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国大典这天的毛主席

2009-07-28李家骥杨庆旺

百年潮 2009年6期
关键词:礼花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

李家骥 杨庆旺

李家骥口述杨庆旺执笔

我是1949年3月正式调到毛主席身边任卫士的。半年后,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活动。从10月1日早上6点多钟到10月2日早上8点多钟,我在主席身边值班,目睹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这段时间活动的全部情况。

我给毛主席做后勤

我是28日接到通知的,领导指定卫士组的李银桥和我跟随毛主席登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同时发给我们工作人员证和别在胸前的飘带。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开国大典这天的工作,领导给我们两名卫士进行明确分工。李银桥是老卫士,让他搀扶毛主席;让我给毛主席做后勤,即携带随时吃、喝、用的东西。

10月1日这天,领导让我白天随毛主席上天安门城楼,让马武义值白班,照顾家。因为要参加开国大典,我起得比平时早。早上,不到6点半钟的换班时间,我就来到卫士值班室,让上一班的李银桥早点休息。

快到下午1点了,我提醒马武义说:“要到点了。”因为毛主席和李银桥约定这个点起床。于是马武义马上用温毛巾擦擦脸,沏了一杯浓茶端着朝毛主席卧室走去。并对我说:“我去叫主席起床,电铃一响你就备饭。”

不一会儿电铃响了,我马上到厨房给毛主席备饭。下午1点30分,我提着简单的饭菜来到北房的过厅,把饭菜摆好。毛主席的生活规律和普通人不一样。一般人夜间睡觉,白天工作,而他却夜间工作,白天睡觉。

我刚放好饭菜,毛主席在马武义陪同下走了过来。我看仅仅躺了(但不一定睡着)几个小时的毛主席精神很好,因为这天是党和人民的重大节日,毛主席穿上了礼服。这套礼服料是黄色的,美国出产的将校呢,是李银桥和我专门为毛主席参加开国大典而请北京服装专家王子清给做的。毛主席穿上这套新衣服更加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不过,我仔细一看虽然外面套一身新礼服,而里面仍然是那件补了多次的衬衣。

毛主席吃饭以简单和快而出名。这天“早饭”,他吃得很快,就像连队战士一样,端起碗筷,呼呼啦啦,一挥而就,不到10分钟,碗筷一放,兴冲冲地就朝办公室走去。快到下午2点,我们陪毛主席简单准备一下便来到了勤政殿。

这时,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前到会。这次会虽然不长却很有意义。毛主席利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宣布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本届政府领导名单,而后各位政府领导宣誓就职。整个会议气氛严肃而又热烈,会后大家互相交谈。交谈中,毛主席风趣地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值得的。”

大约互相谈了几分钟,周恩来站起来说:“时间到了,请大家起身参加大典。”下午2点50分,以毛主席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分别在勤政殿门口上车驶向天安门。

我记得那天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的车队走的是中南海东门,经故宫西华门、阙右门,仅5分钟就到了天安门城楼的背后。我坐在后卫车上,背着为毛主席准备的保温瓶、茶杯、麦片、点心等。随身带这些东西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因为当时情况很复杂,阶级斗争很激烈,怕出意外。为了携带方便,我们把保温瓶和茶杯分别装在蓝布套里,套有长背带,行动时一背就走,毛主席用时解开小带就能取出,很方便。

下午2点,毛主席参加开国大典

这天的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经过修缮、粉刷和装饰,特别是城楼上吊的八盏大红宫灯,大得三个人环抱才能搂抱过来,长长的黄色流苏随风飘动,使宫灯更加红火、更加引人注目。城楼重檐中间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横幅。天安门城楼前面的城墙中间悬挂毛泽东巨幅画像,两侧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的标语。城楼东西两端各插着四面红旗。天安门前的广场上有30万衣着整齐的群众,红旗林立,一派生机勃勃,古老的天安门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焕发出青春。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天安门台阶前下车,工作人员、新闻记者早已等候在那里。

毛主席在前边由李银桥扶着拾阶而上,其他领导跟随其后。所有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是从城楼西侧楼梯上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跟在领导后边上楼。我是随毛主席左侧登楼的。

新闻记者见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来了马上争先恐后抢拍镜头,恨不得把全部领导的一举一动都“装到”相机里。

下午3点整,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步一步地上了100个台阶,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早已准备好的广播员通过麦克风兴奋地告诉人们: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已健步登上了天安门!顿时掌声雷动,欢声如潮。“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响彻长空,毛主席边和有关人员点头示意边走到主席台,他表情庄严义愉快,红光满面。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就位后,大典开始。按事先规定的程序:一是国家主席宣读政府公告,宣告新中国成立;二是升国旗放礼炮奏乐;三是阅兵式;四是游行;五是观看礼花。毛主席走到麦克风前,朝宽阔的广场环视一下,肩膀和胸脯微微起伏,以他特有的湖南口音向数十万在场群众、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公告最后部分是这样说的:“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主席的讲话不断被欢呼声打断,毛主席的洪亮声音如同隆隆春雷在祖国山河湖海上滚滚而过。

我随着毛主席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内心无比激动,暗暗庆幸能有机会观看这种壮观景象,置身于这一伟大的历史画面之中。

我进到大厅后,准备把保温瓶、茶杯、食物等放在一个地方好观看盛况,因为背着这些东西不方便,也不雅观。正在我要放东西时被汪东兴发现,他严肃指示我不能随便乱放,我只好仍背着。我和几个卫士站在主席台和大厅相通的过门处,不仅能看到眼前领导人的活动,又能观看远处广场上的壮观景象。

毛主席宣读完公告,便按照预定程序亲自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是上海人曾联松设计的,是美术供应社女工赵文瑞在两天内赶缝出来,正好赶在9月30日下午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时展现在怀仁堂会场上的。当天夜里才把这面红旗挂在银灰色的旗杆上。

这次升旗是中国第一例电动升旗。毛主席扭动那个电钮,把它旋到“升”的位置。同时军乐队奏响了国歌,所有的军人都举起右手,群众都注视着国旗。一曲终了,那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已经冉冉上升到22米高的银白色铁杆的顶端。

根据规定,在升国旗同时还要放礼炮,而且要在二分半钟升旗中一点不差的放完。礼炮背依天安门,一字排开靠在天安门东侧的长安左门旁。开

国大典用的礼炮共54门。礼炮共放28响。

升旗、奏乐、鸣礼炮,接着开始阅兵式。朱总司令下达阅兵令。在他的左边站四位野战军的将领: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

阅兵式开始,代总长、阅兵式总指挥聂荣臻站在指挥车上引导由一九九师组成的步兵分队首先通过天安门。“八一”军旗由四名精干的士兵护卫着,他们后边两三步就是年轻的师长和政委。60个步兵方队过后,骑兵、装甲兵、炮兵等其他军兵种分队依次进行。据统计,参加阅兵的部队使用60多种兵器,既有中国的、又有日式、美式的,真是五花八门,堪称兵器大展览。

全部受阅队伍排成一字形,先后由东向西缓缓入场,从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边走过,当部队走过三座门时(当时在天安门城楼左右侧的长安街上各筑有一座门,即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俗称东西三座门,后来被拆掉)变为正步走,在口令指挥下,面向天安门城楼,行持枪或注目礼。天安门城楼上的将领行军礼,毛主席等领导挥手致意。

阅兵式是在军乐队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进行的,震撼大地的雄壮步伐在天地间回荡,当坦克部队和飞机同时出现时,广场和城楼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此刻正好是下午4点钟。

广场上,30万群众挥舞着帽子、围巾,甚至报纸,热烈欢呼。城楼上,毛主席顺着周恩来指引的方向仰望着自己的银鹰,挥手致意。

阅兵式后,群众游行开始。游行队伍群情激奋,热情洋溢。当人流来到天安门城楼下时,人们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向天安门城楼翘望,想看清楚一点、想多看几眼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虽然播音员齐越、丁一岚一再劝说、指挥游行群众按规定通过天安门,但无济于事,人群是在后浪推前浪式的自然作用下流动。

这时的毛主席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和游行群众目光相对,表情、动作配合协调,就像两个人在跟前交流一样。毛主席时而挥手时而鼓掌。当工人群众队伍过来时,毛主席面对工人的热烈欢呼,通过播音器高呼:“工人同志们万岁!”当农民群众队伍过来时,他又高呼“农民同志们万岁!”而每当广场上的群众听到毛主席的声音时,更加热烈地鼓掌欢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就是这样不知有多少个来回,城楼上的毛主席和广场上的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互相难舍难分。

晚上8点,观看礼花表演

大约下午5点时,在其他领导人劝说下,毛主席来到大厅准备休息一下,我见机马上把水递过去。毛主席喝了两口便对身边的叶子龙说:“请程潜来谈谈。”

“主席,游行群众不走,要见您啊!”毛主席和程潜还没说几句,周恩来进来为难地说。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吧,到群众中,疲劳也得去啊!”

毛主席熄灭手中的烟头,向程潜抱歉地笑笑,又回到了天安门城楼。游行群众看到了毛主席,又是一阵欢呼,而后队伍才慢慢移动。

是啊,在那个时候,毛主席在群众中威望极高。人民群众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毛主席像磁石一样吸引群众,而人民群众又给他以无穷的力量。毛主席在群众中的威信、地位、作用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快下午6点时,毛主席还到大厅休息过一次。但没有几分钟,外面又向毛主席告急说:“主席快回去,广场上的群众乱了!”

原来这时天已有点昏暗,加上毛主席离开天安门城楼,没有看清毛主席的群众怕失去千载难逢的机会,便不顾一切地涌向金水桥。他们有节奏地高呼“毛主席!”正如当时一位领导同志低声说的:这是持久战的口号,见不到毛主席不会罢休。其实这话也不全对。因为毛主席来了,他们还是不想离去。群众都想多看几眼自己的领袖啊!

李银桥和服务员怕毛主席太累,大厅搬来一把椅子给毛主席,但毛主席摆了手表示不要。我见这时的毛主席并没有疲倦的感觉,他仍在兴奋之中,只见他不断挥手、举帽向群众致意。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再换右手。一会儿到天安门城楼西边,一会儿到天安门城楼东边;一会儿向远处的群众示意,一会儿探身子向城楼根下的群众招手,也许毛主席感动了群众,群众队伍又开始了流动

毛主席在我们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恋恋不舍地停止观望群众场面,准备恢复一下精力好看礼花。

从城楼下来后,毛主席似乎仍没有倦意,在院子里踱步,问李银桥:“今天站了有三个小时吧?”李银桥说:“三个多小时。”毛主席又自言自语地说:“还行,我不累。”“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我也有同样感觉”,李银桥顺势说。

毛主席就餐时,李银桥在旁边照顾,我去准备毛主席晚上喝的水,同时商定再给毛主席带上那件驼色的毛衣,怕毛主席受凉。

晚上7点20分,毛主席在叶子龙、汪东兴陪同下,离开菊香书屋后门,从中南海东门出去,来到天安门后侧下车,我则领着李敏、李讷跟随在后。

当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提前到的领导人、外宾以及各方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喊出:“毛主席来了。”这一信息通过麦克风马上传到广场,于是从金水桥到广场四周立即沸腾起来,歌声、欢呼声起伏不断,其中的最强音是“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

毛主席环视广场四周后问叶子龙:“几点钟了?”叶子龙说:“7点30分。”毛主席说:“入座吧。”

毛主席见张澜副主席已就座,便走到他旁边的一个藤椅旁想打招呼。还未等毛主席开口,张老先生马上起身,并说:“润之,快坐下休息吧。”毛主席赶紧扶住张澜的手请他快坐下,自己顺势坐下来。毛主席环视一下各位领导人是否来了,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打过招呼后,发现宋庆龄不在便问:“宋副主席没来吗?”李银桥回答:“在大厅休息。”

根据事先安排,开国大典的最后一项议程是施放礼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礼花和现在的不一样,说得实在一点,那不是礼花而是信号弹,因为开国大典时,我们还没有礼花。

大概晚上8时左右,天安门城楼休息厅里临时开通的总机接到大典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电话,他命令位于东华表内侧的指挥部:“现在开始放礼花!”施放礼花的6个点立即把早就准备好的信号弹代替的礼花送上天空。

五颜六色的礼花,千姿百态。加上礼花腾空的炮声、火花爆炸声,交织在一起,非常动人,如百鸟齐鸣,百花争艳。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广大群众立即被这奇异景色吸引住。毛主席也很快进入了“角色”。

“爸爸,快看。”天真活泼的李敏、李讷不时拉着毛主席的大手并让他往指示的方向看。“毛伯伯,你看那是什么花?”叶子龙的女儿二娃像毛主席的亲生女儿一样向毛主席询问。毛主席也不时问孩子们那一簇簇礼花像什么花。孩子们说不清就起一些古怪的名字,毛主席不时点点头说:“对,像。”

在施放礼花的间隙,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苏联等国的外宾以及华侨代表。

毛主席回到原来座位上,在卫士和孩子们帮助下又加上了他那件补了补丁的旧毛衣,我在一旁清楚地看到,毛主席这时情绪似乎比刚才平稳,他边观看边吸烟,任凭喷出的轻烟飘绕,他好像在休息,又好像在沉思,还好像在遐想。

快到晚上10点钟了,观看礼花的时间要结束了。毛主席好像要和群众告别,把身子向广场深深一探。这时的群众和毛主席的心情好像完全一样,也想再望望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双方

的思想、感情、动作吻合起来。当群众发现自己的领袖仍在他们当中,并“用力”地看望他们时,又引起他们的欢呼。

如果人们观看认真的话,你会看到毛主席来到东边,东边的群众呼喊声就掀起一个浪潮;当毛主席来到西边,西边的群众呼喊声又掀起一个浪潮。这种奇异的景观也许只有毛主席和中国的老百姓能相互协调地创造出来!

陪毛主席聊天

观看焰火之后,我们陪毛主席由原路回紫云轩。李敏、李讷拉着毛主席的手朝办公室走去。李讷边走边对毛主席好奇地说:“爸爸,人民群众喊你万岁,你喊人民万岁,真有意思!”毛主席激动地说:“这样才对得起人民啊!”孩子们见父亲很高兴便在办公室唠起嗑来,我退回卫士值班室。

不一会儿,李敏两姐妹离开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在院内散了一会儿步便回到卧室。

毛主席要上床,忙帮他脱掉外衣,放好枕头,垫好灰毯子。因为主席从不上床就睡觉,总要靠着床头看一段时间书报。我问:“主席是否搞点吃的。”毛主席说:“我不饿,等一会儿擦澡,你先去吧。”

我回到值班室,心想毛主席累了一天,应给他搞点吃的,有备无患。我马上到厨房进行了安排,而后把东房毛主席的茶杯加了热水给他送到卧室。

“家骥,你看今天开国大典搞得怎么样?”我刚要退出,毛主席对我说。

我回答说:“太好了,太令人兴奋了!”

“是啊!”毛主席颇有感慨,又像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地接着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你说对不对?”

我忙说:“对。”

我一边和毛主席说话,一边帮助他收拾东西。我帮他把毛巾被往上提了一下便退了出去。

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我每隔半个小时到毛主席卧室看一次,发现毛主席在床上一会儿侧卧,一会儿正躺,似乎有点看不进书。这是在床上思考问题的状态。我怕他饿了,便主动问毛主席是否搞点吃的。毛主席停了一下说:“不搞饭,弄点麦片粥吧。”

很快,我把不凉不热的多半缸子麦片粥放在床头。

过了将近半小时,我进屋准备收拾餐具。一看,发现毛主席的麦片粥一动未动。我说:“主席,快吃吧。”我第二次进来,发现毛主席仍未吃,再次劝他快吃,于是毛主席简单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缸子。

3点左右,我开始给毛主席擦澡。

擦完澡后,已经是凌晨4点多钟了,我见毛主席情绪平稳仍无睡意,便说:“把那些麦片粥热热都吃了吧。”毛主席惊讶地说:“我不是都吃光了吗?”我说只吃了几口。毛主席仿佛才明白过来自己并未吃多少东西,马上改变态度:“不要粥,搞饭吃。”

我一听毛主席说要吃饭,高兴地把原准备好的四菜一汤简单一热便端了上来。这时毛主席已穿着睡衣来到北房过厅,并说:“来,你陪我吧。”我说:“吃过了。”毛主席点了点头,又说:“你把我床头那本书拿来。”于是我将那部线装本的未看完的《史记》(不是第四册就是第五册——口述者注)送到毛主席手中。他左手翻书,右手拿筷子吃饭。边吃饭边看书报文件是毛主席的习惯。我劝毛主席说:“今天太累了,快吃饭吧。”不说还好,听我这么一说他把书一合,筷子一放又和我唠起嗑来:“我们革命不容易啊,有多少革命同志献出了生命,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种场面一定比我们还高兴。”毛主席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而且我看到他两眼发直,含有泪水,我怕毛主席再动感情,因为这时他最爱回忆过去,想起牺牲的同志和亲人,引起他痛苦。于是我一边给他夹菜请他吃饭,一边说:“对,我们一定更加珍惜胜利果实,一定更加努力工作。”

毛主席听我这么回答连说:“好,好。”他的情绪又回到眼前。饭后,我把碗筷送回厨房返回来,见毛主席背对门聚精会神地看书,劝他为防止受风还是回屋看吧。毛主席点头称是,在我搀扶下仍上床看书。

约早上6时,我提醒毛主席:该睡觉了。毛主席说:“好,但我无睡意。”6点20分电铃响了,我进屋后,毛主席说,睡吧。我根据习惯把灯罩往下压低使光线暗一些,开始给他按摩。半小时后,毛主席仍无睡意,提出吃药。这也是毛主席的习惯,睡前常吃安眠药。

一般地说,服安眠药后10分钟就会产生作用。但15分钟过去,他仍在看书,快到20分钟时,毛主席再次提出服药,我说医生只留了两片,我们俩都无可奈何。我只好再给他按摩。已是早上7点钟了,我再次提醒毛主席主观上争取快入睡。毛主席说:“好,再试试。”我重新整理一下被褥、枕头,还帮助他梳理几下头发,扶他躺好。又过了好一阵,大约8点20分,毛主席发出了鼾声。

开国大典这天的毛主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在人们第二天正常工作的时候才开始当天的睡眠。

这有节奏的鼾声,好像在倾述领袖这天激动的心情、沉痛的回忆和未来的遐想。

随着这难得的鼾声,我轻轻地关上毛主席卧室的门,回到卫士值班室,总结开国大典时我作为毛主席卫士的工作情况。

(责任编辑谢文雄)

猜你喜欢

礼花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
小兔礼花
亡命鸡礼花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