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9-07-30陈青
陈 青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文谈谈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课堂氛围,创造宽松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保护、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有了一个宽松的创造时空,学生方能敢说、敢做,标新立异,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地进射出来。有个别学生经常提出一些异于其他同学的见解,带动了其他同学,其中一些奇思妙想是教师在备课中也没有想到的。即使学生有一些冒失的、不大成熟的想法,其中也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给予学生于鼓励和赞赏,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
二、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例如:引人“过三点的圆”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现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居民小区已经建成,准备建一所中学,为了方便每个小区的学生上学,中学应建在什么位置?请大家设计一下图纸,在图纸上标出学校的位置。由于这类问题结合实际生活,学生表现积极踊跃,进行分组讨论操作。学生找到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感与喜悦感溢于言表。
三、转化诱导,培养创造性思维
转化思想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各种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诱导学生研究问题的结构特点和内在联系,寻求转化方法。转化方法很多,有特殊与一般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正与反的转化、变维变化、不同体系的转化等。例如,一位学生以“巧算平方数”为题,根据面积与平方数的关系,推出两位数的平方公式,进而推广到多位数的平方规律,并给出了平方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必须从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数学调查、数学测量、数学板报、数学竞赛、数学辩论、几何图形的商标设计与收集、数学小论文写作等。数学教师要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活动,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分析,学会归纳、猜想与转化,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必将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和实现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欢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造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五、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使知识掌握得更实在,有辐射性,使学生会学习,能探究,教师可诱导学生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看会出现什么结果。对特殊问题进行推广研究,寻找新的用途。特别是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例、习题潜在的功能,以题攻题,提高应问水平。此外,还要诱导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的猜想。猜是直觉特性,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是人的素质的标志。诱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用简单的知识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技能,并能上升为一种数学意识,自觉对客观事物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作出思考。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交互作用促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既精心组织发散性较强的问题,创设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又注重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激发探索兴趣;既指导学生拓宽知识范围,加深理解深度,广吸知识营养,又促进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活用通性通法;既指导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灵活运用多向思维,并注意各种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又要求学生领会数学思想的规律和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多变元的系统工程,有待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中思维发展的脉搏,去探索、去开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工作的共识和共同努力的目标,以上只是笔者结合几年的实践和反思在这方面做的一些总结和探寻,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参考和启发。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