才,别的孩子都在当地上小学,父亲却把我送到二十里外的镇上读书。第一次出远门离开家,真的适应不了,人生地不熟,在背后我不知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泪。父母也怕我年龄小,想家而影响学习,三天两头到校看我。我说:“爸妈,你们不要再来看我,为了学习我不想家。”
每周两角钱是我的全部开支:五分钱买煤油点灯晚上学习;五分钱买一张大白纸,自己装订两个本子做作业,用完正面再用反面;另外一角钱是在校热干粮和每顿一碗开水的伙食费。别的同学吃白面馒头,我吃的是高粱地瓜面窝头,这样是为了节省几角钱订阅《中国少年报》。我不吃菜把棉籽油做熟和食盐调和在一起,装在玻璃瓶里当菜吃。可当我看到《中国少年报》时,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后来我还试着向《中国少年报》投稿,尽管没上报但报社编辑却给我回了一封鼓励信,我把那封信视如宝贝,经常带在身上没事就看,以此信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别的同学穿整洁的“洋布”衣服,我穿的是不合体的土布衣,鞋底磨透了鞋帮露出脚指头;别的同学几里路骑自行车每天往返,我步行二十里每周回一次家。班主任周老师,见快上课了我还没到校,就在校大门不止一次地等我,把干粮接过去,叫我回教室上课。当时我是全校住校生唯一离家最远的,年龄最小的,那时才不满十三岁。
1964年春邢台遭遇特大地震,我的家乡也受到影响。以防余震家家户户都搭起了临时帐篷房,学校里为老师也搭了两个。住校生人多挤不下,班主任周老师让我睡在帐篷里,他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露天睡。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周老师如同父母般关怀我,使我终生难忘(至今我每年要回家去看望周老师)。解放军亲临家乡来抗震救灾,我见到解放军从内心敬佩和羡慕,我还给解放军写了一封慰问信,表示向解放军学习,长大也当解放军。
相关链接:为庆祝车牌牙签肉技术推广18年实现零投诉和荣获“中国名小吃”、“中国名莱”等殊荣,总部特举行“学牙签肉、感恩学员”活动。本刊读者均在5800元基础上。优惠2000元,残疾人特困者再减免800元。
地址:054001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五里铺路1巷25号
电话:0319-331t616 3180258
15933380326 13091285732
13223266111 1313193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