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合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

2009-07-29王卫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性校企实训

王卫东

摘 要: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培养大量的应用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普及包括数控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重任,但是事实证明,仅靠学校一家的力量无法完成这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必须长期有效地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才能更好地完成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成果

1 成果的核心内容和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1 成果的核心内容

本项目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校办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论述了通过校企合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最后对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理性思考: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道路,使学院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形成“六个结合,六个促进”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学院在三年的时间内无论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培训及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得到了空前发展。

1.2 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使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了行业、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的共识和互动。使校企合作成为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行为。形成了“六个结合,六个促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对校企合作的外部条件、内部动力、合作内容、结合点、合作形式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职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校企联合的办学机制;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校企联合办学的资金筹措;人才培养的模式

研究方法:

调查法:用设计好的调查表格进行调查。参与型:让教师和学生实际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从中找出教学和实际中的共性和联系。数学模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模型进行具体的分析。

经验总结:本阶段主要总结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和企业之间结合的可操作性。

3 教育教学方案(六个结合、六个促进)

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相结合,促进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提高;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促进实训基地实践环境和技术含量的提高;

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产学合作途径的畅通;

校企合作与行业人力资源相结合,促进校企双赢。

4 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4.1 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

4.1.1 成立有企业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成立实训、培训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指导学生实训及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院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审定及具体教学工作,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听取和接受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构建各专业培养目标。

4.1.2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完备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开辟实习实训空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冲破了原有单一产品的局面,向多种产品和高新技术领域拓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些企业的一线人员以往大多来自技校、职高、中专,其知识结构难以胜任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市场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学院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在这些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培养,最后一年由这些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并在这些企业实习实训。由于是校、企双方强强合作,专业获得了较强支撑,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接近企业的要求,学生在这些企业实习期间就能顶岗工作,毕业后,直接安排其就业。

4.1.3 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人事调动,直接引进了3位具有现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一线。

那些从高校毕业直接进校的教师,一是派到专业对口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二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直接参与生产和教学指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三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开发。此外,还从相关企业长年聘请了20多位兼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4.1.4 产学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三结合,“教材、车间、产品”三结合,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传统教法,实行“理论、实验、实习”一体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1.5 抓产品开发,拓宽校办产业发展领域。组织教师与校办企业联合攻关。鼓励教师到企业承担横向科研课题。促成了与其在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的交流。

突出规模效益,增强校办产业发展能力。校办产业除对学生实习外,还对外开放,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增加我学院的经济收入。

4.1.6 多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工作在一线,很多成长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很多人走上了领导岗位。

4.2 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4.2.1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职业培训上台阶。为行业、企业培训各类员工年均3700人次,三年累计11900人次,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2.2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上台阶。

4.2.3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学院校办产业大发展,三年产值翻番,达到700万元,实现利润翻两番,达到70万元。

4.2.4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学院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道路,多次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院召开。

4.2.5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课程建设上台阶,共计编写专业教材7本,公开出版发行2本。

4.2.6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技术开发等十余项项,物流师、工程师、会计师等双师型教师26人,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5 创新点

5.1 通过实践,本课题旗帜鲜明地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学院才有自身发展的生命力。

5.2 本课题提出要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必须解决好“行业、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共识和互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切入点;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主要原则;学校、企业互利互惠及政府导向、舆论支持”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5.3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道路,使学院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形成“六个结合,六个促进”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5.4 本项目还探讨了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行业办学模式、校办产业模式、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教学——生产结合模式、科研——生产模式、教学——科研模式、松散型的合作形式。对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应用性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