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路径探析
2009-07-31徐振华宋兵
徐振华 宋 兵
[摘要]本文首先将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角色做一定位,然后分析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制约因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化解困境、提高能力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6-0051-02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发挥理论巨大的改造现实功能,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课题。领导干部承担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角色,因此,必须加紧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将这一科学理论真正运用到日常实践中。
一、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角色定位
1、理论解读者。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首先扮演着理论解读者的角色。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前提是被人们认识并掌握,领导干部是这一环节的最先实践者,因为他们是社会建设的“领头羊”。所以,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领导干部就要站在解读的最前沿,不仅要学习其客观内容,更要将这些内容加以消化理解,从而为今后指导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2、思想转化者。领导干部在深刻领悟和熟练掌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这就扮演着将思想转化为产出的角色。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已经确定,就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转化落实。转化形式主要体现在指导实践上,包括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建设高效率的领导班子;改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机制;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几对关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培育科学的决策观等等,都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转化。转化效果将直接与解读的深度相关。解读得越深刻,转化效果越好,反之,解读得越肤浅,转化效果就越差。
3、精髓传播者。事实上,“精髓传播者”这一角色是思想转化者这一角色的延伸。领导干部在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同时,也扮演了将这一理论传播扩散的角色,即由上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传播到下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由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内部传播到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外部,比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和谐发展;坚持整体把握,确保全面发展;坚持宏观调控,确保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协调发展;坚持着眼长远,确保持续发展”。
二、制约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困境分析
(一)认知困境
所谓认知困境,是指领导干部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少。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发现,领导干部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突出问题: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深入,把握不透彻。首先,表现在有不少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不够深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分析世界经待、政治发展趋势、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和总原则。该理论的诞生具有必然性,不仅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更是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不良后果,催化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只有深入了解产生背景才会使其对实践的指导有的放矢,真正体现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其次,表现在有不少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把握上不够透彻。
2、“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误读、误解”。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把握不够,所以误读和误解是必然存在的。在领导干部中有这样一些说法:“全面发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是没有重点的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但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吗?”、“什么都别干,保证不会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邓小平理论是主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科学发展观则主张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物为本。是‘黑色发展,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是‘绿色发展,是‘平衡发展”等等。类似想法会严重阻碍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提高。
(二)态度困境
所谓态度困境,是指领导干部在对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的接受和认可方面存在的态度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不深造成的。没有思想的共鸣,就难以产生实实在在的行动。当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形成后,如果从内心深处并不接受、不认可其价值取向,就会构成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困境。另一方面是由于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许多领导干部对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都习以为常;对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习以为常。一旦改变这些,需要耗费精力,甚至要触动切身利益,因此,接受科学发展观比较难。
(三)文化困境
文化困境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接受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行政文化方面的问题。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积聚了许多优秀先进的文明思想和观念,激励着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向前发展。然而也存在一些负面文化阻碍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方面,传统的“官本位”文化仍然影响着今天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仍然很严重,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人身依附”观念依然存留。“在现代社会中,个别官员的思想感情中还依然有这样的倾向,以权谋取上级欢心,主要表现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置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完全背离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谋取政绩,获得高升”。
三、提高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完善和严格学习培训机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化解认知困境
1、在自学的基础上完善集体学习制度。要在积极引导领导干部有针对性地搞好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制度、形势教育和学习辅导报告会制度等,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经常性和计划性,促进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的有机统一、整体推进。“集体学习立足全局,全面学习;个人学习要立足自身实际,突出学习重点,最终在班子中形成长效学习机制”。
2、加强对学习的监督。这是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效的重要环节,一定程度可以避免走过场、使学习流于形式。对此,一定要强调学习的严肃性,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关、培训单位、培训对象、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方法、考核等要明确规定。监督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对干部学习的监督和考核。
3、坚持教学创新,突出培训特色。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创新,要着重邀请著名专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讲授,
并与领导干部互动研讨,提高他们的认识;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实情、实景的讲解和感悟,震撼领导干部思想,洗涤领导干部灵魂,提升领导干部境界;通过社会实践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上积极创新,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激情教学、音像教学和教学演出等教学形式。
(二)优化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化解态度困境
1、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正确政绩观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全面、协调的观点来看待发展,引导干部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自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使更多的人创造出更好的政绩。
2、合理确定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具有极其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导向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通过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将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模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扩大绩效考核主体。应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范围,改变传统的“官评官”、“党内评”的做法,实现“宫评”与“民评”相结合,党内与党外相结合。“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三)完善干部人事制度,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化解能力困境
古人云,“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人。”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到实处,在某种意义上,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能力和领导班子的水平。一方面,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加大公开选拔力度,改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方式方法。为有本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以工作实绩、经济增长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进一步探索完善干部考评办法。要根据新时期领导干部能力的基本构成,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全面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干部能力评价体系。
(四)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化解文化困境
1、奖惩机制。“完善的奖励惩处机制,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必不可少的”。严厉的惩处手段对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事件可以杀一儆百,震慑了错误决策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当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不能没有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干部,就要大胆地提拔使用并委以重任。以此激励他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建立领导干部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地方就容易产生腐败和特权文化。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有违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责任编辑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