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2009-07-29孙茂贵鲁飞徐先祥
孙茂贵 鲁 飞 徐先祥
摘要总结了沿淮地区小麦半精量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沿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79-01
过去广大农民播种耕种大多采用“大肥大水大播量”的传统栽培技术,这种耕种方式浪费资源,同时还可能造成小麦倒伏减产。半精量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足肥足水小播量”的实用栽培技术,不但可以节省耕种成本,还可以增加小麦产量。笔者根据多年来所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项目的实践经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适用范围
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适用于沿淮地区排灌方便的中等以上肥力水平的地块。
2播前准备
2.1选地
一般选择排灌方便、能适时收割前茬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地力较好、盐碱危害较轻的旱茬地。
2.2整地施肥
严把整地质量关。播前整好地,耕深在20cm以上,做到土块细碎、上虚下实、田面平整。墒沟、腰沟、田边沟三沟配套,沟沟相通,排水有出口。小麦属于旱作物,雨后若排水不畅,处于渍水状态,易发生渍害、烂根、发病、死苗等危害。因此,麦地的三沟清理非常重要,应引起广大农民重视。播前结合整地施优质农家肥30.0~37.5t/hm2、45%三元素(N∶P∶K=15∶15∶15)优质复合肥525~600kg/hm2、尿素225~30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
2.3品种选择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在沿淮地区适宜选择高产优质、分蘖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如烟农19和泛麦5号等。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籽粒饱满、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超过13%的良种。近几年的推广种植已经证明了以上2个品种具有产量高和品质好的特点。
2.4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危害,确保一播全苗,用50%辛硫磷乳油100~170mL,对水5~8kg,拌麦种50kg,可有效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3播种
采用机械化均匀条播,行距控制在20cm以上,深度5~7cm。适宜播种期在10月5~25日,最适播种期10月10~20日。播种量为105~135kg/hm2,基本苗控制在225~270万根/hm2。力求达到冬前茎蘖数在900~1 050万个/hm2,返青后最高茎蘖数在1 200~1 350万个/hm2,最后有效穗达到660万穗/hm2,力争产量突破8 250~9 000kg/hm2。一般在整地后1~2d及时抢墒播种,播种后及时耙耱保墒。做到行直、落籽均匀,防止漏播和拥挤现象。
4田间管理
对断垄缺苗严重的要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力争全苗。开春后如果茎蘖数在1 050~1 200万个/hm2、单株带蘖4~5个的一类苗可以不追返青肥,应在3月上中旬重施拔节肥,施尿素150~225kg/hm2,主攻大穗。对于茎蘖数900~1 050万个/hm2的二类苗可在返青期施尿素75~90kg/hm2。氮肥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6∶4。最后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阶段做好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3.0kg/hm2和尿素7.5 kg/hm2对水450~600kg于晴天的下午喷雾,防止早衰,增加千粒重。
5病虫草害防治
在秋季小麦3~4片叶时,即在11月中下旬做好秋季化学除草工作,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防治麦田单双子叶杂草,并结合防治小麦红蜘蛛。翌年小麦返青后,要及时做好化学除草的补治工作,坚决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和争肥的现象。同时要加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吸浆虫和粘虫的预测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剂750~900mL/hm2对水450~600kg于露水干后喷雾。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吸浆虫可用40%的多菌灵悬浮剂1.5kg/hm2加80%敌敌畏乳油1 200~1 500mL/hm2对水450~600kg于露水干后喷雾。
6适时收获
由于小麦有后熟的特性,因此小麦达到8成熟后即可收割,也就是在小麦蜡熟以后就要及时收割,以确保做到丰产丰收。
7参考文献
[1] 祝祥圣,李登权,卢士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66.
[2] 缑国华,刘广军,徐中义,等.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227.
[3] 范秀华.旱地夏播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70,78.
[4] 邢广余.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2):60-61.
[5] 刘敬宗,杨义军.小麦优质丰产配套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0(9):13.
[6] 马连章,梅成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