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憾事宜豁达
2009-07-24熊健荪
熊健荪
人生在世,道路坎坷,官场、商场、情场、考场“不如意事常八九”,憾事多多不足为怪。如何面对这些憾事?古人有诗云:“佳节每从忙中过”“好花偏向雨中开”,其借物喻人的无奈,溢于言表。
人遇憾事,如能拿得起,放得下,最为可取。在这方面,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有独特的见解:“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在他看来,菊花开得美时便是“重阳”,月亮圆亮时即为“中秋”,不待重阳亦可品菊,不是中秋也可赏月,又何必为重阳无暇品菊或中秋阴雨无月可赏而感到遗憾?苏轼后来被贬到海南儋州渡海时,他又赋诗曰:“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何等的洒脱大气,又是何等的磊落胸怀!
毛主席赠柳亚子诗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也是奉劝人们遇到“憾事”,眼睛要看远一些,心里要想开一些,做到不愁不怒,豁达开朗。这样才能烟消云散,天高地宽,踏上新的征程,去迎接新的明天。
学学朱老总的
“减法人生”
□ 初征
据说当年朱德总司令在延安时,已经57岁了,可是有人问他年龄几何,他总是说47岁,而且年年如此。所以“朱老总年年47”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朱老总年年47”,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朱老总的一生,就是不服老、不怕老、不愿老,老而弥坚的一生,是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的一生。他和年轻战士一样担粮,一起扛枪行军,一起下象棋打篮球……他容颜虽老,但却青春永驻。
“朱老总年年47”,也是一种减法人生。朱老总一生讲的是奉献、廉洁,对名不攀比,对钱不算计,心怀宽广,待人以诚,“退一步海阔天空”“少吃一口安稳一宿”。这种减法人生,正是朱老总健康长寿的秘诀。
可是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想的是自己的成绩比谁多,自己的资历比谁长,自己的能力比谁强……总之,他们拿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以此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会耿耿于怀,斤斤计较,这就是加法人生。这样的人生,自然不会有快乐的日子。直到把自己折磨得脱了一层皮,最后想通了,觉悟了,还得回到减法处理,只是这回减少的是寿命!
所以,我们要多学学朱老总的人生智慧。多一点积极的人生,少一点消极的人生,多一点减法人生,少一点加法人生。
清贫与幸福
□ 伊群
清贫与幸福有关吗?按一般人理解,清贫就是穷,而幸福则是富。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确有许多人把幸福与否和钱财的多少联系在一起甚至画等号。但您问问那些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是否财富越多就越幸福?十之八九都会得到否定的回答。而另据报载,有记者在山区农村搞采访调查,见到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农,他们房舍简陋,家无长物。虽终年辛劳,仅温饱而已,可谓清苦贫寒,但却时时显示出一种怡然自得的满足与幸福。白天,他们哼着小曲山歌到地里劳作,晚上沽二两老酒尽享天伦之乐。由此可见,幸福实在是一种感觉。那些拥有金钱财富的人不一定就拥有幸福快乐。
一位哲人说:“对许多人而言,钱只有两种用途,吃饭和吃药,或者说是盛年吃饭,暮年吃药。”所以有智者主张:少赚一点,少花一点,少病一点。有的人拼命聚敛钱财,日进斗金仍不满足,每天殚精竭虑,终因欲壑难填,烦恼多多,根本体会不到清贫者那种以温饱不逮为前提的快乐与轻松。也有人天天山珍,顿顿海味,却始终脾胃不开,身体不健,自然也感受不到清贫者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知足与恬淡。如此便让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清贫离幸福不远,知足离快乐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