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7-29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孙红芹 单忠德 万林生

摘要介绍了杂交油菜油杂1号的选育、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早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72-02

盐油杂1号(原名称为盐杂7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育成的优质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母本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1A,父本为盐恢DY076。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双低、含油率高、抗病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恢复度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苏审油200802),2008年8月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080407.3。该组合适宜在江苏省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1选育

1.1不育系的选育

不育系“盐1A”及相应保持系“盐1B”(亦可写成不育系“Y1A”、保持系“Y1B”)由不育系“A15”及相应保持系“B15”经双低品质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0年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5及相应保持系B15(东台市农科所育成)的繁殖田中,选择具有保持系典型特征的父本100株套袋自交,并取粉与不育系行中的不育株成对手工杂交,并套袋隔离;成熟时分株收获,室内对父母本种子进行芥酸、硫甙测定,淘汰芥酸>1%、硫甙>40μmoL/g的单株,将芥酸<1%、硫甙<40 μmoL/g的单株(父本当选70株,母本当选30株)分别混合后繁殖,并在以后的每一个繁殖世代,均对父母本进行品质测定,选择优质单株混合后作为下一繁殖世代的亲本。为区别于品质测定不严格的A15和B15,将严格品质测定后的父母本取名为“盐1A”和“盐1B”。

1.2恢复系的选育

恢复系DY076系“宁杂3号”为母本,“荣选”ד淮油16”为父本于1997年春杂交,后经连续自交、测恢选育而成。“宁杂3号”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组合;“荣选”为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低芥酸油菜品种。“淮油16”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同期播种条件下,父本DY076初花期早于母本盐1A 5d左右,植株高度父本高于母本20~30cm。

1.3组合选配过程

2002年春,用低芥酸、低硫甙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1A作母本,同期育成的优质恢复系DY076为父本,手工配制杂交种,同年秋播进入鉴定圃并进行亲本的隔离繁殖,翌年秋播开始进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表现产量突出,综合性状好。2004年推荐进入省级预备试验,至2008年,完成全部试验,通过审定。其选育过程见图1。

2产量表现

盐油杂1号在2004~2005年度的江苏省预试中,7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 990.4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3.81%。2005~2007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2005~2006年度平均产量2 691.0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6.2%,达极显著;2006~2007年度平均产量3 282.0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7.5%,达极显著。2007~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20.0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12.8%。

3特征特性

3.1品质性状

经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品质测定,省区试2年平均结果: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22.5μmoL/g饼粉,含油率41.2%。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检测,盐油杂1号杂种F1种子(2007年10月检测)芥酸含量为0.0%,商品菜籽(2008年7月检测)含油量43.35%,硫甙含量22.97μmoL/g饼粉,对照秦优7号分别为43.0%和24.82μmoL/g饼粉。

3.2农艺性状

子叶肾脏形,叶片宽大,叶柄较长,叶缘锯齿,叶色深葱绿,幼苗生长势强,越冬半直立。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154cm,分枝点高27cm,主轴长度62cm,一次分枝9.1个,二次分枝10.6个,单株有效角果441个,每角22.1粒,千粒重4.11g,恢复株率96.0%。

3.3生育特性

盐油杂1号为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43.2d,与对照秦优7号相当。在长江下游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种植,全生育期225~246d,平均236d,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0.6d,属中熟类型。全生育期一致性好。

3.4抗性性状

盐油杂1号分枝节位较低,成熟时下部老叶脱落较早,茎杆木质化程度高,坚硬不倒伏,具有较强的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在省区域试验中,由各试点调查的菌核病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值,盐油杂1号与对照秦优7号的抗病能力相当。菌核病发病率16.5%、病指11.8,冻害率60.6%、冻指31.1,抗倒性中上。据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油菜病害与抗病基因组学课题组(武汉)对2007~2008年度参试品种在人工病圃进行的菌核病抗性鉴定结果:盐油杂1号的发病率均值为17.02%、RRI值(根据病情指数计算的相对抗性指数)为-0.57,略好于对照秦优7号和抗病对照中油821;对照秦优7号发病率均值和RRI值分别为20.83%和-0.32;抗病对照中油821发病率均值和RRI值分别为26.61%和0。三者差异不显著,同属于低抗类型。

4高产栽培技术

4.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育苗移栽播种期,苏北地区9月15日左右,苏中地区9月20日左右,苏南地区9月25日左右为宜。育苗移栽苗床播种量6.0~7.5kg/hm2,秧龄35d左右,不超过40d,三叶期施用多效唑750g/hm2。直播栽培时,播期相应推迟10d左右。

4.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苏北及苏中地区适宜移栽期10月下旬,苏南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矮壮苗早栽的密度以12万株/hm2为宜;一般秧苗移栽密度以13.5~15.0万株/hm2为宜。栽大苗,不栽小脚苗。

4.3肥水管理

遵循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必施硼肥的原则,氮肥施用:基肥、苗肥、薹肥的比例为5∶3∶2,磷钾硼肥一次底施。施肥量:氮 225~300kg/hm2,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硼肥15kg/hm2。移栽前田内开好三沟,栽后及时清理沟渠,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

4.4加强病虫害防治

重点是在苗期防治蚜虫、菜青虫。初花期和盛花期防治菌核病。

4.5适时收获

盐油杂1号落粒性好,充分成熟时,角果会自然爆裂。适宜收获期是全田75%左右角果呈现淡黄色、主轴中下部角果籽粒呈现褐色时。

5参考文献

[1] 张琼瑛.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上)[J].湖南农业,2007(9):12.

[2] 闫子新.油菜的省工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6(9):21,27.

[3] 潭家如.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9):36.

[4] 敖礼林,何小龙.优质高产油菜保纯保优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8):29.

[5] 吴中华,林昌明,王建华,等.双低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4(3):55.

[6] 罗香菜.油菜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S1):86-87.

猜你喜欢

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