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筋混凝土斜坡屋面施工技术研究
2009-07-28刘道金
刘道金
摘 要:斜坡屋面结构的设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加靓丽的景观,但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施工探索,总结出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经验,在此浅析其斜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斜坡屋面;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住宅屋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斜坡屋面结构的设计。这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靓丽的景观,但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施工探索,总结出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经验,在此浅析其斜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仅供参考。
1 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
斜屋面模板搭设前必须先严格按图纸进行放样,施工中必须按设计标高及坡度准确放线,为此,首先要按设计标高确定顶脊的水平线,准确连接各点与檐口各设计点划出坡脊线,以此依次将各局部屋面的顶脊、坡脊、边脊线组合划出;其次,检查各顶脊位置平衡标高,调整各边脊均匀坡度,使斜屋面各脊线规整顺直。柱与斜梁的几何尺寸必须计算准确,柱梁的空间位置必须安装到位,以保证脊线平齐顺直,屋顶主脊、屋面斜脊和边脊与檐口交接角度准确。这样才能使屋顶造型立体观感得到良好体现。
由于斜屋面的支撑高度和结构层自重均高于各平面楼层结构的支撑高度和结构自重,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所用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要求模板支撑立柱及水平拉条要适当加密,水平大木楞应采用不小于截面规格50*100mm的松方木,支柱最好采用钢管,如采用圆木,其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且不得使用腐朽和有裂缝的圆木,支撑体系应进行必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复核,支柱的水平拉条必须增设一道,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2 钢筋工程安装
斜屋面的钢筋铺设绑扎安装要求采取稳固钢筋措施,无论单向双向配筋都极易滚动脱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一般采用铁钉固定即可。斜屋面钢筋必须全数绑扎牢固,对容易受到踩踏的局部板面应采取反十字扣双股扎牢。
为了确保钢筋受力性能的发挥,斜屋面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在15mm。对于板底钢筋,一般要求加垫水泥预制块将板底钢筋均匀垫起,但当垫块间距大于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控制在1米左右为好。
除了板面的负筋,由于现在推行在屋面板负 筋覆盖不到的区域中加设温度受力钢筋的设计要求,实际上在屋面板中形成双层双向钢筋。由于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为了确保上层钢筋安装准确且在施工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安装位置,必须要对双层筋或负筋部位加设铁马蹬或塑料垫块,防止其下陷和踩踏变形,保证上层钢筋位置正确,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要求铁马蹬或塑料垫块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6-8钢筋,其间距应控制在500-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
钢筋安装后必须注意保护,严禁混凝土浇筑人员直接在钢筋上行走操作,应搭设混凝土操作人员工作平台,且应注意避免施工机具直接冲击板面钢筋而造成其变形。
3 混凝土浇筑施工与养护
斜坡屋面混凝土一定要严格按质量检测部门事先确定的配合比施工。且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使其不超过允许偏差。混凝土施工吊运时,首先由檐口开始自下而上卸料,人工摊平,用小型振捣器自下而上振捣,应严防漏振和过振。还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混凝土厚度。斜屋面与屋脊交接处应浇筑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控制在R100-150mm为宜。这样既减少应力集中,又给卷材防水的铺设创造良好条件。
混凝土养护,因为斜坡屋面的排水能力强,屋面结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用湿麻袋或湿草袋将整个屋面复盖。浇水养护时间,对于硅酸盐水泥不少于7天。对于掺外加剂等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视混凝土的湿
润状况而定。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作业。
4 涂膜防水层施工及技术要点
涂膜防水层一般都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层。也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总的来说无论采用哪种防水材料,进场后一定要进行现场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功能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作业队伍一定要有施工资质,并做到持证上岗。涂膜防水施工时,应选择晴朗天气。禁止在雨雪天气和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施工。环境气温要求:溶剂型不低于-5℃,水溶型不低于+5℃。
涂膜防水层一般设计要求不得少于2mm,对屋面防水层则一般设计要求为3mm,涂刷涂膜防水层时,涂刷的顺序应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等细部后大面,而且每一道涂膜防水的涂刷顺序都应相互垂直。对檐沟、变形缝及分隔缝等关键部位,要按图集要求要增加一道增强涂布或玻璃丝布,特殊部位如阴阳角处先用水泥砂浆做成圆弧状,再做附加防水层。
涂刷涂膜防水层时要待前一层涂膜固化干燥后进行,并应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应踩踏,涂抹过程中要留出施工退路,或采用分区,分片后退法施工;在第一遍涂膜固化24小时后,应对涂膜层的空鼓、气孔、砂、卷进涂料的灰尘、涂层伤痕和固化不良等进行修补,而后涂刷第二遍涂层,涂刷方向与第一遍方向垂直,厚度控制在0.7mm左右,涂刷顺序同样要求先立面后平面。以后各遍涂膜都必须在前一遍涂膜固化24小时后再进行施工,厚度应控制在0.7mm左右,直至涂层总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人员、施工材料、机具对其造成损坏,从而形成防水层破损,最终影响防水效果。对于出屋面的各种管道及构筑物,其与屋面的交接处均应先用水泥砂浆做好弧角,并施工完附加层后再涂,且应做好防水层的反口和收口处理。
5 斜屋面平瓦的粘贴
平瓦进场后要进行检查,查看其出厂合格证和外观质量,并见证抽样送检。全部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铺瓦时从屋檐开始自下而上进行。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40mm。平瓦必须铺设平整、行列整齐,搭接紧密,檐口平直,色泽相同。平瓦与脊瓦及平瓦阴角等空隙处应用水泥砂浆填实压光。
6 收尾处理
斜坡屋面平瓦铺好后,应进行表面清理。将瓦面上的残留物擦洗干净。平瓦之间外露的砂浆缝必须用与屋面平瓦颜色相同的涂料涂刷两遍,以显出彩色屋面瓦应有的特色。
钢筋混凝土斜屋面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形式,在施工技术上比平屋面有一定的技术难点,在施工过程中,针对这些技术难点,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中认真加以实施,就能高质量地完成斜屋面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结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50009-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