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击发动作在射击科目中的要领与意义
2009-07-28刘冬梅
刘冬梅
摘 要:本文从两大方面研究、分析、说明了射击项目中手枪击发动作的规律、质量、保证条件以及击发动作的训练方法。采用类比、论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陈述击发动作在射击的基本动作中的主要地位和重要性。以辨证的观点表述分析了击发动作既是射击基本功动作的主要矛盾,又是所有射击动作的终结这一因果关系。
关键词:射击;击发动作;规律和训练方法;射击技术质量保障
前言:射击的基本功动作主要是据枪、瞄准、击发。据枪、瞄准、击发三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但是,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些基本动作,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关键呢?我认为击发是射击基本动作的主要矛盾。击发是所有射击动作的终结,击发所产生的发射效果,可以反映据枪、瞄准的正确与否。如果射手据枪、瞄准都好,但击发不正确,就会前功尽弃,不能打出理想成绩。因此,射击训练必须紧紧抓住击发这个关键环节。要研究击发动作的规律性,掌握良好的击发技巧,使射击成绩的提高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本文以手枪击发动作为例,对击发动作规律及训练方法进行一些论述。
1 击发动作的三要素。单纯的扣扳机动作谁都可以做,但是要求射手的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扣扳机必须在稳定的据枪和精确的瞄准两个背景下进行,才能使击发达到预期的效果-命中10环。分析这种扣压技艺的动作,我觉得有三个基本要素必须掌握:第一.预压。预压是扣响之前,把扳机虚火(俗称第一道火)和食指虚肉部分化下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压实。一般是扳机虚火可以压下。而食指虚肉不敢压实。虚肉的压实要靠食指处决来掌握。预压动作的两个“压实”做好了,可以保证最后的扣响时过程,及时响。预压动作是在椐枪逐渐稳定和瞄准和瞄准由概略到精确过程中进行的。即随着椐枪稳定初期到来,进入概略瞄准,食指即贴于扳机,随着稳定性逐渐提高,瞄准逐渐精确预压力量也逐渐加大,到枪支最稳定,瞄准最精确时,预压量要达到最大。第二食指单独用力。射手扣扳机时,必须做到食指单独用力,也就是说除食指屈肌用力以外,身体其他部分肌肉必须处于高度抑制状态。这是击发技术的精髓。这种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越好,表现的击发技术越高。这是平衡射手技术水平高低的根本点。有些射手稳定性和瞄准以至预压动作都没有多大问题,就是在击发时不能做到食指单独用力,在扣扳机时其他肌肉突然参与用力甩出远弹。第三.自然扣响。在扣响时要自然形成。扣响就是发射,此时食指用力方式至关重要。在抠响时射手要在预压基础上徐缓增加压力,在射手感觉上应是不大自然的,自然而然的形成击发。在扣响瞬间射手由于注视瞄准,往往为了捕捉时机而突然指挥食指用力扣压。这种突然增加的扣响意识会破坏兴奋和抑制的平衡,造成扣响的不自然,在发射瞬间改变枪支稳定规律,加大发射差角,使射弹偏向一边,预报不准确。
2 击发动作的保证条件。就击发动作本身而言,击发动作不是孤立的,要保证高质量的击发动作,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条件。
2.1 枪支的高度稳定。稳定性是全部射击过程的首要条件,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就不能。有从容正确的击发动作,出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稳定性好坏最容易直观,教练员往往根据射手稳定性好坏对射手能否取得好成绩做出判断。据枪稳定好为击发创造了最可靠的保证。这里所说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稳定之后就一直稳定下去不变,应该说稳定性实际上是保持最小晃动的时间。就是说射手本身掌握最小晃动持续时间最长稳定性越好。有些射手一次据枪稳定期可能有两次或三次,射手可以选出自己最好的稳定击发。稳定性的获得规律应是:稳身——稳神——稳枪。只有稳住身体、稳住精神才能最终稳住枪支。
大地生辉 11:36:26。取得稳定性不是目的,适时利用这种稳定完成击发才是目的。因此,判断射手成绩好坏因素时,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其是否适时利用稳定性完成击发。
2.2 心平气和的情绪。现代射击运动的高度发展证明,注意抓好心理训练,使射手在比赛中能很好的控制心理,做到心平气和的参加比赛,是保证射手发挥技术、保证击发质量的重要一环。过分紧张的情绪,不但影响枪支的稳定性,还使射手头脑失去正确的判断力,从而破坏自己平时已经养成的正确扣板机的动作规律。因为不平衡的心理,会打破兴奋和抵制平衡,使食指在扣板机时发生颤抖。
当然,由于比赛环境的影响,射手一点不紧张,心理一点不变化也是不可能的。有经验的射手对一定程度的紧张是不害怕的。他一方面做一些自我调节,自我暗示,使紧张的心情不致很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这种有限的紧张,促使自己精力集中,保证正确击发,打出比平时还要好的水平。有一名女子手枪选手在进行决赛时第七发打了一个7环,立时紧张起来,但她马上利用转移注意、自我暗示等方法控制过分紧张心情,使自己很快精力集中起来,后三发打了两个10环一个9环,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平静的心情是达到枪支稳定,顺利实施击发的心理保证。
2.3 击发意识的合理的分配。击发动作可以经过射手坚苦训练达到自如程度,但每一枪的击发行动,基本上是身手有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只是注意分配强弱不等而己。我认为平常所说的“有意识扣,无意识响”。射手在据枪初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据枪动作和稳枪上,随后就把注意力指向预压,随着稳定性的提高,注意力在由弱变强地转移到稳定的保持上,此时在板机上的意识应是微弱的,最后扣响时,在板机上的意识几乎没有,靠下意识扣响。射击过程是精密的协调运作,正像人在做某些动作时一样,有些动作是靠下意识完成的。如杂技演员走钢丝,手拿长杆晃来晃去保持平衡。此时,演员的注意力并不是始终注意到某一点上,而是不断转移着。同样,射手如果把注意力始终放在食指上,反而造成颤抖,不能做到自然扣响。
2.4 始终如一的扣板机机构。板机机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扣板机的动作,射手在扣板机时,虽然动作缓慢,但也很敏感。如果板机突然有了变化{如板机引力变化扣压距离增长或缩短}。造成扣板动力变形,对射手心理上产生不利影响,扰乱射手击发、注意分配规律,该扣响时响不了,或不该响时反而响了,使枪支稳定击发不能准确的配合。所以射手要及时发现并调整自己枪支板机的变化,以保证击发动作的动力定型。
3 击发动作的训练方法。前已论述击发是射击动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把击发动作的训练始终放在首要位置上,使击发的技艺和稳定性同步提高。一般说,射手稳定性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可达到较高水平,但击发动作的配合却不易始终保持协调统一。在通常情况下,击发训练是和据枪、瞄准揉合在一起进行的,但也可用一定时间进行击发动作专门练习,以增强射手正确击发动作概念的形成,进而使击发动作做到“有意识扣、无意识响”{即自然响}。针对击发动作不易直观的特点,我们的训练手段一般是在综合训练中突出对击发动作提出要求,并观察到的动作进行检查。如观察预压板机的动作;在扣响时观察枪的稳定性变化等。对击发专项训练时,我采取的方法。
3.1 纳入动作程序。按枪支稳定规律和注意力分配,转移规律,提出何时注意预压板机,何时注意保持,让自己有意按这种程序去做。这种办法通常夜训时进行。
3.2 默动训练。这种方法主要是训练稳、扣配合。方法也是在暗夜中(或闭上眼睛)据枪,自己默想着“枪稳了”,同时用意识指导食指做扣板机动作(包括预压),并且按照意识分配规律做想象性的稳、瞄、扣三者配合练习。这样做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击发动作概念。
3.3 预报登记法。方法是在空枪预习或实弹时对每一发射都进行先预报后登记,记录每一枪瞄准和击发情况,特别是登记自己在击发上的优缺点。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培养了自己击发感知能力,提高对击发的认知水平,确立正确的击发概念,提高瞄、扣配合的成功率。
3.4 强化意识训练法。射手常犯的毛病是预压不大胆或预压的不实不狠,怕走火。为了克服这一点,可以把板机加重一点,促使增强扣压板机的意识和力量,以利于培养击发意识的正确分配。这样方法通常在新手或打基础训练中,分阶段进行。但优秀射手及在比赛前至少半年左右(视射手的技术水平而定),就应该使用统一引力的板机,以便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势。
结论:
综上所诉,击发的动作是射击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要掌握好射击技术,最重要的是练好击发动作,使击发动作能和稳定性,瞄准准确配合。而练好击发,又必须加强心理训练,使射手在比赛中做到心平气和,从容自如。并培养射手具有沉着、冷静、顽强、坚毅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些优良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将有利于正确击发动作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