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甲型H1N1流感,我们怎么办
2009-08-01梁海清陈天平
梁海清 陈天平
关于甲型H1N1流感:
病毒怕热还是怕冷?
“气溶胶”是什么概念?
感染病毒后多久发病?
婴幼儿会不会感染?
真的是青壮年更易感吗?
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如何?
截至5月27日,中国内地报告了1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近邻日本确诊患者已达350多人,全球51个国家地区出现病例,总病例已超过万人。虽然目前病例主要集中在美洲,但已波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甲型H1N1流感仍在快速传播。面对目前形势,普通民众如何才能减少或避免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机会,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武警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张健鹏教授。
问: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全球维护人类自身健康安全的首要任务,这件事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请您先谈谈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答: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很相似,多表现为发热(腋温≥37.5度)、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肉痛、乏力、食欲不振,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症状很轻,可以无明显发热。仅极少数患者病情来势凶猛、进展迅速,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度,出现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胸片多无异常。
目前总体看来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比较温和,和季节流感的差别不大,重症患者很少,因此大家不必过度紧张和恐慌。
问: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何特点?
答: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流感病毒的普遍特性是娇气、爱冷怕热, 在低温的条件下存活时间长,56度的情况下30分钟可灭活,对酒精、碘伏、碘酊敏感。
问:甲型H1N1流行期间同时可能会出现其他病毒感染吗?
答:实际上一定会有这种情况的,不可能因为H1N1来了,其他病毒都跑了。比如常见的季节流感、腺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肯定也会在人群中出现,这无疑将给临床中H1N1鉴别诊断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这一方面需要专业维护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也需要广大民众正确认识,坦然对待,共同守护健康。
问:甲型H1N1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答: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有可能造成传播。
问:请您给读者解释一下“气溶胶”这个概念?
答:通俗地讲,气溶胶就是咳嗽或打喷嚏时从呼吸道喷出的气雾状飞沫,像水蒸气一样的物质。
问:感染这种病毒后多长时间发病?
答:普通流感潜伏期多为1~4天,最长为七天。目前认为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为1~7天,通常多在2~3天发病。
问:哪些情况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答: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观察七天无症状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问:从目前恢复出院的患者来看,这种病的治疗困难吗?死亡率是多少?
答:从目前的临床病例来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治疗并不复杂,应用达菲疗效很好,大部分患者可很快康复,国外的临床病死率约1.2%,明显低于非典和禽流感。
问:现阶段普通民众应注意些什么?
答:一是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等)及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回避近期从境外回国的人员,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减少聚会就是尽可能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二是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选择质量好的产品,普通一次性口罩没有防护作用,戴口罩的方法也很重要,尤其注意鼻梁及下巴处不能漏气。值得一提的是,在室外露天场所没必要戴口罩。
三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注意房间通风,多饮水,保障足够睡眠,别过度劳累,和人说话保持一定距离。
问:婴幼儿会不会感染?
答:孩子和成人一样易感,甚或更易感,早期说青壮年易感是一种假象。
问:最近如果出现发热该怎么办?
答: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比如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阑尾炎等,不是一出现发热就是甲型H1N1流感,应该重视,但也不要搞得草木皆兵。
如果发热同时伴有流感样症状(咳嗽、流涕等),可先自己在家休息、服用感冒及退烧药物、减少和家人接触,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去医院时最好戴上口罩,建议最好乘出租车去医院,记得保留出租车车票,避免乘坐公交车或地铁。
总之,不要恐慌、也不能懈怠,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
问:您能预测一下甲型H1N1流感的走势吗?
答:要预测甲型H1N1流感近期走势十分困难,从前一阶段情况来分析,我国现在确诊的几例患者全部是输入性病例,范围很有限,防控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现在和国外交流很多、人员来往十分频繁,国内人员流动更大,因此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的蔓延和传播很难避免,不排除近期在较大范围内出现多发病例的可能。日本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目前我们国家在全力阻止这一进程,但困难很大。美国也经历了这一阶段,但效果甚微,其疾病防控策略已将重点从由专业人员防控转向教育动员广大民众进行个人防控。庆幸的是,目前绝大部分患者病情温和,危重患者很少,病死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