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诱因探析与评估
2009-07-30闫帅
闫 帅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考量,其旨在解决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大学生就业等两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两大方面的问题,有五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其分别为宏观诱因、历史诱因、现实请因、时势谤因和直接谤因。这些诱因既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背景,又是大学村官政策的最终归属和目标,与这五大诱因相伴而行的是五层忧虑。这些诱因与忧虑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正反两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谤因;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23-02
1宏观诱因:通过大学生村官对乡土文化的介入来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和生生不息的努力,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错过了700年前的文艺复兴,错过了25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然而,中国却把握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踏上了迈向现代化的列车。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玛格那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文化与社会的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经过了两个三十年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从经济领域逐渐拓展了政治领域,从城市领域逐渐拓展到了乡村领域,我们业可以将这种拓展理解为从“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向“人性的解放”的推进。随着现代化对政治领域和乡村领域的渗透和介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进入了一个十分棘手的攻坚阶段。而同时涉及政治领域和乡村领域的基层治理问题更是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难啃的硬骨头。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基层特有而牢固的乡土文化,这套乡土文化包括以血缘为基础的家长制、宗族制以及在长期交往基础上形成的“熟人社会”等。在熟人模式影响下的乡土社会,法律是无从发生的,整个基层治理主要依赖于传统文化和个人威望等非正式制度,这与现代治理模式下对法律和制度的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现代化在向基层推进时首先就遇到了顽固的乡土文化堡垒。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理思维,随着现代化向乡村的推进,其冲突也日趋明显和激烈。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土文化博弈日趋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出台的,其旨在推动基层治理向现代化的转型。从大学生村官的视角来看,他们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较强现代化意识,他们对基层事务的介入和作用,势必会将现代的知识移植到乡土文化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农民的思维产生作用;从乡土文化主体——农民的视角来看,乡土社会中自古就有着浓烈的“官本位”思想,大学生以“村官”的角色出现在乡土社会中,势必增强农民对他们的“服从度”和“信赖度”,继而在行为上主动地接受改变。因而,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治理因素和手段,其对基层事务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固有乡村模式的解体,进而植入新型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和思维。
同时,值得思索和质疑的是,大学生村官对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和陈旧的思维模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冲击?大学生村官又如何避免旧有体制已然解构和现代体制尚未建构而出现的体制空白和信仰迷失?
2现实诱因:通过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官僚系统的介入重塑政府公信力
随着现代化的步步紧逼,落后的基层治理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近期爆发的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山西黑砖窑事件、辽宁西丰事件、陕西绥德事件、湖北天门事件以及各式各样的农民暴动事件等,更是赤裸裸地凸显着基层治理危机。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单轨制改革道路,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进。在这一模式的主导之下,处于现代化链条底层的基层社会就成为了中国治理和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基层治理危机出现的原因盘根错杂,其一。农村精英的流失使得基层治理缺乏智力支持;其二,治理观念的落后、单一使得基层治理无法应对新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三,山高皇帝远。中央对基层的管辖鞭长莫及,使得基层治理较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割据局面。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认为,近两年来,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的公关危机开始由“公众”危机向“公共”危机转化,即由组织与特定公众的关系危机,演变为涉及公共利益、危及公共安全、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危机。基层治理危机背后更是凸显着日益恶化的干群关系、日趋激烈的央地博弈和日益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
大学生村官有着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开阔的世界视野,他们对基层官僚体制的介入和向基层权力中心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旧有的基层官僚体制形成冲击。缓解日趋严重的基层治理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亦是党和政府重塑社会公信力的一项措施。这也恰恰解释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所提出的高校毕业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然而,这也出现了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究竟能对稳固的基层官僚体制形成多大的冲击?作为副职(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的大学生村官究竟如何发挥其自身作用?
3历史诱因:大学生村官对乡村建设派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引人瞩目的大学生村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派和20世纪60、70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这些历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现今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借鉴和学习。
乡村建设派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晏阳初和梁漱溟为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改造中国的关键是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教育救国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农民和改造农村问题上。为了培养乡村建设人才,梁漱溟成立了河南村治学院,晏阳初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推行乡村建设时为每村配备了一名河南村治学院的学生。协助推进乡村建设。知青上山下乡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为推进农村建设的又一项举措,是盲动的理想主义下的知青改造、教育计划,然而由于相关配套措施的不足和政策导向的失误使得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计划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
对比以往的乡村建设措施,这次“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着较为完备的配套措施和激励措施。据中组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国家为了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的实施,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中农办、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等党政部门制定了8项激励和保障政策。然
而,从政策评估角度来讲,依旧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考虑。大学生村官政策如何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即乡村建设派和知青上山下乡的悲情结局?
4时势诱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导下的精英回流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需要人才、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现今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对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基层治理智力支持缺乏的一项补救措施。通过政策导向,引导更多的知识精英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又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配套措施。
在古代中国,有着衣锦还乡的说法,即知识分子落叶归根、返乡养老,这些知识分子成为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规模扩大,而相应的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的运用,耕地日益减少等这样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众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其中,又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这样导致农村的劳动力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精英的流失,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精英回流,这次精英回流不是一种自然的回流现象,而是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的一种回流。为此,我们不得不提出我们的忧虑和质疑。这种政策导向性的精英回流,其效力能够持续多久?随着边际效应的增加,政策影响力的逐渐消弱,基层社会又有何替代因素来挽留回流精英?如何平衡任期的短暂性(大学生村官工作期限一般为z年一3年)和基层建设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
5直接诱因:通过大学生村官来缓解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问题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记录的559万人,由于2007年还有70-80万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因此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600万人。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此残酷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和看法。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分始终无法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问题,值得警惕的是,就业问题中几股势力的合流,即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失业压力下的工人、无业可就的进城农民工人,这三股势力的汇合。必定会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目前,中国有行政村691510个,按照国家要求,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来讲,这可以解决69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毕业生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
然而,2-3年的短暂任期无疑表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只是一条暂时的就业之路,届满之后的就业出路又在何方?国家为大学生村官设计的公务员和选调生等后续发展之路,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就业之路?对大学生来说,“村官”是权宜之计还是长远规划?
希望与忧虑并存是大学生村官政策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如何避免政策的“短命”,而使其能够长久地发挥效用,必须在政策本身上下足功夫,其一要继续完善政策本身;其二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其三要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切忌朝令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