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在作文中张扬

2009-07-2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13期
关键词:张扬个性化想象

孙 锋

作文是衡量考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标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考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也就是说中考作文要体现自己的个性。那么如何让考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一、放飞心灵。

考生对社会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可我们的教育环境所提供给他们的往往只是书本上和教师讲授的间接经验,考生很少能有直接经验,也很少能从这些间接经验中获得良性的刺激感受而产生写作材料。每到作文的时候,考生头脑里没有积累材料可取,只有看作文选套写、仿写别人的文章,根本就写不出有真实感情的文章来。这直接导致考生厌写,老师厌改。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考生在平时应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走出校园,把社会作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实践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和个性张扬的过程,考生会在此过程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产生真实的感受,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从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文章来。因此,考生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参与实践积累素材,从而在中考作文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鼓励考生写“我”。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可是不少考生的作文却失去了个性色彩。别人怎么想,他就怎么想,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这类型的考生不能在作文中释放“个性”,而是舍弃“个性”去适应阅卷老师的胃口,去投奔作文的“大众化”方向。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要知道考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实现作文个性化,应当让考生写自己熟悉的事,写自己想写的话,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抒我情。因此,考生在平时的作文实践中,要逐步养成写“我”的个性化作文习惯,这样才能发现并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

三、激发考生创新。

叶圣陶认为:“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情,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考生对于大自然与社会永远是充满探求欲望的,而考生潜在的情感体验则需要老师来唤醒,考生有了独特的感受后,写作思路就会清晰、流畅,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线索,并想方设法去超越现实的。中学生是想象的天使,虽然他们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神奇的色彩,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如考生在写“秋天的……”一文时,往往会首先想到“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累累的果实”……此时,考生便可放开想象,问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写一写秋天的落叶、田间的枯草呢?因为落叶也曾有过茂盛,枯草也曾有过辉煌。换个角度去写,可以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许多优秀的文章也证实了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

四、允许“越轨”。

在指导考生作文时,许多老师比较看重的是考生的写。至于写什么,怎么写,评判的权力就属于老师了,考生的任务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动地接受作文训练。其实,每个考生心里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很想走进自己的这片天空,书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他们也“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遗憾的是他们的心理世界被冷落了,甚至有时偶尔在自己的作文里流露出一点“自我”意识,也会被一些老师看成是“另类”。考生的个性意识受到压抑,更何谈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呢?

所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允许考生的思维“出轨”。不要总是把他们的思维装在套子里,而不去突破,也不要让他们的思维作单向的平行移动,而不去四面发散,不要将他们的思维预设在固有的程序中。要让他们知道冰雪融化了,不只表示泥和水,也可以代表春天和鲜花;天上的云不只是像羊群和棉花,也可以像萝卜和黄瓜;中途睡觉的兔子不会永远是骄傲的象征,不懈爬行的乌龟不会永远是执著的典型……

作文,原本就是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只要考生认真关注自身感受,让自己的生命活力与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考生的写作个性就一定能在作文中张扬出来。

猜你喜欢

张扬个性化想象
快乐的想象
爱,无须张扬
魔高一丈 就要张扬 Ducati XDiavel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低调而不张扬的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