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初中生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
2009-07-27彭惠
彭 惠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是最难教育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笔者针对初中生生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变化的特征。对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教学展开分析。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师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被称为少年期。由于少年期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因此,少年期又常常被称作过渡期。这段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都较大的时期,因此科学的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发生质变。少年期学生的脑重和脑容量已接近成年人水平,脑细胞的机能也和成年人水平接近,但脑细胞功能比较脆弱。这一时期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但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都比较快,因此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容易疲劳,但神经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所以疲劳后恢复快。这时学生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等思维活动逐渐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成大脑物质状况和机能的发展。
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迅速发展。少年时期,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迅速增长,学生的肌肉力量有显著增加,体态日益健壮,骨骼的硬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较强;少年期的心肌纤维较细,心脏容积和体积均比成年人小。心跳的频率比成年人高,心肌容易疲劳;少年活泼好动,新陈代谢快,需氧量比成人多,而呼吸量和深度又比较小,呼吸的频率比成人高,所以,肺肌也容易疲劳。
性机能开始成熟。少年时期学生的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性征的变化是生殖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变化是体态上出现了新的特征,男生出现胡须、变音,女生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出现月经等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经期女生的锻炼。
少年期是青春发育初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在掌握动作技术上可逐步提高要求,平常应当注意加强膳食营养,以促进其身体发展得更加健壮。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在形成。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少年在身体迅速发展和性成熟开始时,已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进入了成人“世界”。他们渴望成为大人,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承认他们是成人。不愿父母像照顾儿童那样对待他们。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特点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不要再把他们当作儿童对待。应适当尊重他们的言行。但他们毕竟还不成熟,因此又要经常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以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独立性和自学性,不断克服儿童时期的那种幼稚性、冲动性、依赖性的痕迹。
兴趣有一定的广泛性。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什么都爱看、爱问。在体育活动中兴趣广泛,但不专一。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少年学生对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深刻而稳定。少年期学生对体育兴趣已不像儿童那样,玩什么都来劲,他们的兴趣已有了一定的选择性。许多学生形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喜爱的运动是:球类、田径。女生:球类、乒乓球、田径。
体育课上,有些学生对练习产生了消极态度。一般是女生多于男生。这主要是由于女生性征的出现,产生了害羞心理及错误的审美观,怕出汗、不愿男教师保护等,而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再就是学生对学校运动环境或对体育教学内容、方式不感兴趣。但是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并不都是因为以上的一些原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一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思维能力有显著的发展。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有相对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但更应重视示范教学和形象教学,而且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评性有所发展,已不满足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他们会对一些动作提出疑问。体育教师必须在不影响上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解答,以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意志品质有明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少年勇于克服困难,喜欢惊险的场面,崇拜英雄人物。这些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考验。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较高的自我修养,及过硬的业务能力,这样,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也就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学到了体育知识,思想品德也得到了提升,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和崇拜,使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圆满地完成。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少年时期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组织教学。形态机能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形态机能发展较快的阶段,各项运动能力发展也较快。形态机能发展减慢时,各项运动能力也进人较慢增长阶段。运动能力的发展除与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有关,还与参与的运动有关。根据少年时期学生生理发育特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可逐步提高要求,并可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来安排专项的早期训练,使学生身体发展得更健壮,为学生未来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端正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广泛兴趣奠定思想基础,并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寓兴趣于知识之中。每种教材,每个进度都有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新的动作,都会使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依据教学任务,严格而系统地组织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材的潜在趣味性,使兴趣寓于之中。
此外,要根据少年时期学生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兴趣教学。如果长时间单一刺激,容易引起学生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应向学生讲解各种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与不感兴趣项目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广泛的练习兴趣。
注意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都发生了变化。这时期的男生往往对体育项目拥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女生这时虽然也喜欢各项活动,但由于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对一些项目能否完成有顾虑,怕引起异性同学的嘲笑,不敢认真地进行练习。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最好将男女生分班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易于体育教师分配练习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完成所分配的练习任务,利于他们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体育教学应与卫生保健相结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形成讲究体育卫生的习惯。教师还应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布局和安全卫生,这是保证学生在课中的安全健康和课程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研究和改进场地器材的科学安排,并加强安全卫生措施。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免学生对上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卫生保健相结合,是全面提高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
注意理论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终身体育是体育教学大纲新增加的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业结束后仍然继续从事体育锻炼,就需要加强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只有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知识技术得到复习巩固,在实践中提高运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组织举办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喜爱的小型竞赛活动,进而形成人人积极锻炼的良好气氛,保证青春期发育和学习完成的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以利于终生体育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