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视野下高中政治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09-07-30白胜军
白胜军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并有助于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形式。互联网的现代信息资源的发展,在丰富我们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可以以新闻、报纸、杂志、网络、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呈现,学生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进一步对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利用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的目的,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价值观、创新精神以及研究精神。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学科的特点
第一,强烈的时代特性
中学各门学科中,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时代性最强。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经济发展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使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巨大的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更好地理解教材和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高度的开放性
信息资源是丰富且开放的,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事,通过政策、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新闻等开阔视野,可以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与信息资源结合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利用网络、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等查找和获得信息资源,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如在“价值规律”一节中同学们结合自己身边的案例和新闻分析大到“粮油棉基本生活用品涨价原因分析”、“猪肉价格的变动”、“粮油棉涨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彩电价格战的原因”、“预测我国家庭汽车价格走势”,小到“我们学校超市零售商品价格的变动”、“学校食堂菜价的制定”等等,从而通过信息资源的查找、阅读等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意识,且能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论。
三、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
在这个层面上,信息资源的运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21世纪以及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将形成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巨大需求,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的丰富、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宽广的知识面,使学习内容不再被课本所局限,教师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播者。在学习高三政治常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一框时作一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等现代手段,实现现代信息资源跟学科教学的整合,尝试在信息资源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传媒等,既能让学生了解“党的性质、地位”、“党的建设”、“党的腐败毕竟还是支流”,又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学习目的,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信息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完全排斥传统学习方法。研究性教学虽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排斥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因此,在学习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所有知识点都通过研究性学习同样是违背学习规律的。利用信息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不能以只交一份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或心得体会就完事。切忌没有研究活动的资料堆砌。
总之,作为政治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发扬长处,吸取经验教训,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要我们着眼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学生的发展,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这样思想政治课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