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冷落了父亲
2009-08-01陈飞
陈 飞
第一个提出父亲节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希望能用一个特殊的日子,向她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表示敬意。1966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当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
2008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40岁的张先生正不时地向女儿的房间张望,观察女儿的行动。在张先生心中正期待着一份惊喜,一份父亲节的惊喜。对于这件事,张先生说:“母亲节的时候,上高一的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她母亲买了一个漂亮的茶杯。虽然礼物不算贵重,但妻子格外高兴,不时在我面前‘炫耀,让我心里有点‘酸溜溜的。我以为女儿也会在父亲节给我一个惊喜,结果等到晚上也没出现。”
张先生的女儿压根儿就没想起来那天是父亲节,这让张先生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有些妒嫉妻子,其实张先生说了,“我什么都不缺,就是希望女儿能像对妻子一样对我,哪怕仅仅是一声祝福也好。我们做父亲的一样需要儿女的关爱。”
从近几年的父亲节状况来看,商家的促销活动确实难比母亲节,大多数花卉市场对父亲节期间的销售也不看好。普通市民对父亲节的认知度也远不如母亲节。去年,京城权威调查机构零点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的千余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后发现,有八成的市民能准确地答出母亲节的日子,却有超过半数的居民不知道6月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在父亲节给爸爸送礼物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其实,大家忽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是心中那份被冷落的父爱,随便列出几个关于父亲的问题进行访问,比如父亲的生日是哪天?父亲穿多大号鞋?父亲最喜欢吃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能全部答上来。
父亲节为何遭冷遇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歌颂母爱的歌多年来一直盛传不衰。然而,当我们口授相传母爱的无私、博大时,为什么会忽视家庭的另一半父亲?
妈妈更辛苦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认为“母亲比父亲更辛苦”。但对于父亲,情况则迥然不同,不少人认为父亲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优势地位”,子女平时更多地是向父亲索取或寻求帮助,而不是表达爱意。
爸爸太含蓄 西方人外放的性格,使得父爱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而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感情过于含蓄内敛。在传统观念中,家庭中的角色常是“严父慈母”,父亲比母亲严厉、持重,不擅表达和沟通,子女也很难向父亲表达热烈的感情。
爸爸忙赚钱 现在许多家庭里,父亲似乎越来越忙于赚钱了,于是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很少过问,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父爱有优势
父爱虽然没有母爱细腻耐心,但却有着母爱难以比拟的优势。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而把孩子培养成材的成功父亲,我国自古就有。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窦燕山就是一个模范爸爸。窦燕山是五代后晋时期人,家境富裕,有五个儿子。而窦燕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儿子身上。在他的培养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这就是有名的“五子登科”的故事。
在当今社会,我们并不奢求每个父亲都像窦燕山一样全力投入,但至少要逐步加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来。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孩子的性格中不能缺失了父爱的元素,古人尚且知道“养不教,父之过”。那些忙碌的父亲在期盼父亲节得到祝福的时候,最好能先弥补自己的不足,多花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吝啬对爱的表达,要是你不说,孩子以后也很难说出口。
父亲需要祝福
父亲节来自西方,是西方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做子女的都要为父亲选上一份礼物,送上一束鲜花。据统计,美国人每年父亲节就要花10多亿美元为父亲送礼。即使是国事繁忙的政治领袖,也不会忘记自己做子女的责任。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会给父亲送上葡萄酒和皮鞋,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则选择唱片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美国总统小布什更是经常在父亲节的时候,把时间留给了父亲老布什,跟父亲一起打高尔夫球、出海钓鱼。
虽然父亲节在中国远不如在西方那么受关注,虽然父亲受冷落有父亲本身的原因,但是不能否认父亲无私的付出,不能否认父爱的伟大。也许父亲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节日式的爱,但是他们需要儿女的一个电话,需要儿女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