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梅石”
2009-08-01白雪
白 雪
我每次到北京,都要登几次香山,在那绿色的大氧吧中,亲近大自然,真是心旷神怡,令人忘却诸多烦恼。不仅强身健体,提神益智,有时还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与“梅石”邂逅即是一例。
一次,我们从林间小路攀援而上,在半山腰的一僻静之处,万绿丛中,一块巨石峥嵘突兀,昂首向天。走近,见平整的石面上有清晰的题刻:巨石正中为斗大的“梅”字,铁划银钩,十分厚重,下方有“兰芳”两个小字。巨石一旁有行“题记”,全文为“壬戌三月二十有四日,萧紫亭、齐如山、梅兰芳、王幼卿、李释戡同来,兰芳写梅,释戡题记。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后署一“李”字,之下为“齐如山监刻”五字。题记均为繁体字,未加标点,竖行书写、镌刻。整个石刻完好无损,实为难得。
壬戌年应为1922年,梅兰芳29岁,正是他风华正茂、如日中天之际。是年正月,他和杨小楼联袂主演的《霸王别姬》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这部由齐如山编写的剧本,后来成为梅派名剧,至今长演不衰。当时,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上的改革和实验,梅兰芳正酝酿成立承华社(后改梅兰芳剧团),艺事活动相当多。忙里偷闲,梅兰芳约请几位挚友到香山小憩几天,既为切磋技艺,也为寻幽揽胜。这位艺术上的涉险者在登山时也不走别人踏出的道路,而是在无人攀登之处,发现掩映在绿荫之中的一方巨石,真是别样风光。站在巨石前,环顾左右,群山苍翠,郁郁葱葱;远眺前方,九城风物,影影绰绰,似有若无;细看近旁,各色野花,争奇斗艳。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岂能不高歌一曲?也许,梅兰芳和他的挚友们又在琢磨《霸王别姬》中的唱腔,那婉转优美的梅腔,在群山之间回荡,令山雀羞于开口,让松鼠们侧耳聆听。兴之所致,梅兰芳豪情迸发,在石面上写了巨形“梅”字,又在左下方写了“兰芳”两个小字;诗人李释戡挥笔写下“题记”。之后,剧作家齐如山请来工匠镌刻于上,以纪念此次值得自豪的游历。人称“五君子刻石”,也叫“梅石”。不久,香山公园的主管熊希龄找到梅兰芳,戏言未经同意就在山上石头上刻字要罚款,不过不收钱,只请他给香山慈幼院筹募基金,义演一场戏。梅兰芳爽快答应,择日便在香山饭店临时搭起的舞台演出一场《宇宙锋》,将全部收入捐献给了香山慈幼院。于是,这块“梅石”竖立于万绿丛中,历经80多年风雨,躲过“文革”中的浩劫,如今巍然屹立。仿佛一位老人,在昭示历史上那令人向往的一幕,给香山平添了几许人文气息。
“梅石”不太好找,去香山的人十有八九没见过它。正确的路线是从香山“三环”岔口直上,路边有游人画的“梅石”路标指示,夏季草深林密,要仔细找才能看见。
在下山途中,一位小伙子向我们打听“梅石”在何处?我们一一加以指点。显然“梅石”已经成为香山中的一个景点了,可知之者并不多。我想,如果有关部门能做一标示牌,对“梅石”加以简介,岂不会使游客在登山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吗?自然风光和人文荟萃相依相存,游人定会从中得到双倍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