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官衔杂议
2009-08-03吴酩
吴 酩
真没想到称不称官衔的事,居然也能成为经久不衰的文章题目。
记忆中,从参加工作到离岗退休的几十年里,有关在内部上下级之间不要称官衔的书面、口头“要求”,不知有多少次,但称衔之风却时起时伏、屡禁不绝。尽管每逢学习、教育、班子考核等活动,不断有人提出尖锐批评,但往往是“虚心接受”、短时收敛之后,此风很快就卷土重来。
称官衔风气的害处,不用多说。既明显也简单,一是疏远干群关系,二是强化官本位观念。与增强凝聚力正好相反,它是一种损害民主、影响团结的“离心剂”。
明知有害,为什么总也挥之不去?从实际看。这与不同单位、不同范围的“上好”密切相关。某中央直属机关在这方面曾经风气很正,别说科、处,就是对局、部级领导,平时也一律不称官衔,一般是直呼名字,对年长的则是“老张”、“老李”、“老王”,有的还更亲切地称为“老赵头儿”或“周老太”。那时的称呼习惯是与民主空气相“配套”的一有关工作问题,大家可以充分自由发表意见,发生争执也很正常;当然做出决定之后,大家都严格执行。后来,某当过地方大员的领导,带头破坏了这种好传统。靠偶然机会走上新岗位的他,上任不久就忍耐不住了:“没想到革命几十年。现在就落了个‘老x啦!”这位新“一把手”,不仅明确发出了必须称官衔的强烈信号,而且率先垂范:在大会小会上带头大称官衔,一次甚至把某副手的“常务”二字也清晰地说出来。自此该单位风气大转,见面不称官衔的倒成了“异类”。以往的民主空气也随之一扫而尽。“一把手”霸道成性,动辄对持不同意见者发威:我是x长还是你是x长?!这种演变,正应了那句古语:上有好之,下必甚焉。好风气坏风气,其实都是头头带出来的。
称官衔,也遇到不少难堪,引出了不少笑话。实例一:某局原本没有称衔习惯,一位新官上任,改变了这种生态。恰巧这位新的正局长姓付,而局里有一位副局长姓郑。这可让下属们犯了难,直呼“付局长”、“郑局长”,职务正好颠了个儿。付局长不高兴(担心真被叫成“副”的)、郑局长也不自在(怕背“急于谋篡”的罪名)。怎么办?干脆“用标准全称”吧,于是“付正局长”、“郑副局长”成了该局的“标称”,虽然绕口。但正局长高兴、副局长也踏实。实例二:某苟姓干部到新单位任职,按以往称“李部长”的惯例,称其为“苟部长”,实在不太雅。有乖巧者立马想出变通的招数,省去“苟”姓,在领导名字后面加“部长”后缀,既显示尊敬又透着亲切。当然如果领导叫“卫生”、“武装”、“才正”之类,就得另想它招了。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笔者不怀疑,有朝一日,有人会把这些现代官场段子收入新的笑林广记。
要说称官衔之风一点“好处”没有。也不尽然。至少有两点可以说说。首先,可以让某些有此“好”的官员保持“良好感觉”,内心的空虚得到一些弥补,靠发“官威”掩盖能力的低下;其次,可以培养“创新”、“变通”本领,给一些急于升迁的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老百姓是绝不认同这类“好处”的,带给他们的只是日甚一日的厌恶而已。但愿这股风能尽早刹住。让上上下下都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