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四种举措
2009-07-30冯磊
冯 磊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表现为两种态势:一种是积极态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态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亢奋状态;另一种是消极态势,当人的情绪处于这种态势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就处于控制状态。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诚、欢喜、愉悦向上的状态,避免学生的情绪陷入冷漠、灰心、厌烦的境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自然、民主、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双边的情感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创设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内容求“实”,激发学习兴趣
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从导人新课、讲授、启发到课后思考,教师一讲了之,忽视学生实际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学生“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现象的发生。但思想品德课不是“讲讲道理,吹吹牛皮”的简单说教,而是要接近教材、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学生自身实际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课讲的内容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等三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法律常识的内容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常听常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法律纵横》等节目,从而丰富认识,深刻理解教材理论,增强教育的可信度。同时,抛出讨论的问题,这个讨论的问题不能同于一般的问答题,而是在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基础水平和教学的需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由于案例真实可信,说理性强,又有讨论的空间,因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课在内容上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而,围绕当前社会生活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生活本身的实际需要,及时把握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热爱、珍惜生活。
二、方法求“新”,激活学生思维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加强的,生动形象的道德情境是激发学生道德需要、孕育学生道德情感的土壤。创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来驾驭教学内容,体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呆板教条、一成不变的教法只能使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应该坚决克服。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还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弱的。但是,情感上富于激情,容易接受感性的具体的知识。因此,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可以制作一些课件,集音像于一体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或激情演讲,使学生动手、动脑,“寓理于动”。例如,在学习“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诱导学生随机进行课堂表演:在同学们当中,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请你用一些动作表演出来,要求一个同学表演动作,另一个同学说明这个动作的意思。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兴趣马上被点燃,有些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同学开始摩拳擦掌,而后争相上台表演,有表演随手扔垃圾的,有表演破坏公物的,有表演吸烟喝酒的……幼稚滑稽的举动,让同学们捧腹。动作体验,营造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在哈哈一笑之后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平时的一些意识不到的不文明行为,现在看来却如此可笑、可恨、可耻,内心深处的荣辱感油然而生。
三、语言求“亲”,增进师生感情
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借助于教师语言传授给学生的,教师讲课中的语言语调是教师情感体验的外露。当教师将这些体验到的情感通过语言语调向外传达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教师富有幽默感的个性语言能够使学生有所体验和启示,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点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注意”是靠精彩的教学语言去牵引的。我们很难设想:没有美妙的旋律,能产生动听的音乐,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教学语言贫乏的老师能上出富有魅力的课。因而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温暖、亲切,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语调要抑扬顿挫,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背景、感染学生,尤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智地使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并辅以相应的动作、眼神时,能够烘托出一种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的思维活动状态,不把听课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一种享受,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四、内化求“深”,促进知行统一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要求,即是道德需要。它是自觉的而非强加的,是内在的而非外部的,是人意识到并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的一种要求。要从根本上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必须把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转为主动思考、反省、批评,实现道德的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其次,要满足学生归属需要、爱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等合理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价值,使其产生上进的内驱力。其三,运用激励手段,激活心理需要。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激励的及时性、层次性,要看得见、摸得着;运用多种激励评价方法,如师生间评价、生生间评价、自我评价,激发学生追求道德完美。
此外,学生的亲身实践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知的内化,促成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和谐发展。如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实践系列活动;参观当地科技馆、讲科学家故事、科普知识抢答赛、科普小论文发布、科技小发明作品展等,让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增强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结合实际设计环保活动方案,写出环保调查报告等等。因此,围绕教学内容,让思想品德教学走出课堂,不仅利于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实践,更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引发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行为。
实践证明,采取上述几种措施能够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