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新探讨
2009-07-30尚梅臣
尚梅臣
教育应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将教育活动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加强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以现代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活动形式,使之符合素质教育教学规律。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几点新探讨。
一、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它是有利有弊的。它适合系统地讲授历史事实知识,但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些弊病都是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的。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将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状况改变成为教师启发式的讲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问题,在学生的看法或知识方面出现错误时,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建立师爱生、生敬师而又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所教的知识变难为易,变远为近,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举一反三,减轻学生的负担。总之,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出发,要不断地发展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使之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以“趣”引路,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因此,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将历史同现实融为一体。如讲《门户开放》_-课时,引入当前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等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开放中国才有光明前途。
教学过程中适时增添史料,增强趣味性。如讲左宗棠时,我从他的一副对联“春殿话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弟子翘首公归”说起,学生兴趣盎然。同时,笔者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功能,合理使用图表、实物。我将《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等相关内容列成表,让学生通过填表来认识这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通过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由教师直接传授或灌输知识给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教师将课本中的结论性内容变为具有探索精神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学习知识,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首先导言要精,能激趣启思,造成悬念,然后学生阅读材料,观察画面、地图,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中的一些陈述性、记忆性的浅层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和教材中挖掘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设计一些精当问题,创设问题情景,给出相关信息,学生围绕问题,处理和加工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去思考、去讨论,师生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最后得出问题的结论。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种由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自觉学习——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学习体现主体性、独立性,是自己学习——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历史小报小组、历史小制作小组、历史调查小组、历史故事收集小组等,各种历史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将各方面因素协调统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总之,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和发挥,取决于从教者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并学会参与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