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新理念”捆住了手和脚
2009-07-30徐云华
徐云华
时下教育界最为火热的事情莫过于课改了,“理念”、“课标”成了人们谈论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可见课改工作已深得人心。然而,作为在中学工作的一线音乐教师,当我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革新运动中去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音乐课改似乎又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以审美为核心,忽视了“双基”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于是,不少人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知识就可以少讲或不讲了,音乐技能的训练也不用再那么较真了。只要告诉学生音乐美在哪里,怎么个美就行了。”因此就有了以下的镜头:教师在台上摇头晃脑地自我陶醉,“美”在其中,“这一段男高音的Hi‘c是多么的漂亮,多么的美啊!”“这一段二胡的solo,加上笛子的三度颤音描写了宽广的大草原,多美啊!”……再看学生,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入神乎?茫然乎?“什么是Hi‘c?什么是solo?什么是三度颤音?”学生莫名其妙,音乐美不美,不知道。
究其原因,是音乐知识不扎实、音乐技能不过关造成的。我们不要求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如高校那么专业,但我们应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音乐要素,如节奏的多变、和声的色彩、旋律的线条、音色的对比、速度变化等等构成了音乐的美。所以说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是欣赏音乐美、表现音乐美,进而创造音乐美的重要条件,不可少学,更不可不学,否则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当然,中小学没有专门的乐理课和基本技能训练课,“双基教学应该融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顺带地加以解决”。“解决”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而不是走过场,一带而过。
误区二:盲目整(综)合学科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人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盲目整(综)合学科。
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见一教师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剪纸“五合一”,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画的,好不热闹,一堂课下来,用在音乐方面的时间差不多只占了三分之一。课后问其这样设计的目的,说是学科整合,符合目前课堂大容量的要求,各种手段的运用也是为了体现了本节课的思想教育主题——“爱国”。这样的音乐课看似热闹,可体现了音乐学科的多少特点,又有多少音乐性呢?
学科整合不等于学科混合。“学科综合始终是以一个学科为本的,而学科混合则是多种学科平分秋色的……具体到音乐课程中,学科综合就意味着要以音乐为本,其他学科在音乐课中应该具有有机联系的内在因素,而且要发挥拓宽音乐视野、强化音乐理解的重要作用”。
误区三:由一种程式走向另一种模式
多年来,中小学音乐课总是循着“发声练习—节奏练习—乐理教学—新歌教学(先谱后词—重、难点解决—艺术处理)—音乐欣赏—完整演唱/器乐教学”的固定路线“稳步”前进,千人一面。新课标的推广让老师们有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形形色色引人入胜的“导入”、变化多端的教学手段、非“常规”的“教歌”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创编”更成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于是,一个时髦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了:导人一新课教学(先词后谱或先谱后词的新歌教唱,其中夹带练声、节奏练习、重难点的突破一艺术处理上,欣赏—创编。看看众多的优秀获奖教案(公开课)无不是这样一个套路、模式,我们又由一种程式走向另一种模式。事实证明,这个模式以人为本,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弱化“双基”教学),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我们并不否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能力或是创编能力,但在基本知识和技能欠缺、尚不具备音乐审美与表现美的能力的情况下,何以去创编(创造美)呢?(这一点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再者,是不是每一个比赛课都要将是否有“创编”这样一个所谓的课的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新课标精神的环节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呢?记得一位音乐教研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真想听一节漂漂亮亮的纯粹的唱歌教学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慨呢?我们不能为了创编而创编,作“创编”的秀。课堂教学本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循,谨防“一窝蜂同挤独木桥”,在新精神下迷失方向。
走出误区,莫让“新理念”捆住了脚和手,课改的春天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