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有效提问中鲜活起来
2009-07-30肖良
肖 良
[提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不仅能够展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促进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呢?本文从提问的“生活化”、“生成化”和“合理化”等方面做一些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问题问题设计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用时不应该是随意散漫的,课堂提问必须精雕细刻,运用必须正确恰当。有效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展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促进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张力。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呢?
一、返璞归真——提问“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即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意义的教育。只有将学生课堂上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索学习。教育部在其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主题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游离而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感性生活和切身体验,即他们的“生活关切”息息相关。如果提出的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问题无疑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苍白无力的。因此回归生活,返璞归真的提问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例如,在高一政治生活“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中国与法国紧张的外交关系的现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起中法外交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都能结合时政畅所欲言、阐述观点。教师及时进行总结指出:中国奥运火炬手金晶在法国受到了藏独分子的袭击;萨科奇不顾北京反对以欧盟轮值国主席和法国总统身份接见达赖喇嘛;法国佳士得公司坚持拍卖圆明园兔首鼠首等原因导致了中法外交关系紧张的局面。那么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同学们利用自己积累的时政素材做了回答,接着我介绍了中国政府冻结中欧峰会第十一次对话,解冻后温总理访问欧洲但不包括法国,使其行程变成真正的“环法”访问;民航局暂缓向法国空中客车公司订购等措施。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呢,抑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的第三个问题产生了。在教师解惑点拨下,同学们明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就会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摩擦乃至冲突,深刻理解了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教师因时也严肃庄重地肯定了坚定维护我国利益的举措。“作为普通的中国民众包括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又提出了第四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群情激昂,提出了抵制法货、不去家乐福采购东西、暂缓民众赴法旅游等主张。顺势而为,我接着提出了第五个问题:上述做法是否在真正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师点拨指出:“抵制法货等做法是中国民众对法情绪的合理合情表达,这种情绪值得理解。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法政治、经济等利益交错,密切度加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显然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不利于维护我国的利益,因此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通过五个环环相扣、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化”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顺利达成。
二、敏锐捕捉——提问“生成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当代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政治课堂不再仅仅是那种“预设”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这是一个鲜活的、流动的过程,一个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充满生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教师突发的灵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失误或另类的想法,师生合作过程中的反诘等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都是最丰富、最生动、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对于这些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大胆、科学使用的意识。如果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原来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捕捉课程资源的敏锐意识,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教学艺术来整合它,适时提出“生成性”问题。
例如,在高一政治生活“我国的政党制度”讲授过程中,当我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时候,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我认为作为具有剥削因素的私营企业主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但是我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过有私营企业主加入党组织。这咋回事呢?”说实话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占用我不少的教学时间,但是我并没有随意处理这样的教学插曲。我适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吗?私营企业主对于国家、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对于上述问题我提醒学生关注教材,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入党的身份条件,我现场通过百度网搜索出《党章》。《党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个规定,同学们明确了私营企业主也是能够加入党组织的。同时我进一步联系高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回忆私营经济在发展生产和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吸收就业、增加收入和国家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及时补充当地优秀的私企党员的事迹,认识到私营企业主对国家的积极贡献。通过两个“生成性”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把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做了有效的沟通和嫁接,及时澄清了优秀的私营企业主能否成为共产党员的困惑,同时对我国的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两鸟”的作用。
三、设计精确——提问“合理化”
“合理化”的问题首先应该是“考虑差异,面向全体”。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放在课堂提问中,就应该因人施问。为了渗透和践行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既要有针对优等生而设计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也要有面向占学生多数的中等生的问题;尤其需要设计较容易回答的问题,以照顾到学习较困难学生的需要。其次“合理化”的问题应该是“分寸恰当,难易适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就是在强调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有联系,但是不通过积极探索是不足以解决、解答的。因此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设计问题,既让他们够不着,又让他们够得着。同时“合理化”的问题还应该“循序渐进,密度适当”。人们认识事物无不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尤其对那些教学重难点知识的问题设计上,可以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梯度策略;同时需要调节好设问的密度,要抓住关键、重点设问,切忌出现使学生疲于应付、精神紧张的“满堂问”的提问方式。
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纸币”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首先在展示了古代中外商品交易的图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图片同学们可以发现古代人用什么来购买东西?显然这样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搜集有效信息,从而轻而易举地拿下。接着出示第二个问题:大家觉得金属货币的使用有什么缺陷呢?中等程度包括学习能力偏下的学生都能够说出金属货币在携带、贮藏时具有的缺陷。“金属货币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缺陷,谁能说明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少数同学结合生活的体验通过积极思考才能作出回答。“那么大家注意到金属货币在长期的使用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它会不断的磨损”,在我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做了有效的提示后,同学们恍然大悟。“不断磨损会导致贵金属的流失,但是有没有办法防止这个缺陷的发生,同时又不影响货币功能的发挥呢?”第四个问题提出后,绝大多数同学马上就想到了“纸币”则能避免这一缺陷。“那么一个国家纸币的发行量是不是随意的,为什么?”这个难度颇大的问题确实使学生陷入了困顿。“纸币的出现是代替金属货币的什么职能?”我用了一个变式问题去代替第五个问题。这时候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联系已学内容积极探究后得出了结论,即纸币是履行金属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时第五个问题的回答就迎刃而解。“假如货币发行量与实际需要的不一致会发生什么经济现象?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不宜花费过多时间仅作简单说明即可,以满足优等生提高思辨能力和拓展知识的需要。上述七个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照顾满足到了全体学生的需要。通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梯度策略,采用步步为营的“小步子”方法,经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逐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总之,我们需秉持西方学者德加默的“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理念,切实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每个细节并做到有效实施,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