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9-07-30朱晶晶
朱晶晶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分析了当前我持续高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059-01
1我国持续高通胀的原因
(1)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7年,食品类价格快速上涨,同比由1月份的5%上涨到7-12月份的15.4%、18.2%、16.9%、17.6%、18.2%和15.9%,全年涨幅达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4.1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度达85.4%。受供给偏紧的影响,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见下图豆油价格),小麦、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粮食廉价时代业已结束,预计未来国际粮食价格将保持趋势性上涨。随着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价格联动性的增强,国内粮食价格将与国际价格保持同步上涨趋势。粮食供需紧张的局面会持续存在,粮食价格在高位运行将呈长期趋势。
(2)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买什么,世界涨什么”几乎成了一条铁律。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油价自1993年开始回升,最近4年一路攀升。以WTI期货原油价格为例,2002年全年均价为每桶26美元,2006年达到66美元,2007年一度冲至100美元/桶到最近的130美元/桶。2002年初以来,国际市场的铜价上涨4倍以上。2007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上涨95.6%,电解铜上涨40.4%,铝土矿价格上涨30%左右,硫磺价格上涨6倍。由于发展中国家有色金属需求依然旺盛,而有色金属供给能力有限;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有色金属生产费用将不断上升,因此,预计未来全球金属市场的牛市趋势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特别是铁矿石生产供应高度垄断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长期合约的铁矿石价格大幅提升将不可避免。因此,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
(3)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劳动力工资超过劳动生产效率的进步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年我国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比上年加快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比上年加快2.1%。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支持一国的工业化。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不可能一直存在。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预测,劳动力供求的转折点可能在2009年出现。目前,中国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时代将结束,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形成了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来源。而且不同产业劳动生产效率的进步速度并不一样,这样在劳动工资增长过快的背景下,生产效率进步较慢的部门将出现盈利下降和价格上升并存的局面。由劳动力工资上升所推动的通货膨胀可能具有较强的黏性,压力的缓解需要较长时间。
2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但是,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似乎显效甚微,该涨,不该涨的都在涨。从今年一月份以来CPI连续五个月超过7%,分别为7.1%,8.7%,8.3%,8.5%,7.7%。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低5.6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累计现金净投放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银行为回收流动性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增速明显提高。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搭配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些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不过无论如何,总有一些收不回,流动性过剩问题很难压下去。
利率政策:(1)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可以回笼流动性,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股市、楼市及国债分流。(3)央行今年连续5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保留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率的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比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