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化学教学为载体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2009-07-30林芬娇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素质化学科学

林芬娇

摘要: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化学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质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科学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现代人具有更高的素质,而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将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而形成,高中阶段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关键。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以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科学教育的过程,能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1、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化学知识包括概念、定律、理论等。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

2、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能力属于能力范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观察与实验的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书写实验或观察报告。

(2)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等。从高一开始就要着手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及时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防止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的思维惰性。对高三学生还要培养和训练其读题能力、创新能力,认识问题要有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的束缚。表达要准确和有序,防止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3)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

(4)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胆迁移。

(5)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激活旧识,探索新知。②分析比较,综合收敛。③揭示关键,发散创新。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求真、求实、客观的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化学知识中蕴藏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找出唯物辩证法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巧妙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重要因素是外界条件(外因),即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颗粒大小等,如果我们能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去分析和研究,可以将化学知识提高到哲学高度去认识,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得到提炼和升华,也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必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相辅相成的,不该有分裂和隔阂。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人文失陷的后果会导致科学发展与人类精神相对立,轻则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重则用于制造杀人武器。

(3)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史实,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敬业精神、行为规范,因势利导,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学中还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精神、合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超功利的精神及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方面。这些品质具有强化学习过程的驱动力的作用,又对学生学习科学具有控制调节的反作用。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学生在科学学习和科学活动中深入钻研,刻苦探索,追求真理,力争创新,有益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行为准则和谦虚谨慎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的学生应该拥有科学伦理和情感,如爱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并与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是要通过各种训练,使学生将外在的科学知识真正内化为科学素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对发展学生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廖银燕

猜你喜欢

素质化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