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民居石木结构建筑的艺术象征
2009-07-27潘闻丞
潘闻丞
内容提要:屯堡民居建筑秉承中原江淮建筑的文化内涵,具有军事上和江淮母源地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黔申山地特点的表征,创造出木石主体结构的黔中防御性建筑,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观。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屯堡建筑景现的构成、流变进行探析。
关键词:安顺屯堡屯堡文化建筑景观文化地理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3-83-86
一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刚刚取得政权不久的大明王朝,为统一疆土,歼灭盘踞在西南的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残部,明太祖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川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师三十万众,分两路直下云贵,实施了大明朝“定边维统”轰轰烈烈的征南战争。史称“太祖平滇”,又称“调北征南”。战争结束后,征南大军除留一万人留镇云南外,其余二十余万人退返贵州,实行屯田。黔中安顺一带立时军堡连阵,逶迤百里,共设六卫九千户所,每所管领十屯。据明万历《贵州通志》载:“普定卫(今安顺市)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户所设管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中载“旧卫(普定卫)管五十军屯”既指此。当时安顺周边六卫九千户所共有屯军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随之至黔的家属,屯田人口共有十七万众之多。
十几万征南将士及家属充戈荷锄,屯田垦荒,不仅使黔中人口数量翻了一番,亦使耕地面积翻了一番。他们带来了较黔中本土远为先进的江淮农耕技术、工具和粮种,不仅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生产方式,还带来了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江南文化,并逐渐地强化其主导地位,使得黔中安顺这一地域内,历经六百余年仍保持着明代屯军时的建筑、服饰、风俗、宗教信仰及生产生活方式,并拒绝其他文化的涵化和影响,顽强地存活于黔中大地,形成了宝贵而具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屯堡文化。
二
屯堡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与本土的少数民族和填南以及后来迁居的汉族在很多地方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建筑、服饰、娱乐方式、宗教信仰等,都大别于其他。屯堡人来自江南十府,其文化特征带有浓厚的江淮母源地的深深烙印,且又具黔中山地特点的特征。
最典型和最具文化特征的当数其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建筑代表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理念。屯堡民居建筑具有两大性,一是军事上的特征,一是江淮文化内涵的特征?屯堡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四合院为其基础,门窗均雕刻吉祥图案,朝门以垂花门柱装饰,内有深宅大院与套院和侧院。它与安顺城中汉族民居建筑以及居家舒适不同,更以周边少数民族的建筑迥然异趣,这是与屯堡人初为戍驻、后为屯田以及中原江淮文化熏陶、军旅生涯磨练及自身条件所决定的一一既不奢糜又不屈就。这种独特的建筑模式,凸显了屯堡民居建筑的军事文化理念。
当其时,黔中安顺一带的建筑有布依族的干栏式瓦房或石板房,偶有结草为庐的,当为个别;有苗族的草房和石板房;有彝族的上墙茅屋以及仡佬族茅屋。简言之,其建筑除布依族较为讲究外,所居少数民族无非土石茅屋、土墙石板房而已。而早于屯田军士的填南民众,严格按照江淮一带木结构穿斗式悬山顶瓦屋建造,内部间壁和前楹门庭均用木板装嵌,后檐墙与山墙则以石块砌就,屋脊用小青瓦装饰,朝门则多有雕刻精美的垂花门罩。门窗构件有隔扇门、雕花门、隔扇窗、支摘窗、风窗、裙板等。雕刻的无非是“福寿双全”、“福禄富贵”、“富贵不断”、“是福齐来”、“连年有余”、“多子多孙”、“玉福捧寿”等汉族吉祥图案。一眼望去。与少数民族房屋建筑大异其趣。其房屋布局大多以四合院、三合院、独院为基调,更有一、二、三进本院、侧院等。讲究的人家还辟有侧、后花园,以乎是将江南秀色移入到四围高山的黔中大地,真山与佳屋连袂,倒比那江南的人造园林粗放了许多,亦自然了许多。
明初在黔中建筑的普定卫城,不是如中原江淮一带占领城池而易主修缮的做法。筑城之初,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名叫“阿达卜”的边陲集镇。由于它是古驿道的十字交叉处,为“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安顺府志》),在元代时已渐有人烟。所居无非是商贩、店家,建有石塔、钟鼓楼、圆通寺等建筑,规模较小,还不是通商大邑的规制,但却为明清时期“权倾全省”、“其权甚重”(《滇行记程》)的普定卫城奠定了筑城基础。普定卫城是驻屯明军重新依照中原江淮式样修筑起来的城池,依钟鼓楼为中心,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两侧修建商铺、私邸、官衙。建筑风格以江淮式样为模,鳞次栉比,高低错落。《贵州图经》载:“卫城(普定卫)围七里一百五十步,周辟四门…洪武十四年安陆侯吴复建。”“初为土城墙,后建为城围九里三分,高二丈五尺,以整块白条石包裹其土墙,箭楼四座,月城亦四座,俨然中土一都会。”《滇行纪程》赞日:“城围九里,环市宫室皆壮丽宏敞……估人云集,远胜贵阳。”从城池建造开始,明军便将中原江淮文化纳入了涵化黔中本土建筑文化的轨道。
卫城周边驻屯着十数万屯堡人,他们的驻屯地是按军队建制而构筑的集中连片的江淮四合院式建筑。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除公用街巷,屯堡村寨就是若干个四合院和三合院的组合体。各个屯堡村寨四周以石块筑以围墙,辟寨门,建门楼,修街道,俨然一座座形如微缩城池。
屯堡人的四合院讲究以南北中轴线对称构造,按尊卑、长幼、男女、主仆关系排定家庭成员的住所,同时考虑房屋的排水、防风火、采光、防盗以及内外有别及诸多方面的因素修建。这种建筑的理念体现了中原江淮古代宗法礼教,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特点。由于黔中地屑高原山区,多山少平地,且高低宽窄聚合无序,因此许多屯堡民居建筑的中轴线取向就不一定为南,而是根据房屋所处的地理环境取“向山”定位。屯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勘舆,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地势择干燥、视野开阔、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关栏”为宜。讲求“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山管人丁水管财”的五行风水学说。民居四合院主体建筑称正房,为整座四合院的中轴,台基一般略高于左右厢房。正房一般面阔三间(也有五间乃至七间的),明间为堂屋,正壁设香龛(俗称神龛)供奉“天地君亲师位”,俗称“祖宗牌位”,是敬神、祭祖、会客、起居、团聚的主要场所。两次间为家中主要成员父母、祖父母居住,两厢则为子女、孙辈居住,遇有客至既腾出两厢以作客房。神龛后大多为厨房(房子宽敞的人家另辟一屋为厨)。房屋布局沿袭江南四合院、三合院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楼连结体式不等。在各式各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外人进犯、纵火、偷盗的重要设施。屯堡民居的建筑理念,是把防卫放在首要位置,这与他们亦军亦农的身份地位密不可分。
在房屋的平面布局,屯堡民居强调中轴线对称、主次分明。一方面体现了家的其乐融融的亲情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平稳和谐、包容宽纳的审美观念。在住房分配上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了内外、
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体现了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
房屋的主体为木结构穿斗式悬山顶建筑,其理念与中原江淮文化密不可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是属于大地文化的。木生与土长于土,与大地紧紧相连,是一种向阳的生命体。木头给人以亲切和生命的自然感觉,它的质地给人予温馨。因此中国人有一种恋木情结,这是中原江淮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来自江南故地的屯堡人建筑以木为主结构是理所当然、毫不奇怪的。
黔中属高原山区,遍地皆是石头。屯堡民居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即俯拾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石材。石头的运用在屯堡建筑上更是别出心裁、物尽其用。村落和民居建筑中有石街、石巷、石墙、石库门、石铺台、石雕楼、石院落、石水沟、石水漏、石柱础、石窗、石瓦、石屋基、石栏板、石枋等。最具典型特征的屯堡村寨当数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乍一望去,一片银灰色的石头建筑群覆盖着方圆一里多的地方。石砌的寨墙、围墙、街巷,仿佛让人进入一个石头的世界。但一进村寨,你又进入了木结构的天地。木板铺面、木柱、木檐、木窗、木门、木戏台合着石头构成的银灰色建筑群落,使人置身于木石结构的梦幻世界中,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数千座四合院木石结构的房屋紧相连接,房与房之间留出一条宽约五米的石板街道,若干条弯环小巷从房屋之间盘曲而接正街,形成了巷通巷,巷又通街,街又通户的连环通连交通网络,纵横交错而又壁界分明。而外人面对如迷宫般的这种建筑布局,简直就方向莫辨,举步踌躇。这是典型的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建筑格局。
屯堡民居注重装饰,是延续江南遗风注重审美取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在基石、门窗、柱枋、屋面等建筑体上的雕塑,不仅美化了居室,也从图案的选择使用上寄寓了对生活的企望以及伦理教化的需求。他们在石、木材料上,用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凸与凹的对比方式,或施以玲珑剔透的圆透雕,或施以凸凹迭起的深浮雕,或施以深浅有度的浅浮雕,或施以流畅线描的阴线雕,把生活中寓意美好意愿的石榴、荷花、牡丹、桃、蝙蝠、梅花鹿、蝴蝶、鱼、瓶子、如意、祥云、万字、金钱等,用象形、会意的手法,组合成脍炙人口而又充溢着中原江淮传统文化意蕴的历史典故、伦理故事或含蓄意向的“物谜”图形,以满足屯堡人祈求家业兴旺、富贵长寿的愿望。在一座座建筑的构架上,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意象,历史与伦理的宜教。
三
六百余年前,屯堡文化是辉煌而广大的。举凡有军屯的地方,必然出现与黔中屯堡相类似的“无事屯田,以资军实”的状况。这种以军事作后盾,以屯田为物质基础,屯田与军事相辅而成的措施,形成了全国大范围屯堡文化最初的格局。但这种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又因其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屯军出生地及其文化底蕴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方式不同等因素,构成了屯堡文化的多元性。以建筑为例,东北与华北一带平原地区,屯堡住房皆为土屋瓦房,瓦房相连,形成街巷。整齐划一,按明朝规定的六十里设屯堡,每屯堡驻屯一军。延绥、大同一带系黄土高原地域,居住房屋皆一色窑洞及窑洞式建筑;西北为大漠地,屯堡皆傍边防要塞设置,所住房屋亦是以土屋瓦面居多;川、滇虽然高山大川翥然,但多坝子,广阔而肥腴,屯堡住房则依当地民居样式筑造。而黔中一带多山石,屯军为防御计就地取材,仿江南四合院式样,建成城堡式建筑。如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全国各地的屯堡建筑文化就呈各异。再者,黔中屯军与全国屯军不同的另一点则是高原山区以及其军事防御为主的特点,黔中屯军并非是按屯堡编制实施屯驻,而是依山就势,在峰林峡谷间造房建寨屯堡相连,甚至一个地方共同驻屯多个编制的屯堡军,他们的驻地亦是田坎相接,此凸彼凹,外人莫辨。房屋建筑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艺术的角度去解读,“建筑一一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社会生活思想——艺术的需要而营造房屋与其他建筑物及它们的群体的艺术”(前《苏联大百科全书》)。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建筑归为“象征型”艺术,并把它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的一门艺术加以阐述,他指出:“它(建筑)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艺术的开始,因为艺术在开始时,一般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和形式去表现精神的内容意蕴,所以只能在摸索这种适合的材料和形式,满足于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外在性。”六百年前的黔中屯堡人,在建筑的思维过程中,将源自于中原江淮的母体文化移入黔中,衍变成有着黔中独特个性e9一屯堡建筑文化。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当中原江淮因为经济的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大部分已发生了变化的时候,黔中屯堡建筑文化作为中原江淮文化的遗存,更显其历史的凝重与珍贵。
责任编辑王(丷/干)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