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统计数字
2009-07-3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大幅背离
对能源消费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不同步的解释,几乎成了今年以来最让统计局负责人头疼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副局长许宪春、新闻发言人李晓超都挨个儿遭到过该问题之“炮轰”。不但是国内外媒体,就连声望卓著的国际组织——国际能源署(IEA)也跳出来凑热闹,表达了对于石油消费数据增速与GDP增速背道而驰的质疑。
今年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时,曾认为一季度6.1%的GDP增速同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IEA的观点是,如非收入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石油数据增长应该更高,并认为中国的GDP数据可能并不准确。
电力数据似乎为这种质疑提供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全社会用电量1—4 月份同比下降4%,为10559亿千瓦时。4月单月日均用电量92亿度,同比下降3.6%左右。而4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两者一降一升,增幅背离达11个百分点,比之前有所扩大。
这种背离现象在2008年四季度的数据上就有明显体现。2008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而该季度三个月用电量皆下滑,10月全社会用电量下滑3.7%,11月下滑8.6%,12月下滑8.93%。2009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而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两者背离高达9个百分点。
对于媒体前几次的质疑,统计局的回应理由均略显单薄,简单应以“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成果显现”或者“世界多国皆有之”,难以令人信服。而当IEA质疑时,统计局在充分组织好论据后,于5月25日予以回应。
国家统计局辩称:一是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二是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用电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统计局还列出详细数据,指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工业中高耗能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在大幅回落。并进一步指出,尽管经济是正增长,用(发)电量是负增长,但两者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也就是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相应的发电量降幅加大;而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升,同期发电量降幅则缩小。
连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出来替统计局挡了一回“炮弹”。除了统计局提出的上述两点外,张国宝6月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指出,节能成果的显现和高耗能产品去库存化也是重要原因。
事情并未完结。6月14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清华大学CCWE经济形势讨论会上语出惊人,对5月份的工业增速提出重大怀疑,并指出实际增速可能只有5%。此前的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同比减少7.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以“有关负责人”名义在官方网站刊文回应,5月工业增加值增幅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占工业增加值约七成的重工业生产在5月提速。另外,去年汶川地震使工业生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去年5月基数较低。
对于用电数据的背离,这位有关负责人指出,与美国等国家比较,不能只看工业增速与用电量增幅差距的绝对值,还要看差距与经济增速相比的相对值。例如2001年,美国电力消费下降3.6%, GDP增长0.8%,两者相差4.4个百分点,而今年一季度中国两者相差10.1个百分点。“乍一看,似乎中国的差距要大一些,但如果将两者差距的绝对值与经济增速相比较,美国的数据就比中国高很多。” 2001年,美国用电量和GDP差距是GDP的5.5倍,而今年一季度中国仅为1.7倍。
他尤其表示,“对经济学家而言,仅是简单的对比、随意的猜测、主观的估计恐怕就不够了。”
除了统计局官方表态外,统计局网站上还以“个人观点”名义刊发转载部分支持其立场的观点。例如,6月17日,统计局网站引用摘自网易博客、署名黄智文的《正确认识用电量指标反映的经济问题》一文;6月22日,又刊发了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郭同欣撰写的《经济统计数据为何有时变化方向和幅度不一致》一文。其中后者指出,不同统计指标不同的走势恰是不同部门、不同过程的真实变化的反映;正是由于经济指标有先行、同步、滞后之分,在经济波动转折期,经济指标在相同时点会有不同的变动幅度,甚至不同的变动方向。
不过,仍然有业内人士不太信服上述理由,毕竟一正一负差别如此之大,而经济结构调整不太可能短时间内转变如此之大,节能也不是短时间能出现这么大的成效的。
对于发电量下滑和经济增长并存的现象,国家电监会前副主席邵秉仁6月3日就对记者表示,某些地方上报的经济数据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一些地方上报的发电量同比下滑而经济同比大幅增长的数据也可能不实。“两会以后我走过两个省份,印象是上报的数据都不实,而实实在在的两个数据——用电量和运输量,是做不了假的。”
更有专家指称,这是长期统计造假的集中爆发,即:过去主观希望看到调控效果,不合规项目隐而不报或不准上报,即使是合规项目也尽量少报,现在则因为希望看到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合规项目即使不多报也决不会少报,不合规项目也要千方百计变成合规项目。于是过去的实际投资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报表投资。
平均工资不“平均”
无独有偶。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遭到很多网民的质疑。数据显示,城镇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达到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年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幅达到了17.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多数人认为,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和增幅达不到这一水平,并质疑数据的真实性。有网友甚至留下“国家培养了我,我却拖了祖国的后腿,深感惭愧!”这样的言论。
4月2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解释说,平均工资是反映工资总体情况的指标,自然不同于每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此外,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由于工资总额统计的是税前工资,还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应缴社会保险金和个人所得税,所以工资总额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并不完全对等。
统计范围的不全面,可能是导致平均工资与很多人感受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有统计专家称,现行工资统计的范围中,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并没有包含在内。
针对社会上就平均工资数据的意见,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为了更好地反映工资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已经着手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包括对私营单位工资统计进行论证和试点,有关统计情况将及时按照法定程序发布。
在统计局看来,私营单位数量多、分布广,新增、倒闭、转产等变化频繁,管理不规范,统计基础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这些都给建立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制度带来很大难度。私营单位统计目前还难以做到按季度调查,只能按年度进行。除已开展的私营单位工资统计试点外,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如何开展个体户工资统计。
平均工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宏观指标,不但体现居民收入,也影响到社保缴纳时企业的缴纳额度。有关部门相继以平均工资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保险金征收、基本养老金和退休费发放、最低工资标准、人身损害司法赔偿都与其相关。
不少人更为担心的是,平均工资是否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整体的工资水平,真正体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流向。正如一顺口溜所言,“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上百万。”如果是这样的平均工资,统计意义何在?如果贫富差距巨大,平均工资即使在增长,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GDP高低之争
GDP数据公信力不够历来有之。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贸易顺差增长53.6%,均为历史高位,显示一季度最终需求较为强劲,但是GDP同比增速却为6.1%,为1992年公布GDP季度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一些境外评论人士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其与反映全部最终需求变化情况的支出法GDP增长率不匹配。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5月14日发表署名文章解释,尽管一季度有关需求统计指标增长率较高,与2008年一季度和全年相比是明显加快的,但是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明显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政府消费实际增长率远小于财政支出增长率,特别是存货变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实际增长率呈较大幅度负数,对支出法GDP增长形成了负拉动,这决定了今年一季度支出法GDP增长率并不高。
“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相比,支出法GDP增长率明显回落,与GDP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一致。”许认为。
据了解,测算GDP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从生产过程来核算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而支出法则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衡量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
与固定收入、社会零售增速相比。GDP增长究竟高了还是低了?
据专家介绍,我国选择的GDP测算办法是生产法加收入法。“由于我国产业分类较多,机构庞大,而且一部分用生产法,一部分用收入法,统计起来工作量相当大,也面临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的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另一方面,质疑GDP偏高的也大有人在。根据用电量负增长与工业增加值增长背离的逻辑,有专家认为,经济同样不应该维持正增速,GDP同比增速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此外,多年来也始终存在地区GDP汇总之后远超国家统计局GDP的尴尬。
部门之间数据“打架”
对于国家统计局来说,今年遭遇的另一大尴尬就是与财政部的数据“打架”。其年初报告称,2008年我国税收收入为57862亿元,这一数字与财政部公布的税收收入预算执行数54219.62亿元相差约3600亿元。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胡静林对此解释说,两个数据存在差异主要还是统计口径的不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包括各级国税和地税部门征收的国内税收收入,但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并扣除了税务部门办理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等退税,而退税则在账务上直接冲减收入。
胡静林说,两者差额约3600亿元,主要是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财政部门办理的企业所得税退税等。
有关专家表示,在数据统计方面,一些部委之间存在重复统计,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统计口径不一还会产生一些误导。因此,加强部委之间的协调沟通,尽量使用相同的标准显得非常重要。
饱受质疑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年初发布报告认为,2008年的调查失业率高达9.4%,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人保部解释称,其失业率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而社科院公布的为调查失业率,两组数据口径不一样。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坦承:“登记失业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部分失业人员没有进行登记,所以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程度不是很强。”
专家指出,这一部分没有被登记的人员主要是正在寻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人保部称,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2亿,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概在611万,去年毕业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接近100万。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底就已经开始对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试点,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7次失业调查,但至今没有对外发布数据。
而官方数据与民间数据之间的分歧也时有显现,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近期就与里昂证券发布的数据相差较大。
2009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而里昂证券(CLSA)公布的当月PMI为44.8%,较上月的45.1%还有所下降。两者之间出现严重背离。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样本量上来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采用了2000个样本,涉及40个行业,而里昂证券的统计样本量为400个。抽样方面,官方PMI抽中的样本以大型企业为主,在行业甚至经济当中占份额都较大,而里昂证券PMI统计样本则以中小型企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