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2009-07-30刘建春
刘建春
如果我们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一接受”。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度过9年或12年的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机器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有的知识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很难想像和指望他们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改变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笔者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建构其对应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脑,敢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基础,推动整个教学改革。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会”时,享受到教学活动成功的喜悦,便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热爱数学,反之,则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远离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使他们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找“船”和“桥”,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足被动的接受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
二、变“应试数学”为“生活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瑞典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三、变“单一接受数学”为“共同探讨数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条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这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帅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由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总之,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