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
2009-07-30林瑞山
林瑞山
一、开放性问题的定义
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传统封闭问题而言的。数学中的封闭性问题一般指传统教学中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数学问题。而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就问题本身而言,或者条件是不完全确定的,或结论是多样的,甚至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用,需要在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或增添创设,其结论也是丰富多彩的、非单调的,其解题途径、思路因人而异、灵活多样。比如下面的几个题目:①计算24×75。②边长为12的正方形可以分为几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③1800是哪两个数的乘积?④边长为12的正方形可以分为几个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这里前面两道题都是封闭题,后面两道题且是开放题。
二、开放性问题的特征和分类
开放性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①内容、形式的新颖性;②问题解决的发散性;③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开放题的类型大约可分为5类:第一类,条件开放型,即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是唯一。例如:妈妈买了相同价格的糖,付了40元钱,售货员找给她4元,你知道她买了几盒糖吗?这题中每盒糖的单价没有给出,所以答案是多样的。第二类,结论开放型,即在给定条件下,结论不是唯一的。例如:有一个棱长为55厘米的正方体,将它沿某些棱剪开,有几种展开图?第三类,策略开放型,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例如:围着火塘一圈一次可以烤10个红薯,烤熟一面要5分钟,烤两面才完全烤熟。现要精选15个红薯需要多长时间烤熟?第四类,综合型,即条件、结论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例如: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部分还有几个角?第五类,设计(实践)型,需要用数学进行计划性的预测和规划。例如:暑假到了,小明与两个同学相约,到附近旅游城市(广州、深圳)去3日游,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并答应给他们800元钱。父母规定旅游时间不得超过3天、回家的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再给出两城市际交通的火车、汽车时间表,票价和旅游点的门票,要求学生帮小明设计一个旅游计划,鼓励学生进一步查寻其他资源。
三、开放性问题的教育价值
开放性问题有许多独到的教育价值。首先,它几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能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去获得一些知识或方法,从而使得“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新教育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次,它可以引发课堂内的数学交流,使得数学课堂成为真正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照顾这种差异,已经有过许多的数学教学实验研究,如采用分层设计练习题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设计概念题、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等等,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大,实际上也难以做到。而开放题由于答案不是唯一的,解答时,有些答案可能容易得到,有些答案却难找到,有些解题者可能是盲目地瞎凑,找到一个算一个,而有些解题者则试图寻找规律,有序地考虑问题,尽可能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如此等等,正是开放性题目的这种多层次性,能适应多层次的学生,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开放性题目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要想顺利地解出开放性问题,必须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充分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既要注意力集中,又要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敏锐;有些开放性题目要长时间钻研,需要意志力和毅力,从而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选择数学开放性问题作为一切口,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1。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要选择好的数学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构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问题本身的开放而获得新问题。其二,是问题解法的开放而获得新思路。好问题的特征包括问题的条件、结论、所描述的对象给解题者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有机会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观察、猜测、检验、修正、证明、推广等,而且在活动中需要使用基本的、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好问题最好能表现出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思考并有所得。为了开发好的开放性问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素材,通过自我思考,与同事或学生合作来进行。例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可设计题目:“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4且y=5,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二元一次方程。”又如教学旋转对称时,可设计题目:“用多个相同的三角形,设计一个旋转角度为60度的旋转对称图形”。
开放题的教学,也可以从教材上选取相关的习题加以扩展,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开放题,作专题讨论。初一下学期有这样的一道例题: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动20人来支援甲处和乙处,使甲处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应往甲、乙两处各调多少人?改编为“开放”例题:在甲处劳动的有26人,乙处劳动的有1 9人,现在另有9人在树下休息,你将如何调配,才使甲处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此时,学生如身临其境的管理者与决策者,都在积极地想办法,他们提出如下的方案:
①19-(26÷2)=6,乙处调走6人到树下,树下的人还是休息。
②26+19+9=54,54÷3=18,乙处调1人到树下,再将树下的10人调去甲处。
③26+19=45,45÷3=18,乙处调1人去甲处。树下的人还是休息。学生习惯于用算术方法考虑问题,能解决问题当然值得赞赏。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如上述方案③中:如何列方程呢?设乙处调x人去甲处,师生共同分析出:26+x=2(19-x)。进而教师提出一种新的方案(如学生能提出来更好!)
④能否将树下的9人“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到甲处,另一部分到乙处呢?
解答如下:设从树下调z人到甲处,那么调往的人数9-x,依题意得:26+x=2[19+(9-x)],解得z=10,于是发现9-z=-1。发现此方程行不通(这也是提醒学生检验的必要性。)
教师趁机提出问题:须调来多少人支援,可使上述方案行得通呢?(即:把9改为别的数字试试来)鼓励学生多尝试和调试,体验由失败到成功的乐趣。他们提出把9改为12、15、30等等都行。教师亦可作分层教学的尝试,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入字母a表示树下的人数,探索必须满足的条件,由方程28+z=2[19+(4-z)],得x=4+2a/3。现在给a取值就减少了盲目性,要为3的倍数。更优秀的学生甚至能得出:a还须不小于12。
2,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身临其境如何“做数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各种观点之间的交锋、思考、交流,才能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开放性题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放过之后,也不能忽视收的作用,收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学生的智慧,起到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提高的作用。如:学校要围一个面积为21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长、宽都是整数),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教学这一题时,先放手让学生找答案,再由教师、学生一起观察每一种答案与210的关系,发现一般规律。这样的“一放”与“一收”,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不失教师的主导性。
因此,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设计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有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推理、分析、归纳、交流和应用的过程,理解一个题目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如何探索出来的,以及这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