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巧妙处理热点问题
2009-07-30黄苗祥
黄苗祥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日益临近了,现正是备考复习教学工作极为紧张的时期。高考文科综合的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高考文综题常常以“热点”为命题素材,如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2008年全国各地文综高考题涉及改革开放30周年、美国次贷危机等十几个时政热点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思考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就历史学科而言,高考文综试题涉及的热点问题分为两类:一是历史学科热点问题,比如与现代化、文明史观相关的历史问题。二是文综热点问题,这类热点问题往往是时政热点问题的代名词。所谓时政热点问题,笼统地说,就是那些影响社会全局、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党和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包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社会问题,甚至也包括公众普遍关注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热门话题等,比如金融危机、民主法制、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等。在高三历史学科复习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不能过早地介入热点问题,第二学期一模前介入比较合适。其理由:一是此时考生地史政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基本具备,初步形成了高考文综答题的“四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综热点问题的学科知识。二是即时性热点问题考查具有时间选取范围,过早进入热点问题的复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复习效率不高。到了第二轮专题复习,也需适度关注,把主要精力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再落实及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上。在最后阶段复习期间,需把握“热点”和“冷点”问题的冷热程度,做到复习备考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在冷热关系的把握原则上,我们力争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不再盲目强化所谓的热点而淡化所谓的冷点,造成复习的盲点。只有真正地为复习备考抓住热点、提防冷点、消除盲点,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以不变应万变。
时政热点问题体现国家意志,也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因学科的开放性特征,地史政三科中的长期性热点和即时性热点内容广泛庞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热点选取原则,选择出热点中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一般来讲,每个学科热点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数量控制在十个左右较为适宜。也就是说,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热点问题进行精选,锁定热点问题之重点目标,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与准备。根据近几年高考文综题命题的规律,三类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锁定:一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需要解决、正在解决的问题。这类热点问题必须从领导人的讲话、人民日报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的主旨去领会中央精神和国家意志,这就是热点问题的本质和精髓,也是我们学习热点问题所要把握的核心和关键。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国家统一、国家经济建设规划、民主法制建设等。二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人类共同关心与努力解决的问题。就当前来讲,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就业和社会保障、党的廉政建设、农民工问题,人类共同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有持续发展战略、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主题问题等等。三是能将地史政三科知识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这样的热点问题很容易形成大综合题,如与对外开放、国家主权、经济结构调整等相关的热点问题。
高考文综命题不回避热点,但高考文综题如何介入和设计热点相关的具体考题真让人难以猜透,高考热点试题的命制可谓“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近几年来,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始终抓住热点问题的复习工作,但收效不大。举个例子,2005年备考时,涉及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与中日关系”这一热点时,我们总是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知识内容的备考,而高考却从“民族主义”人手。即使对“民族主义”这个理论前沿问题有所研究的教师们,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而没有做到与历史知识相整合,更没有能上升到试题设计这个层次。反思以前热点问题复习准备得失,我觉得,必须关注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新思维”。这方面,我们有必要这样去做,关注热点问题考查的新材料、新立意。
综观近年来全国卷、北京卷和新课程卷中与热点题材有关的试题,题材信息的呈现方式上,多以图像(含漫画)、文字和表格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解读各种材料信息的能力。高考热点试题呈现的材料不仅形式新,而且主题内容也很新,可以说是我们备考过程中从未见到过的。这要求我们对热点问题按其性质进行必要的归类,不同类别的热点问题以不同形式的新材料进行搜集并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熟悉新材料的解读方法。如解答图表材料题,首先要善于阅读图表,审清题目所设问的指向性,提炼有用信息,特别是看清图表中的标题、图表中数据变化特点及注解内容。其次,全面把握题目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知识,再依据设问要求将知识与图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与归纳,这样才符合高考答题要求。
立意是命题之灵魂,体现试题考查的目标要求和价值取向。深入分析近几年来的文综热点试题,突出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的并重,出现思想目标立意的新趋向。热点试题是能力和知识存在的载体。热点问题的本质在于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即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最新方针政策)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点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这也是高考命题要努力挖掘的设问角度和立意思考依据。对热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同的立场、角度和观点,不同的认识水平有不同的结论。我们应当努力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思考热点试题的新立意。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体现了大国崛起和大国友好关系等热点问题的命题立意。如果我们在备考复习阶段,能够在热点问题的命题立意去思考与研究,或许我们更能把握高考命题的大方向,说不定也能猜中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