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2009-07-30马富刚
马富刚
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一个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东西,只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解决计划和实施步骤,认真改革自己的课堂,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完善自我。往往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加深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和自身教学的认识,而且一个问题解决了自己又会发现另一个新问题,从而不断地进步。在经过更进一步的反思后,可以形成自己的反思性教学报告和教学论文,使自己质变为研究型教师。
反思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这一切不是空中楼阁、凭空杜撰,需要有长期的课堂观察、记录和经验的积累等。如何进行这些必要的准备?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第一,日记。教师在一天或一堂课后,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基础。教师可与自己的同事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讨论。
第二,课堂观察。这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
第三。同事评价。这种评价与听课相似,要求听课者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课后相互交换意见时,焦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行为,而不是教学对与错的问题。
第四。录像。观看和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教师培养自我意识能力的手段之一。
第五。教学行为研究。由于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教学的过程,那么教师教学活动的发生就建立在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之上。
第六,教学博客。每节课后、每天或每周在网上记载自己的教学心得,并提出自己的反思,供其他教师探讨,自己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诲。这是一个大范围的讨论,可以听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的兴起提供了新型的现代化的反思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思路。
在这些方法的实施中我们还要注意如下的策略:
第一。理论思考与教学研究。常规教学依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不能超越原有的教学传统;反思性教学注重对原有经验的批判性反思,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出教育创新。但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的反思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而进行。这里就要强调“两次反思”,将教师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的理念,或凭借先进的理论依据加以完善,将教师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第二。观摩与讨论。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往往局限于个人的思维而难以发现问题和缺陷,而同事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与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是直接的课堂参与者,对课堂的优缺点他们很有发言权。课后的问卷、谈心或检测都是很好的反思的依据。
第三。体验与撰写反思札记。为了让教师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环境,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的思考与体验。体验意味着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觉体悟和反省,体验使得反思性教学超越单纯的技术或方法论层面,而成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和专业生活方式。我们教师要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相关的理论,制定对策,体验自己的理念,及时做好笔记,尤其要学会研究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或通过专家的指导等对问题进行界定,进而上升到课题的研究。
教学反思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前面的反思教学步骤所说,真正的教学难题不可能一次性得到圆满解决,当再次进行探讨、分析时,新的一轮反思就又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反思由此循环下去,推动着我们的教学实践改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