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若干问题
2009-07-30柏晶
柏 晶
摘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问题,女童就学难的问题。以及“择校”行为中的公平问题比较突出。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外部原因,以及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政策等内部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内涵三大表现原因
一、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的统一是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通常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是: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相同量与质的教育;不论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和个人条件,每位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教育的结果相同。但是,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别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社会成员个体的遗传差异也不可能回避,因此教育结果的相同更是不可能的。教育公平只是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社会相对公平的一部分,过分强调“公平”实际上并不现实。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即对优先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使适龄儿童都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教育机会不均等则是指由于诸如城乡差别、性别差别、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状况等社会差异导致的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长期以来,教育面前机会均等始终没有被视为教育自身的目的,而被看成是走向社会平等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阶段。各国教育情况均带有自身的国情色彩,而社会差异等因素对教育机会均等都会产生限制作用,在我国,社会差异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差异、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等几个方面。
二、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三大主要表现
(一)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别——农村教育。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由于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及文化教育基础上的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教育机会上的差异经过50年的努力,虽然呈缩小趋势,但仍然不容忽视。
1城乡教育的入学机会仍不均等。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政府有义务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在校舍、办学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实现相对均衡的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方面并没有付诸实施。这就导致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大大低于城市标准,并且这种入学率的城乡差异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2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师资等方面不均等。以重点中学为例,重点学校一般都设在城市或城镇。重点学校是具有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所以在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经费安排等方面均较一般学校优越,教育质量也较高。但是在农村地区很少有重点中学,其办学的各项条件从总体上看显然不能和城市相比,而且在师资配备上有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倾向,从学历上讲,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的达标率也远远低于城市。
(二)教育机会的性别差异——女童教育。
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女童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童,女童就学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女童受教育机会与男童相比虽然差别不大,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因性施教,使教育适应女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其学习质量,促进女童实现学业成就的机会均等也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女童就学难,首先表现在入学率低,辍学率高上。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西北、西南地区的很多地方女童入学率还不到50%,辍学率极高,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女生人数逐渐减少,巩固率仅为10%左右。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对女童施加的心理影响和期望不同于男童。女童学业成功的机会低于男童。人们常常赋予男生进取的角色,把他们与事业、成就和理性联系起来,期待他们担任工具性职业;而对于女生,则赋予她们保守的角色,把她们与家庭、生活和情感联系起来。期望她们从事表意性职业。在教育活动中女生缺少话语权,歧视女生现象严重,使就学与就业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受传统观念和宗教习俗的影响。更加不利于女童受教育。
(三)教育机会的校际差别——择校现象。
“择校”就是家长愿意以较高的经济代价,去换取子女入公办重点中小学就读机会的教育选择行为。在教育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择校现象,体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接受教育的服务者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质量学校的教育选择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多地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潜能与机会。在我国,60%以上的学校是农村学校,全国省、市一级学校数仅占1%-2%。以前“重点学校政策”的推行,导致校际差距太大,产生了一大批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择校”行为的出现,形成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目标的争议,造成学生从一入学校开始,就不得不接受教育质量机会不均等这一事实。
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落后及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形成巨大的地区差异。
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例如,“择校”似表面来看是源于教育发展不均衡,但从根本上讲,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具体来讲,首先是国民素质提高,教育意识觉醒,人们意识到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能够增强劳动能力,有助于寻找到满意的职业,提高经济收入;其次,由于重点中小学的建设强调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优先发展,越是条件较好的学校越是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的很大差异,从而形成巨大的地区差异。
(二)文化因素中封建思想、旧风陋习等是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的障碍。
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积淀的主要糟粕。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轻视女性的思想仍大有市场。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早婚早育的愚昧风俗严重影响了女童的受教育权利。相当一部分家庭女孩因在家带弟妹,做家务,以致失学;当家庭经济窘迫时。首先失学的便是女孩:即使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支持女孩接受中等以上教育。家长对女孩的教育期望普遍不高,这类现象在城市亦不鲜见,这些都造成女孩的受教育机会大大少于男孩。
(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政策等制度因素,加剧了现实中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变,而且近些年还在人为地扩大。长期以来,教育政策中存在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作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趋向,造成了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则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人为地形成了一批“薄弱学校”。
(四)教育制度本身及教育腐败也存在众多阻碍机会均等的因素。
比如,教育结构的单一化(尤其是中等教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生活,特别是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抑制了人们受教育的热情;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相当多的学生带着失败者的心态离开了学校。
另外,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仍属于稀缺性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易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扰。同时,在教育领域内部分引进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出现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考试制度,败坏了学校作为社会文明标尺的形象,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
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它对于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促进社会民主进步、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教育公平应着眼于现实,在使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提高质量的同时进行,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当然,从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完善来推动机会均等的进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制度化教育是一种英才的筛选制度。只有打破这种体制,建立起符合学习化社会要求的终身教育体制,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实现相对来说更广泛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