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富的核心

2009-07-27

中外管理 2009年6期
关键词:马车夫李逵阿斯

李 靖

怎样才能有“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这样的底气?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生活在一个城邦里。一次城邦遭到围攻,居民们纷纷带上自己最贵重的财物逃离,只有毕阿斯一个人赤手空拳。人们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这样离开,他回答说:“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这真是让人向往的状态,毕阿斯此人,颇有些类似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这里也涉及一个经济危机中非常突出的财富观问题:衡量一个人财富的多少,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当企业家的“城池”被围攻,被动或主动地“转移”时,谁有底气带得更少,谁才是更拥有财富的人。如同爱迪生六十多岁时遭遇严重火灾,面对灰烬,爱迪生说:“感谢我的神,这场火把我许多年的错误都烧光了。”一段时间之后,留声机就被发明出来。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也自信满满:“假使一把大火把公司烧掉,也可以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可口可乐。”

人们常讲,财富如水,而水要聚合起来必有一个核心,从而具有“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这样的底气。

倒马斯洛现象

在精神层面,财富被一个什么样的核心所聚合?考察这个问题,要涉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了解是什么样的需求在联结着自己的财富。

按需求层次说的通常讲法,人的需求从生理、安全、社交、受人尊重、自我实现,依次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后来也有七层次需求的说法: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而需求间的关系是:前一个层次需求满足后,下一个层次需求出现,同时,低层次需求是高层次需求的基础。

但是仍有些让人质疑需求层次说的现象。拿一句老话为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当然后面的“狗”也是用来比喻人的,要按需求层次说来理解,所有的“狗”都应该嫌家贫——连生理需求(吃饭)都满足不了。

但为什么偏偏不嫌家贫?没有理由不嫌家贫啊?这是因为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存在(受人尊重或者自我实现的需求)。高层次需求反而成了基础,驾驭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雷尼尔现象”也说明了这种情况:美国一所大学老师的工资,比同行平均工资低不少,可是老师们仍能接受,为什么?因为人们喜欢学校附近的湖光山色,尤其是眺望美洲最高的雪山之一——雷尼尔峰。这种现象里,相当多的老师没有因为低层次需求(收入)的缺失,而放弃自己高层次的需求(审美)。

有人说,这是精英们才能做到的。这也不一定,比如:最近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有个让很多观众感慨的情节:一群收容所里的溃兵,平时争个西瓜都打得头破血流(典型的没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但是听说可以去缅甸打鬼子,溃兵们“魂都被召回来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出现,虽然具体需求不同,但总也超越了“抢西瓜”,而且新需求会挑战自己生存需求的底线)。

一系列好像颠倒了需求层次顺序的现象,姑且称之为“倒马斯洛现象”,说明什么呢?

说明高层次需求是可以统领低层次需求的!

而人们对需求层次说的认知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好像环境出现变化,低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的需求就应该由高往低退化。可同样是挣钱,为了创造某种价值而挣钱的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明显高于仅仅为了挣钱而挣钱的人,因为他有了可交换的价值。战场上有句话:“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这句话的精神在商场上仍然适用:不怕失去财富的人,才配真正拥有财富。

自我的丢失

说到这里,好像笔者在否认马斯洛需求层次说的层级递进规律,其实并不是,只是觉得很有必要做补充式的强调——需求层次说这个金字塔形结构,并非仅仅由下往上递进这么简单,而是在真正出现高层级需求之后,高层级的需求就开始驾驭下面层级的需求了——而这,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做相反的理解。

甚至现在有心理学流派这样讲:高层次需求本来就潜伏在人们意识中,如自我实现的这个“我”里蕴含的爱、平和、由内而外的喜悦,这些基本“构成要件”,可能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知过了,否则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向往它们?要知道没有吃过巧克力的人怎么会知道巧克力好吃呢?向往,说明它们在心里本有所“潜伏”。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需求时,书里有两幅画:一幅是一群笑呵呵的婴儿;另一幅上面是一群人,他们形容枯槁、面色憔悴、身心疲惫,挤在地铁里,脸上都带着冷漠的神情望着头上的吊带。而这两幅画下面的字是:“出了什么事?”

出了什么事?一种解释是:因为没有清晰地觉察到自己真我的需要,很多层次中的需求尚处在混乱且未被满足的状态。

“自我实现”本来是每个人很小的时候都不同程度体验过的,但是随着成长过程的异化,自我实现反而成了个需要重新觉醒、重新追求的需求。

那么,是什么带着“我”向其他方向跑去,且渐行渐远?

人的行为模式,可以用一辆马车来表现:前面是一匹马,后面有一个马车夫,再后面是马车的主人。马是人们的表层意识,比如感知到的身体需求、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扮演等等,后面的马车夫代表着每个人潜在的判断和行为模式,而马车夫听谁的呢?马车夫当然应该听主人的,这个主人就是自我实现需求中的“我”。

所谓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表述为“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与自我保持最后的统一”。也可以理解为,从“马车夫”到“马”,最终都听“主人”的,三者的统一,才是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的人。

而作为一个企业家,你的“真我”是被“马”或者“马车夫”的需要带着,向其他方向跑?还是“主人”驾驭着它们,向主人希望的方向跑?这是个需要长期追问的事情。

“真我”聚合财富之水

每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都不同,是条鱼,就尽情地游泳,是匹马就在草原上奔跑,哪怕是个猴子,就好好地上树……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并非实用理念?其实不然,这样反而最实用。像《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和浪里白条张顺打架。张顺在水中,李逵在岸上,俩人叫骂的是什么?李逵说:“有种你上来!”张顺喊:“有种你下来!”反复多次,李逵按捺不住,跳下水去,结果“后果很严重”。

自我实现需求统领的人,知道自己的领地所在,才是最有战斗力的。

马斯洛说:需求层次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应该也能这样引申:每一个人都有进化的现象,需求层次的递进,就是单个人进化的结果,这种进化的“高点”,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觉醒。

而自我实现需求统领各种需求,同时对其他各种需求加以关照(如同主人不仅要驾驭马车,还要给马喂草,给马车夫工钱一般),这样的人格结构,是最稳定且有力量的。

这也是个让财富之水聚合起来的核心问题。

责任编辑:化石

猜你喜欢

马车夫李逵阿斯
中芯国际与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不打不相识
参展品牌索引
少妇帮夫改骄矜
徐悲鸿向马夫赠“马”
该换时钟了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李逵的爱情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