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油菜黔油20号适宜密度试验研究

2009-07-29卫光伟钟永先张元琴肖本燕吴庆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经济性状密度产量

卫光伟 钟永先 张元琴 肖本燕 吴庆丽

摘要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杂交油菜黔油20号在贵州省遵义县海拔900m地区的最佳群体结构,试验表明,不同移栽密度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移栽9.0~10.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625~2 970kg/hm2

关键词黔油20号;密度;产量;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42-01

黔油2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苗期长势较强,生长整齐一致,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开花集中,营养生长期长,不易早薹早花。直播生育期210d左右,育苗移栽235d左右,较对照油研7号晚熟1~2d。植株高度190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400个左右,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4.5g。综合性状好,抗倒、耐旱、耐湿,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较强,亲本芥酸<1%,硫甙含量<30μm/g,含油量40%。2001~2003年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1、第2位,平均产量2 267.4 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8.65%),最高产量2 941.65kg/hm2。较对照增产点占总试点的75%,其中比对照增产≥8%的试点占总试点的62.5%。现将其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黔油20号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提供。试验于2008年在遵义县三合镇进行,海拔900m,阳光充足,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移栽前用耕牛耕地1次,人工整地1次。试验设计5个不同密度处理,分别为:6.0万株/hm2(A)、7.5万株/hm2(B)、9.0万株/hm2(C)、10.5万株/hm2(D)、12.0万株/hm2(E)。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试验四周设置2m保护行,该试验所有处理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一致,用45%高效复合肥450kg/hm2于移栽时施用。11月15日用尿素150kg/hm2、钾肥150kg/hm2追第1次肥;1月10日用尿素150kg/hm2、钾肥75kg/hm2追第2次肥,并随即中耕除草培土上行。该试验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于9月15日育苗,10月25日移栽。苗床期防治病虫1次,移栽后防治病虫1次。

2结果与分析

2.1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处理C产量最高,达到2 970kg/hm2,居第1位;其次是处理D,达到2 625kg/hm2;第3位是处理B,为2 400kg/hm2;第4位是处理E,为2 370kg/h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A,为2 250kg/hm2。不难看出,黔油20号在遵义县海拔900m地区的最佳移栽密度为9.0~10.5万株/hm2,移栽密度过高过低产量都下降。

通过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由此说明,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密度和同一施肥水平下,要获得油菜高产,必须有一定的密度基础。

2.2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2可看出,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而后递减。以移栽9.0~10.5万株/hm2比较合理,单位面积上株、粒、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高,理论产量为3 075~3 225 kg/hm2,实际产量为2 625~2 970kg/hm2。其中以处理C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765.0个)、每角粒数最多(20.5粒)、千粒重最重(4.5g)、单株产量最重(41.5g)。

3结论

通过试验得出了油菜黔油20号在遵义县海拔900m地区移栽的最佳密度,以移栽9.0~10.5万株/hm2产量最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都优于其他移栽密度。建议在生产上黔油20号移栽9.0~10.5万株/hm2最好。

4参考文献

[1] 王伟.生态农业的希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2] 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经济性状密度产量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