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扬州好人”多起来

2009-08-04袁秋年

群众 2009年6期
关键词:好人市委扬州

袁秋年

近年来,扬州市推出了50多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一批凡人善举,树起了一批“扬州好人”群像。一群“扬州好人”,形成了“满城新风”,为扬州竖起了一面面学习的旗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建立机制、夯实基础。把“扬州好人”树起来

一群“扬州好人”之所以拉得出、叫得响,关键在于我们紧跟形势,服务大局,建立机制,打牢基础,推动典型宣传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体现规范性。市委将“典型引路、推动全局”的本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的重要本领之一,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扬新风促和谐的意见》;市委宣传部先后两次颁发典型宣传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典型宣传培育机制、报批机制、宣传机制、学习机制,对典型分类、标准、定位、宣传方式、宣传时机等进行了规范。每推出一个典型前,都认真做好典型调研、考察、分析、论证、新闻报道、信息反馈等工作,深入挖掘典型的本质特征,对典型进行科学定位,把准宣传时机和宣传节奏,丰富宣传形式,确保典型宣传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目前,全市上下形成了多头并进、上下贯通、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全方位选树体系。

凸显时代性。我市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扬州好人”,时代特色强,群众基础深,道德风尚高,宣传报道后群众认可度高、影响力大。比如:全国时代先锋典型、老红军刘应启,怀着“铁心跟党是我魂、为党分忧是我责、永葆本色是我求”的坚定信念,一直用长征精神激励着自己前行,人休志不休,职退色不退,为党工作,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分忧。在宣传中,我们既注意提炼升华“扬州好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又注意运用群众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真正使典型宣传顺应时代潮流,拥有生活基础,体现群众意愿,使典型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富有创新性。

彰显多样性。近年来推出的“扬州好人”,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精心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扬州好人”。既有党员干部典型,也有普通劳动者,如新时期杰出女青年鲍宏艳、人民卫士曹波、见义勇为的好警察许强、舍己教人英雄严子相等;既有重大典型,也有凡人善举,如爱心助学好市民颜展红,家庭美德好妇女葛杏芳,扬州的“时传祥”颜礼高,孝老爱亲模范王坤等一批弘扬中华美德的普通百姓。这些典型分布于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作用辐射到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扬州好人”选树的多样性、可信性,提升了“扬州好人”宣传的亲和力、影响力。

整体策划、媒体互动,叫“扬州好人”响起来

在宣传工作中,坚持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认真实施,努力把“扬州好人”品牌做大做响。

集中宣传形成强势。能不能让“扬州好人”在社会上“响”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典型宣传战役,是一个关键环节。各大媒体通过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述评、侧记、图片、系列报道、追踪报道、专题片等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围绕典型定位展开集中宣传,形成既各具特色、又整体一致的宣传战役。在集中宣传陈巧云方案的策划中,重点突出“十个一”:撰写一份综合性事迹材料,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作出学习决定,拍摄一部陈巧云电视专题片,编出一本画册,组织编写一本《巧云故事》、《巧云心语》,排演一部扬剧《陈巧云》,准备一套音像资料,汇编一本宣传报道材料,创作一张宣传画,举行一系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联动宣传形成气势。典型宣传特别是重大典型宣传,不仅要在本地宣传到位,更要及时向外推出,联合外地媒体,扩大知名度。通过上下联动、地区联动,打造“扬州好人”的品牌。在推出“二妹子”模范民兵班重大典型时,本市新闻媒体先行一步,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报道,积极配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形成强大宣传声势。今年2月初,徐兆华先进事迹被发掘后,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率先作了大规模的报道,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并多次作出批示。省委宣传部以重大典型规格。组织省10家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公安部网站特邀徐兆华作客,进行专访。新浪、中新网、搜狐等几十家网站对其事迹进行了首发或转载,形成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优势互补、平面宣传与立体宣传有机结合的集中组合宣传,宣传声势大、持续时间长,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常态宣传形成声势。在宣传“扬州好人”时,我们注重常态宣传,把宣传“扬州好人”的目光投向基层,聚焦群众,善于从普通群众中发现善举、树立典型,让人们从身边凡人小事上看到不平凡的精神,近距离地感受到凡人善举的人格力量。在市级媒体上开设了“三创之歌”、“劳动者之歌”、“凡人善举”等多个专栏,常年宣传普普通通的“扬州好人”。近年来,重点宣传了十大杰出村官朱快乐、人民的好法官沈国民、马路指挥家吴杰、DNA技术专家沈高芳等一大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宣传了人民卫士曹波,爱心大使陈琳等一批见义勇为的普通百姓。今年2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与扬州日报共同开设了“寻找身边的扬州好人”专栏。推出后社会反响极大。一个个身边的扬州好人被市民推荐上报。

开展活动、强化示范,使“扬州好人”热起来

发挥“扬州好人”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让“扬州好人”热起来,让“扬州好人”品牌亮出去,使“扬州好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形成共振,成为建设新扬州的强大精神力量。

市委倡导。近年来,市委作出了向高仁林、刘应启、“二妹子”民兵班、陈巧云、朱快乐、徐兆华等“扬州好人”学习的决定和通知,多次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重大典型宣传,多次看望先进人物,接受上级新闻媒体采访,在先进典型报告会上作重要讲话。今年2月,徐兆华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市委作出学习决定,市委书记季建业到礼区亲切看望徐兆华,市委、市政府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季建业同志在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扬州电视台现场直播,社会各界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研讨会,掀起了学习徐兆华的热潮。

活动引导。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开展多种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学习宣传“扬州好人”的热潮。在加强新闻宣传的同时,抓好社会宣传,举办不同层次的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强化文艺宣传,扬州市扬剧团、邗江区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积极发挥扬剧地方特色剧种优势,以我市“扬州好人”为原型,编演了一部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扬剧。先后编排了《好厂长高仁林》、《陈巧云》、《吴登云》、《朱快乐》、《张福龙》等现代扬剧,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唱身边人。同时,大力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活动已坚持了11年,参评新人新事450多人次:“十佳杰出青年”、“十佳创业青年”、“十佳人民警察”、“十佳好嫂嫂”、“百名好市民”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如火如荼,为社会各个层次树立了学习榜样。

典型示导。“扬州好人”辉映名城天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情系国防的好军嫂”陈巧云为人们熟知后,受其精神的激励,扬州女大学毕业生鲍宏艳毅然嫁给了因救火严重烧伤的伤残军人葛新峰,被誉为“陈巧云”式的好军嫂。朱快乐成为全市农村干部学习榜样后,张福龙、赵万富、黄俊等一批时代“村官”不断涌现。市公安机关树立了“全国公安一级英模”陈先岩后,一批优秀公安干警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张明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沈高芳,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吴杰等一批先进典型。据统计,近年来在全市公安机关中荣获全国性荣誉称号和荣记二等功以上的集体和个人就有230多个。一个典型感动一座城市,一位好人带动一批好人。“扬州好人”正在大大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为扬州“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的华美篇章。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好人市委扬州
好人就在身边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扬州的夏日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西游新记
好人
扬州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