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文引线,多角度实践

2009-07-30赵玉萍

文教资料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百合花多角度

赵玉萍

摘要:文学评论是高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文作者通过多角度定题立意、多角度示范剖析两个步骤进行,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评论之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评论定题立意剖析示范

文学评论是高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对评论对象作出公正评价,又要抓住规律性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升华。学生初写文学评论,往往对此感到深不可测,宛如仰望空中金碧辉煌的宫殿,可见而不能入门。许多写作教材则往往侧重于文学评论的性质、任务、要求等基础知识和理论原则,而忽略具体写作方法。但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却正是有范文示导的、能有效指导写作实践的具体方法。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神秘感,将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实在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能动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为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评论之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在精讲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范文示导、树立目标、多角度设计定题进行评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是从以下两个步骤着手进行的:

一、多角度定题立意

首先让学生阅读范文、提出问题。如作品选择了什么材料、塑造了什么形象、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对塑造形象起什么作用。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对他们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主旨,炼意有何匠心,艺术构思有何独到之处,表现方法有何特色,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作品的出现有何意义。社会效果如何,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定向重点思考,带着问题剖析作品,以达到对作品有一定认识的目的,再引导学生多角度定题立意。如《百合花》可以从以下角度定题立意:

1一曲纯洁的感情颂歌

——评《百合花》取材和提炼的匠心

2反复渲染,突出形象

——谈《百合花》特写镜头的艺术魅力

3细腻的描写,巧妙的叙述

——浅议《百合花》表达方式与人物塑造之关系

4生动的细节,传神的笔调

——试评《百合花》的细节描写

5相形互见,相得益彰

——试谈《百合花》的对比衬托手法

6战地黄花分外香

——略议《百合花》的环境描写

7真善美的颂歌

——简析《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8百花园中的奇葩,艺术海洋的珍珠

——漫谈《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9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琐议《百合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10细腻的心理描写,丰富的精神世界

——评析《百合花》中的通讯员形象

11温柔的笑容。纯朴的感情

——简议《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形象

12清新俊逸。百谈不厌

——充分体现茹志娟艺术风格的《百合花》

13《百合花》语言艺术之我见

14探究《百合花》的现实意义

这样多角度定题立意、剖析引导,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一是把他们望而生畏的抽象理论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消除他们对文学评论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二是使他们初步学会阅读和剖析作品的方法。明白该抓哪些要素,为什么抓这些要素,如何抓。三是使他们懂得如何定题,从哪些方面考虑定题。只要这样结合两三篇范文进行多角度定题立意,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具体方法,领悟其中奥秘。

二、多角度剖析示范

仅仅完成了第一步骤还不够。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学评论,教师还需要对每个角度的论题加以适当解释,通过示范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心中有谱、思路清晰、笔下井然。笔者以对《孔乙己》的评论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论题之一:

封建社会的缩影,世态炎凉的折光

——浅议《孔乙己》的环境描写

剖析示范:恩格斯在评论《城市姑娘》时强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先生为塑造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一个典型环境——咸亨酒店。它实际上是当时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冷酷的人际关系、尖锐的阶级对立、尔虞我诈的虚伪作风、畏强凌弱的势利观念等,无一不在这小小的酒店得到充分的反映。作者把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放到这个典型环境中。使人物的典型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突出的表现。这个环境之所以典型。一是便于表现孔乙己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虽然穷困潦倒到濒于乞讨的地步,但一旦有了几个可怜的钱,就要到酒店来喝酒,其至有时身无分文赊帐也要喝,可以说,只有酒店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不良习惯。二是酒店作为各阶层人士的云集地,可以充分展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反映当时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三是由于酒店乃四海聚会之处,信息量大,信息传播迅速,孔乙已一生的情况,只有通过洒客的谈论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便于多侧面、立体化地塑造人物形象。四是通过酒店表现人物悲剧结局,既省去了许多更换场面的笔墨,使作品紧紧凝炼,又使人物性格得到集中表现。

论题之二:

生动的细节,传神的语言

——评孔乙己个性化的言行

剖析示范: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主旨的。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注意通过人物言行的剖析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作品中人物的言行,无一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孔乙已的一言一行,都是“孔乙己”式的,都涂着浓厚的孔乙己个性色彩。如到酒店买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的那种装摸作样的炫耀行为;山穷水尽时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给赶热闹的孩子茴香豆吃。又着慌地伸开五指罩住碟子的动作,以及“多乎哉?不多也”的语言等,真是活灵活现。还有争辩“窃书不算偷”、“君子固穷”等也都是个性化的,只有孔乙己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像小孩子吃茴香豆的细节,既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又表现了他的善良、热情和天真可笑,从而丰富了人物的个性内涵,增加了人物形象的色彩层次。孔乙己之所以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正是得力于这些生动传神的语言和细节。

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还应兼顾其他几个方面: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条件,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失之片面: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整体艺术构思:要抓住形象特点,哪方面突出就分析哪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分析其思想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等等。

教师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或写成示范文章,让学生有所依傍,有所仿效,不至于歧路彷徨,无所适从。

教师在解释示范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要强调理论的指导意义,以马列文论等经典为指导,正确引用各流派、各名家的观点,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要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如对《独具匠心的高超艺术——试论(孔乙己)的艺术构思》这个题中的“构思”这一概念,学生就不一定完全理解,教师就要加以解释,使学生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分析

评论作品的艺术构思,是指分析评论作者如何从题材中提炼主旨,怎样寻求完美地表现主旨的最恰当的形式、艺术构思涉及各个方面,不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及结构的安排,而且包括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及运用联想荡、象征、衬托、夸张、比喻、讽刺等塑造形象的手法等。这样的解释,才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

第三,解释时要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既要紧扣作品,用叙述来介绍作品的有关内容,又要通过议论就论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叙述是议论的基础,离开叙述的议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议论是叙述的开掘,缺少议论的叙述,必然流于平庸肤浅。只有二者有机结合,解释才能有内容、有深度,从而真正对学生写作有启发示范作用。

教师在解释中还要讲清楚内容与形式、人物与主旨、肖像描写与人物性格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定题立意、选取那些论据、怎样去论证自己的见解等。

总之,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训练,要在讲清讲深写作理论基础上,与实践密切结合,抓住两大步骤中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向学生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强调反复阅读和研究范文,这是评论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因为恩格斯对拉萨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曾先后读了至少四遍,作了深入研究,所以才能够“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列宁在谈他评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时说:“我在一个夏天把《怎么办》读了五遍,每次都在作品里发现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由此可见阅读作品的重要作用。

阅读作品要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重点部分要细读、精读、反复读,潜心领会,从中发现问题,把握特点,用心体验。

第二,要强调把自己的感情推上去,用心灵去感应。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写文章需要激情,写山“情满于山”、绘海“意溢于海”,读文学作品也需要激情,需要心灵的参与,才能进入角色,进人意境,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发现。因此要写好文学评论,必须有激情,让激情贯穿于阅读、研究、构思、行文的整个过程之中。

第三,要强调找准立论的角度。一篇作品可以从十几个角度乃至几十个角度立论。但是对每一个文学评论写作者来说,最佳角度只有一两个,因为这是由评论者的知识储备、资料积累、个人情趣、独特的感受等方面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自己最拿手、最能展开的角度去立论。

列宁在谈到文学事业的特点时曾说:“最不能作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文学评论的写作,同样不能人云亦云,而需要有个人的爱好与创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每个文学评论者都要善于写出自己眼中的“这一个”,善于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属于自己的立论角度。

第四,要强调文学评论结构的安排。结构不仅是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问题,而且是主观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问题。因此文学评论要注意结构的安排,要服从主旨需求,做到写作者主观认识过程与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统一。安排结构还要注意基本观点与从属观点之间的联系、各从属观点之间的联系、材料与现点及各材料之间的联系等。只有综合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统筹安排,才能加强文学评论文章的逻辑性。

第五,要强调文学评论文章中有必要的理论升华。文学评论不是对作品进行的简单肢解、注释或零散材料、肤浅认识的堆积,而应以马列文论为指导。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纳提炼,从而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文学评论中理论的升华并非像有些学生所认识的那样,只是引用一些名家名言,而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对具体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纳提炼,使之既有效地证实自己的观点,又能揭示问题的实质和意义,揭示事物的内外联系:其次要恰当引用马列文论中有关理论为依据来深化论题,增强力度;最后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事实材料为基础,以理论材料为指导,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严密的论证,揭示出“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如果学生能有意识地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就一定能写出既不流于平庸肤浅,又具有一定理论性和美学价值的评论文章。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百合花多角度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百合花
一朵百合花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百合花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