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9-07-30李宏严
李宏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对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成完整的人,唯有如此,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多向交流和合作。在教学环节上变教师“指令性”的单向强迫为“研究性”的双向交流,构建成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对各种见解和观点的比较鉴别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情境中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某王国为了奖励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l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可结果却让国王大吃一惊,整个国库里的米粒都用完了也不够,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故事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故事法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迅速把心思集中到课堂上来,主动进入学习情境,满怀热情地准备学习新知识。此外,引入新课的方法还有直观实验法、诱导设问法、实际问题法等。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他主”为“自主”学习,倡导一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都是有限的,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实施课堂合作学习,把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如教师可安排部分“做一做”和“按步骤填空”让学生自主完成,而把“一起探究”和“大家谈一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探索、讨论、求知,相互启发,从而获取知识。实践证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使学生迅速从同伴中得到帮助。
四、合理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时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课堂评价时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第三,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你真了不起,所有的题都做对了,老师忍不住要为你竖起大拇指,可一看到你写的字时,大拇指就要往下掰了,练练字吧。”最后,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实际,适当运用多媒体展示数学外在美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美丽图案制成动画,在美的熏陶中,学生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设计拼图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玩拼图游戏,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把握新课程,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