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2009-07-30甘玉金
甘玉金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需要教师要语言幽默,语速适度,口齿清楚等自我素质方面的因素外,教学方法是每一个物理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的。下面浅谈笔者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小故事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
课前讲一个小故事,以此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运动的相对性时,笔者讲了一个故事:二战期间,有一个法国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现脸旁有一个类似虫子的东西,顺手一抓,摊开手一看,竟然是德国佬打来的子弹。飞行员竟然抓住一个飞行中的子弹!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能耐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急切地投入到问题讨论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设置悬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效果。如压强一节,预先包好两包图钉,其中一包将钉尖钳掉,准备两块木质较硬的相同木块,让一个力气较大的男同学和一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到讲台比赛,看谁先在木块上按上五个图钉(男同学用处理过的图钉)。全班学生都认为男同学一定能赢,结果眼巴巴地看着女同学率先按完五个图钉,大家都非常奇怪,急于弄清原因。教师趁机导入课题;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究,听课也特别认真。这样就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对新知识易理解、记得牢。
三、造成错觉。让学生在错误中知错避错
对于一些容易受生活经验干扰的概念,学生往往受感觉的支配,做出错误的判断。对这样的课题故意把学生引向歧途,使学生感到自相矛盾,进退维谷。然后因势利导。引向正途,从而达到真正把握知识的目的。如讲到测量一节,展示一个茶缸和一个画有图形的小黑板。教师:同学们看茶缸的直径与高哪个更长一些。学生:高比直径长。教师:小黑板上三段线,它们的端点间的距离AB和BC段相比较哪个长一些?学生:BC段长。(稍停)教师:为了慎重,我们让一个同学上来量一量,看是不是真是这样。结果测量与学生感觉判断恰恰相反,多次测量结果还是一样。全班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议论纷纷。教师:看来只凭感觉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即感觉并不可靠。由此引入新课,学生听课就特别专心了。
又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在讲台上做推小车的演示实验(把小车轮子朝上),用力推车,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小车停止。结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由演示实验得出的结论,学生深信不疑。然后将小车反过来(轮子朝下)再做上面的实验:用力推车,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小车仍然运动。此时学生仿佛进入迷宫,就会想办法弄清楚,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通过实验推理,最后建立起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由于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所以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四、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兴趣
学生刚接触物理时都有新奇感和好奇心,如果新奇感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好奇心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这要求物理教师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结合教材指导并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布置预习题时有目的地提出与学生动手制作小教具有关的预习题。例如学习控制变量探究法这一节,笔者开展了一个活动:降落伞比赛。在布置预习题中,笔者提出“你能制作一顶降落伞来参加比赛吗?”在《光的传播》教学中,笔者有意加进了“你能制作一台针孔照相机吗?”的简单要求,商量的口气,激发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收集材料,废物再利用。如制作针孔照相机,笔者告诉学生可以用粗细不等的牙膏盒、墨水瓶盒、化妆品盒或牛奶盒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旧品,是随手可得的物品,降低了制作的难度。
当学生有了较强的动手欲望和成功的信心后,教师要想办法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动手之前,自己先反复地动手做实验,反复地实践,找出制作的技巧、要领等,然后指导学生。有了教师的制作指导,学生不仅少走了许多弯路而且制作得又快又好,更增强了动手做实验的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实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这些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它培养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