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间件苦尽甘来
2009-07-30陈淑娟
国产软件崛起的机会在哪里?是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是办公软件?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用自己18年的坚持,沉淀出对国内中间件市场的信心。 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中创中间件公司总经理刘江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与国外厂商平分秋色
中间件将是国内厂商有机会与国外厂商平分秋色的潜力领域。“十五”期间我们尝试了集成创新,“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努力,希望从“十二五”、“十三五”开始进入原始创新阶段。
孙定: 国产软件的崛起一直是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事情,然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市场格局已定,也缺乏有影响力的国内企业。中间件这个领域的竞争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刘江宁: Oracle收购BEA之后,独立的中间件厂商越来越少。在国内市场上,总体来看,IBM和Oracle仍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但是国产中间件厂商却能够稳居国内市场第三的位置。目前,国内中间件整体市场规模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其中独立中间件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在扩大,至于这部分扩大的市场份额是否真的由国内中间件厂商所获得,这很难回答。
从近年的情况看,国内中间件厂商和国外厂商技术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是产品和市场上的差别则要大很多。我国对中间件研发的投入非常大,在“十五”期间基本上完成了相关的技术布局。单从产品功能来看,国外产品具备的功能我们也有。但是,制约国内厂商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规模偏小,一般在200~400人之间,缺乏产品和市场大规模推广和销售的能力。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国内公司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周期太长了,一项产品从实验室到原型,再到产品和产品线,需要很长的周期。在国外,一项新技术出来后,机制灵活的小公司很快就能做出相应产品来,大公司马上就收购并将其整合进自己的产品线里 。
孙定: 从您的感觉看,现在国内用户对于国产中间件的接受程度如何?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样的?
刘江宁: 虽然国内厂商的品牌与国外厂商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用户对于使用国内中间件产品已经没有心理障碍了。在产品上,一个趋势是底层软件向上延伸,提供具体的行业解决方案。比如IBM不断扩展中间件产品概念体系,把管理工具、开发工具等都集成进中间件的产品里,并提供行业中间件整体解决方案,如金融、银行、保险、零售、医疗卫生等。
我们中创中间件也在积极与厂商合作,比如那些专注于电子政务、交通、金融等领域的软件开发商,以及专注于行业应用的行业集成商等。
可以说,中间件底层平台商需要了解用户应用中的共性需求,并将框架性的东西抽象出来、融入产品中,应用厂商也可以平台化,向下走,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间件将是国内厂商有机会与国外厂商平分秋色的潜力领域,而独立的中间件厂商将大有可为。
上下游抱团发展
合作是不断创新的关键词,包括产学研的合作,包括我们与联盟合作伙伴的合作。找到各自的定位和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结合点,是合作成功的根本所在。
孙定: 中间件是技术性很强的领域,中创中间件如何保证技术创新的旺盛生命力?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创新时,如何保证双方目标的一致性?
刘江宁: 中创在中间件产学研合作上的探索由来已久了。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中间件相关技术的研究,1998年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进行中间件的研究与推广。
这个联合实验室是国际CORBA标准化组织OMG的成员,也诞生了ForBus、InforBus等成功的产品。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2002年,中创中间件公司还在国防科技大学所在的湖南设立分公司,作为专门的中间件研发基地。
在产学研的合作中,如何找到好的结合点是非常关键的。上世纪80年代时,学校的老师拿着项目到处找企业,甚至为了项目的产业化而“下海”。进入21世纪后,学校的角色完全变了,不仅获得了国家科研经费的大力支持,而且学校的科研也开始紧盯市场,他们也在思考,研发这个东西有没有用,是不是有用户?这时候,如果企业仍然以老眼光来看学校,认为高校的技术人才就是起到临时救急的救火员作用,双方的合作就很难进行下去。各自定好位,找到让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结合点,是合作成功的根本所在。
孙定: 除了产学研的合作外,中创中间件在联盟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上有什么特别的探索吗?
刘江宁: 近期,在国家组织的“核高基”重大专项中,由中创牵头,协同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方通、金蝶和中和威等9家单位,联合申报了“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课题。
中创能够在“核高基”中间件课题里作为牵头申报单位,体现了大家对中创的信任,这也正是多年的合作使得中创与这些单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间件是一种构件化的开发平台,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平台供应商、构件开发商、应用组装商和系统配置商等多种角色。中创软件作为平台提供商,只是这个生产链中的一环,只有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才能共同把国产中间件做强、做大。
2004年9月,以Infor系列中间件产品为核心,中创中间件推出了中间件产业联盟计划,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中间件产业联盟——Infor中间件产业联盟。在此之前的2002年,我们就在山东省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内首个大型中间件产业基地,希望发挥基地的集聚效应,带动其他环节软件厂商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为了扩大产业联盟,支持联盟企业发展,我们也在全国各地软件园开展巡展活动,邀请国内中间件专家举办中间件技术讲座与论坛,开展中间件技术与产品培训,并建立了广泛的技术资源共享社区。
向应用方向延伸
基于中间件的应用框架产品将得到极大丰富,比如面向金融的数据中心平台、电信业务运行支撑平台、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平台等应用框架型的领域中间件会不断丰富。
孙定: 中间件自诞生以来,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间件在行业信息化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就您的理解看,今天中间件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刘江宁: 中间件最初的形态就是交易中间件。比如IBM CICS和BEA Tuxedo等。之后,出现了消息中间件,满足网络上的不同应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发展到今天,应用系统之下和底层的物理平台之上的空间都成为了中间件的发展领地。随之也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把应用系统中一些共性的问题抽象出来,做成一个标准化的东西; 同时,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很多底层的资源也需要协调,把这种协调功能做成统一的封装器,承担的就是中间件的功能。
今天,随着中间件内容的不断丰富,有人提出了一个概念,认为中间件可以划分为靠近底层操作系统的基础中间件和之上的业务中间件两大类。我认为,基于中间件的应用框架产品将得到极大丰富,比如面向金融的数据中心平台、电信业务运行支撑平台、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平台等应用框架型的领域中间件会不断丰富。
孙定: 我对您所说的这些基于行业的应用框架产品很有兴趣,具体而言,这些行业中间件如何发挥作用?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会挤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的生存空间?
刘江宁: 从今天来看,除了金融、电信等传统的中间件应用领域外,中间件的应用正朝着医疗、能源和电子政务等众多方向拓展。国外中间件厂商也开始组建专门的团队,向金融、交通、国税等具体行业的信息化领域进行渗透。中创软件中间件公司是全国目前惟一同时具备军工资质与国家涉密甲级资质的中间件研发企业,系列产品也已在军事、安全部门投入实际应用,我们2009年也将重点开拓军队信息化的行业市场。
以往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对中间件的使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比如电子政务,原来是不同部门在分别解决问题,比如国税、地税、工商,都是自成体系,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每个部门就是一个大企业的概念,领导很难拿到一个全局性的数据。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中间件打通不同的部门,提供一个互联互通的全局性数据。
在医疗领域,住院、门诊等很多部门都是分开的。你到医院检查,拍完片之后,还要等待检查结果,然后才能去门诊。如果片子数据电子化,就不用在检验的地方等着,完全可以直接去门诊,数据会自动推送到门诊医生那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缺少中间件在其中起到信息沟通、共享的作用,医院的流程才会变得复杂又重复。因此,中间件向应用方向延伸也是大势所趋。至于生存空间的问题,每个企业都不能包揽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平台厂商仍需与应用软件开发商大力合作。
采访手记
从刘教授到刘总
尽管目前的身份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刘江宁的身上还是有多年科研工作留下的深刻烙印。他不会夸夸其谈地讲企业愿景,也不会把SOA等一堆新鲜的名词概念挂在嘴边,他所关心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产品与市场。
刘江宁戏称自己是湖南长沙人。他生在湖北,长在湖北,却在长沙求学并工作了20多年。
1982年到1989 年,他在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进行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领域的研究。从1989年到2002 年,他又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从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分布对象技术研究。2002年,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公司在湖南长沙成立分公司,之前就参与了中创中间件研发工作的刘江宁进入公司,从此,“刘教授”变身为“刘总”。
刘江宁最早接触中间件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是承担一个国家863的项目。他还记得,国内中间件的概念是在1997年兴起的。当时,《计算机世界》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中间件的研讨会,并在会后出了一本专刊,专门介绍多层技术架构、中间件及其应用、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刘江宁回忆说,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中间件。10多年过去了,《计算机世界》仍然坚持关注中国IT产业,中创也仍然执着于中间件的市场。中创中间件年均30%的增长速度、中国行业信息化市场的广阔空间,让刘江宁看到了国产中间件发展的春天。(文/陈淑娟)
总裁感悟
为国产而骄傲
不久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创中间件的InforGuard网页防篡改产品被应用到全国人大信息中心的网站中,为网站的新闻发布与网页信息防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能够为国家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很自豪。
中创中间件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for系列中间件产品,不仅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中国软件二十年最具应用价值的软件产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软件行业中间件信赖产品”,也在政府、金融、交通、能源、电信、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过百亿元。
在最新技术的跟踪上,国产中间件也并不落后。拿最近几年热炒的SOA概念来说,中创中间件依托18年的应用开发背景和大型项目经验以及对中间件技术发展方向的敏锐嗅觉,在2007年就推出了第一个国产中间件集成化套件产品InforSuite,这个平台提供了快速而成功地实现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法,只要通过适当组装,就可以适用于各种企业应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应用InforSuite的不同组件,并且可以基于InforSuite扩展开发适用于自身的业务构件。
我也特别欣慰地看到,中创中间件Infor系列产品在当前的信息整合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