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036水稻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09-07-29程灵龙王文胜
程灵龙 王文胜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最新审定水稻品种两优036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两优036;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肥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9-01
两优036(03S×安选6号)系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已通过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皖稻2008007)等4省审定。表现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米质好。适宜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以外区域推广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该品种芽鞘绿色,叶鞘(基部)绿色,叶片浓绿色。茎秆基部包茎节,茎秆节绿色,茎秆节间秆黄色,剑叶较窄、直立,主茎叶数18片左右,花药饱满、黄色,柱头无色,长穗,穗下垂,二次枝梗多,颖壳茸毛少,颖尖黄色,顶端少有短芒,护颖白色,谷粒长形。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产量8 745kg/hm2,较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10%(极显著);2007年区试产量9 4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5%,2年区试平均产量9 10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2%。在安徽省天长、霍邱等地试种,最高产量可达11.25t/hm2。株高124 cm,有效穗数240万穗/hm2左右,主穗总粒数3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g左右,全生育期在安徽省平均138d左右,比对照迟熟5d左右。米质特优,糙米率79.4%,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9%,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24%,垩白度2.7%,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5.22%,胶稠度66mm,多项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米晶莹透明,米饭香软可口,深受大米加工企业的青睐,稻谷价格高,是发展订单农业的主推品种。茎杆粗壮,抗倒性强,适合机械化收割;抗高温、耐低温能力强;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能力比对照好,适应性更广。
2高产栽培技术
2.1浸种催芽
要做好种子消毒及控制,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先用清水选种,浮去空瘪粒和病粒。用(清)活水浸种8h(气温高时6h,气温低时10h),约10h后,用1g强氯精(40%三氯异氰尿酸)配0.5kg水浸种10~12h(每5g可处理稻种1.5kg),然后注意淘洗和用清水洗净药剂,种子捞起洗净后放入箩筐或透气性好的麻袋保温催芽,待种子破胸后(约24h)摊匀炼芽;气温高时,采用浸种后捞起自然催芽至露白即可播种,防止高温烧芽,如有异味要及时淘洗,重新催芽,种壳发白时要用清水淋种,大量露白后炼芽6h即可播种。
2.2适时播种
安徽省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最迟不能迟于5月15日,此时播种育秧,气温较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烂芽、烂秧等现象,山区可提早到4月20日播种,宜采用旱育薄膜覆盖育秧,提高耐寒能力。水稻具有感温性和感光性,最佳播种期的确定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核心,使该品种各个生育阶段都能处于一个最佳的或相对适宜的环境,能趋利避害,尽可能避开穗期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危害。
2.3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
稀播、匀播和化控是培育多蘖壮秧的基本条件。秧田播量不超过187.5kg/hm2,做到按畦定量播种。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期喷多效唑促蘖,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喷前排干田水,喷后1~2d上水。争取秧苗带蘖2~3个。栽22.5~27.0万穴/hm2,每穴1~2粒谷苗,保证基本苗120~150万根/hm2。
2.4合理施肥
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合理营养。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巧施壮籽肥。总施肥量约是:有机肥15t/hm2或饼肥1 500kg/hm2,尿素42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300kg/hm2。其中基肥施尿素240kg/hm2,氯化钾180kg/hm2,有机肥及磷肥全作基肥,将所需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均匀施到田中,再耕翻整地,使全耕作层均有肥料。施肥前期以促为主,为穗大穗多奠定基础;中期适当控制,在控制的基础上施好保花肥,保证后期物质运转良好,提高结实率。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5%~70%,分蘖肥约占25%,穗粒肥只占5%~10%。该品种有二次灌浆的特性,为了提高弱势花的结实率和粒重,抽穗后可酌情补施粒肥或叶面喷肥。
2.5科学管水
浅水栽插,栽后5~7d自然落干,这样基肥不易流失,土壤水气比较协调。落干时结合追肥除草,晾田1~2d,再灌3cm(寸水)左右浅水。栽后20~25d,当全田茎蘖数达预定80%时,及时开沟排水晒田,“苗到不等时”拔节期前后 “时到不等苗”,分次晒田为好。第1次晒至田边开小裂,人站田面不陷脚,再灌上浅水,自然落干(相隔2~3d)再晒,反复几次,直至分蘖不再上升,做到“清水硬板”。为了保证晒田时全田土壤水分均一,保证晒田质量,必须开沟,除田边开沟外,必要时田中间(特别是湖田)可开“十”字沟。孕穗至扬花期灌深水,直到成熟收割前7d左右断水,后期断水不可过早。
2.6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飞虱,近年来大螟为害
上升。纹枯病和穗期病害可用复配农药20%多·井·唑1.5 kg/hm2对水600~750kg喷雾兼治。二化螟年发生2~3代,1代危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2代在7月中下旬,3代在9月中旬。三化螟年发生3代,1~2代轻发,3代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集中危害迟熟中稻。在6月底至7月初防治1次2代大螟,可用5%锐劲特450~750mL/hm2对水600~750kg喷雾,大螟要加20%三唑磷1 500mL/hm2左右混用。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均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主害代为四(2)代和五(3)代,发生期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中旬。褐飞虱主害代为五(3)代和六(4)代,发生期分别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稻飞虱可用25%扑虱灵1.2~1.5 kg/hm2或10%吡虫啉450~750g/hm2对水600~750kg喷水稻中下部。稻纵卷叶螟可用阿维菌素、杀虫单等防治。安徽省虫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具体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及时抓好各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