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公路损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009-07-28李伟
李 伟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国、省干线公路网化改造也在加快实施。随着一大批高等级公路的相继开工建设,施工车辆给地方公路-主要是指公路部门列养的县乡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甚至是致命性的损坏。本文就县级公路的损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县乡公路;损坏;养护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建设高速公路的同时也对县乡公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施工车辆的频繁过往致使几条公路出现大面积、不同程度的坑塘、沉陷、翻浆等损害。这不仅给公路养护部门带来困难,而且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形成“建成一条路,坏了几条路”的现状。此类问题不解决好,必将对地方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1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造成县乡道路损坏的原因
1.1地理条件的影响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致使铺筑高等级公路所需的筑路材料如路基土、砂、石等材料绝大部分需要外购、外运,而且是远距离调运。而高等级公路在平面设计的选线、定线上,为了提高其车辆通行能力,防止公路街道化,又必须和城镇保持一定距离,这就使一部分高速公路辐射区域内的县乡公路成为其建设期间的施工便道。大吨位载重车辆和施工机械频繁过往的反复碾压,造成一些县乡公路不堪重负,毁坏严重。
1.2县乡公路自身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县乡公路都是解放初期或大跃进年代修建的低等级、低标准的砂石路面,少部分是20世纪80~90年代期间由当地交通主管部门采用民办公助或者多方出资以拼盘形式进行简单改造的简易油路,承受荷载和累计当量轴次都极低,承受不起大批量重载车辆的昼夜不停地反复碾压,造成损坏也是必然。
1.3工程施工对县乡公路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施工单位的运输车辆为了降低成本,普遍存在超载现象,这对砂石、简易沥青路面损害极大;履带式的施工机械在一些县乡公路上随意行走调动,致使一些县乡路面人为破坏;钻渣、弃土、弃料等建筑垃圾沿着县乡公路的路肩随意倾倒,造成路肩排水不畅,促使路面形成大面积坑塘、翻浆,进而导致行人和车辆都无法正常通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1.4县乡公路养护经费紧缺,坑塘得不到及时修补
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想依靠它修补县乡大面积的坑塘,或者安排其它大、中修项目,无疑是捉襟见肘、举步维艰。所以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间,因施工造成损坏的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想修补恢复路况、保持畅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对县乡公路的维护也很难顾及。这就势必造成工程建设中,县乡公路往往养护不及时、不到位,有的甚至失养,最终导致积重难返,出现断路,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产生不良影响。
2 县乡公路养护应采取的的措施
2.1 交通主管部门应把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对县乡公路的影响纳入工程项目中,统一规划和管理高速公路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指挥部对施工车辆应规定运输线路,对成为施工便道的县乡公路,要拨出专项经费,对其沿线的桥梁、涵洞、路面进行加固;工程进行中,工程建设指挥部要和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单位主动联系,采用出资或者出力的办法,对施工车辆经过的县乡公路进行小修维护;工程结束后,交通主管部门要安排经费,并结合地方资金,对损坏严重的县乡路段进行大修改造。这样做对维护地方的交通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2 公路管理机构要对连接高速公路施工区域的县乡公路加大路政执法力度当前各级政府对“要想富、先修路”这一道理都达成了共识,因而对于高速公路以及干线公路网化工程建设,地方政府积极性都很高,制定出台了许多为工程提供方便的优惠政策。但这并不能置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外,而应服从于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所以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公路管理机构的路政执法部门要对连接施工区域的县乡公路的路政管理加大力度,维护路产、路权不受侵害,而绝对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2.2.1 对于施工单位,路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上门宣传有关的政策、法规。
2.2.2对县乡公路的路产、路权以及路损加大检查力度,最好确定专人对县乡公路进行巡查。
2.2.3加大处罚力度。对查出的车辆超载、违规调动施工机械、随意倾倒垃圾等路损行为,要按章进行处罚,不能含糊、和稀泥。
2.3公路养护管理单位要主动协调,积极养护
当前,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管理单位正处于深化养护体制改革阶段,各级部门都在减员增效,干、支公路实行分级养护,分灶吃饭。在目前国、省干线养护、县乡公路养护经费包干使用的局面下,县乡公路存在许多急需处理的问题,但是县乡公路的养护经费仅能糊口,想安排小修、中修和大修计划是困难重重。因此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对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造成损坏的县乡公路,必须要摒除消极思想,积极养护、主动协调,积极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地方政府以及施工单位联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连接施工区域的县乡公路的养护,对县乡公路出现的坑塘要及时修补,不能任其损坏,更不能失养、弃养,引发交通事故,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损失。
2.4各级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县乡公路的养护工作
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不能重建轻养,对由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造成损坏的县乡公路养护要规划好,拿出具体措施和资金进行维修和改造。公路养护工作不能重干线轻县乡,公路管理机构要主动联系,多方协调,确保县乡公路得到及时管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抓住机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出资、出力对地方县乡公路进行维修和改造,不要把公路“管、建、养”看成是部门的行业行为,而要当成政府行为来抓、来管。总之,只要各级部门都高度重视县乡公路的养护工作,那么此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抓实、抓好。
2.5 强化公路养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路养管的好坏,关键要有一支懂养护、重管理的高、强、硬的养护队伍。除对养大护队伍进行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以《公路法》、《乡村道路养管办法》等法律、地方规章为基石,系统掌握公路养护的标准和规范。公路养护生产企业不再套用事业行政级别,企业可自主根据生产岗位的不同特点自主决定用工数量、形式和条件,并以合同方式进行管理,形成职工能进能出的择业机制和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要实行定员定岗,全面推行干部聘任制度。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落聘下岗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2.6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在公路管理实际工作中,强化信息话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推广,使公路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利用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加大养护公路技术的研究力度,应用现代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和效率。并按照国家多公路管理制定的相关标准,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快建立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
综上所述,要加强县乡公路的养护工作,我们只有强化行业管理手段,从抓规划、标准规范、信息资料、技术指导、监督服务等方面做好县乡公路的行业管理,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县乡公路管理制度,使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正经常化、规范化,我们县乡公路的建、养、管水平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公路建设的发展才能有力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