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坪县水稻三化螟防治技术

2009-07-31和志忠邬惠英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水稻

和志忠 邬惠英

【摘要】本文通过对兰坪县稻作区的调查研究,得到在该地区水稻三化螟为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与我国水稻生产的其他地区进行相比,危害较为严重,找出最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兰坪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三化螟;防治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米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产品,水稻螟害势必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水稻螟虫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兰坪县常年螟害面积1.8万亩,占水稻种植的30%,为害损失达每年25万公斤,主要危害的是三化螟,局部地区有二化螟发生,历年来在水稻种植区对三化螟的防治工作以重点来抓,积极发动群众进行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但对害虫群体控制中暴露出一种生态失衡的表现,提倡综合防治、合理选择药剂、改善施药方式,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治螟策略,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数量不足以造成作物的经济损失为目的。

1.兰坪县水稻三化螟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

兰坪县水稻三化螟防治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4年以前,以人工防治 和农业防治,主要做法是组织群众摘出秧田中的卵块。第二阶段:1955-1965年以药剂防治为主,药剂较为单一,使用的药品只有“六六六”粉。随着治螟技术的演化,稻田螟虫天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寄生性天敌为例,无论是卵、幼虫、还是蛹,其寄生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普及化学农药治螟对稻田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兰坪县稻作区的环境生态条件

兰坪县地处横断中段,夹置于怒江云岭山脉之间,地势复杂,河流切割剧烈,高差悬殊大(3075米),具有典型明显的垂直立方体,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水稻种植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该地区霜期短,60-70天。热量充足,夏秋潮湿,冬春温暖气候交替,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温暖多湿的气候。螟虫易滋生繁殖,形成一定的

发生规律。

3.三化螟的形态识别

3.1成虫:雌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3-27毫米,黄白色,前翅近三角形,淡黄色,外缘稍深,中央有一明显黑点,腹末有一束黄褐色绒毛,中央黑色不明显,从翅尖至后缘有暗褐色斜纹一条,外缘有7-9个小黑点,腹末细瘦。

3.2卵及卵块:多产水稻叶片上,数十粒至百余粒积成卵块,卵块呈长椭圆形,有卵三层,状如半粒黄豆,上面盖有褐色绒毛,初产时半透明白色,渐变深色,从边缘卵粒开始变黑色,将孵化时,全部呈黑色,观察卵粒颜色变化,有助于决定防治适期。

3.3幼虫:初孵幼虫称蚁螟,即一龄前,头黑色,胸淡褐色,第一腹节有白色圈,体毛多,从2龄开始头转为黄褐色,腹部白圈消失。2龄以后各龄幼虫,年中各代,除了个别熟的带绿色外,均以黄白色为主,或稍带褐色。越冬期的幼虫则以呈绿色为多。从3龄开始,背方正中的背面管清晰可见,幼虫腹足退化,趾钩单序,排列才呈横向的扁圆形。

3.4预蛹及蛹:老熟幼虫在化蛹之前停止取食,造羽化孔,并吐形成隔和白色的茧形成预蛹,经1-3天预蛹蜕皮形成蛹,蛹体长圆桶形,后足超过翅芽。雄蛹黄绿色,长约12毫米,腹部末端较瘦,后足长,中伸到第五至第六腹节。

4.三化螟危害特征

症状: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所有稻作区都有危害,幼虫钻蛀稻株,取食稻茎内壁组织或幼穗,苗期受害造成枯心或大肚秧,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

5.发生规律

三化螟越冬幼虫在春季气温上升到16℃以后,才开始正常化蛹。年中该气温来得早,发生期越长,有效积温越高,世代就相应增多,虫害发生亦越早,其他因子如雨量对稻螟发育有影响,相对湿度要求在70%,湿度过高过低对其生长不利。据调查,兰坪县常年发生2-3代,第一代幼虫为害造成枯心苗,螟害率为15%;第二代为害造成枯心穗,螟害率达10%,发生年份各代螟害累计高达25-30%。

6.防治技术

6.1农业防治

6.1.1压低越冬虫源基数,及时春耕沤田,彻底处理稻桩,消灭越冬幼虫于化蛹之前,控制以后发生量。

6.1.2调整水稻布局,改进栽培技术,在保证高产前提下,采取调整品种,统一旱育秧,减少三化螟的“桥梁田”。选用纯种,适时栽插,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使水稻生长整齐,使螟虫盛发期与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错开,做好栽培治螟工作。

6.1.3人工防治,在水稻生长期,于螟虫产卵的高峰期,组织人工摘除卵块和消除枯心苗和白穗株,或用气灯诱 蛾捕杀,以减少危害。

6.1.4推广抗螟品种,不同水稻品种螟虫发生危害程度明显不同,在生产中可选用抗螟稻栽培,减少螟害。

6.2生物防治

6.2.1保护天敌,着重合理用药,减少药剂杀伤天敌发挥自然控制螟害的作用。

6.2.2微生物的作用,如用杀螟杆菌(每克菌粉含5.2亿孢子)防三化螟,每亩用250-500克。

6.3药剂防治

6.3.1播种或插秧前药剂处理,用5.7%百树得乳油每亩0.1公两兑水40公斤在秧田期防治三化螟成虫和卵块。

6.3.2插秧后的药剂防治,在本田分蘖期及孕穗期与螟卵盛孵期相遇田块必须施药防治:50%杀螟松乳油每亩用100克配成1:1000倍喷雾,或150-200克药剂兑水泼苗,或撒毒土;每亩用40%乐果乳油150毫升,50%乐果乳油100毫升;每亩用50%速灭松乳油75-100毫升兑水喷雾;10%杀虫双每亩200-300毫升,12%搏击每亩75-100毫升。

三化螟防治的策略为“兼治一代,狠治二代,挑治三代”即“兼治一代以压基数,控制二代拆桥梁,挑治三代保丰收”。

总之,三化螟的防治技术,以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水稻三化螟有关生物学特性,在认真执行农业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施用药剂,控制螟害。在水稻螟虫防治中,利用田间的生物群落,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控制生育期和盛发期三个防治途径,抓好治螟工作。充分利用高效低毒、安全经济、使用方便的新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快推广抗螟稻,改进栽培制度,依靠综合防治,有效的控制三化螟的发生和危害,为兰坪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