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与智慧
2009-07-24管如莉
管如莉
认识“代沟”问题—代沟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演变在不同年龄人们中形成的反差。
缩小“代沟”差异—换位思考,学会沟通,设身处地为晚辈想一想,有利于相互理解差异。
解决“代沟”矛盾—求同存异,理解宽容是解决“代沟”问题的关键所在。
老年夫妻与儿女属于两代人,产生于两代人之间的关系障碍是十分常见的。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两代人之间存在的某些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称为代沟。代沟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演变在不同年龄人们中形成的反差,是无法避免的。
认识“代沟”问题
常有老年人诉说与小辈相处不融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经常为日常琐事发生矛盾,觉得是小辈不孝,因而生气,造成失眠、头痛,个别人甚至为此而产生轻生的念头;而小辈闻及此言也振振有词,还大喊冤枉,说老年人固执、保守、多疑。老少各执一词,那么到底该听谁的?
老年人与子女这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思想认识不同。对某些问题,老年人和小辈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如对待“跳槽”的问题,老年人总希望小辈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不主张小辈“跳槽”;而小辈则认为“人往高处走”,“哪里工作好就到哪里去”,为此常有争吵,造成双方的苦恼。
生活方式迥异。老年人的生活节奏较慢,喜欢早睡早起和安静的环境,喜欢听老歌曲;而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喜欢听流行歌曲,所以导致两代人的不融洽。
自身价值观相左。老年人常“看好”自己的老经验,认为年轻人“做事不牢靠”,“经验少”,“初出茅庐”,因而对年轻人不放心;而年轻人却认为“老经验不管用”,因而不服从老年人。这种对自身价值观看法上的差异,也是目前“代沟”的普遍现象。
婆媳关系紧张。婆媳不和的原因很多,其中“代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婆婆期望媳妇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孝顺她;而媳妇期望婆婆帮助她照顾孩子,把她当女儿看待等。当各自的期望值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造成不和睦。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从根本上说,反映了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因为老年父母与子女所追求的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权力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自然会影响两代人在社会态度、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代沟。
缩小“代沟”差异
作为年长的父母,应该正确对待两代人之间的差异,需要主动采取有效的对策,而不是站在一旁冷嘲热讽,一味指责年轻一代的今不如昔。任何老年人都有过年轻的时候。想当初站在年轻人一边,虽然也会感到与代沟那边的老年人有点隔阂,但并没有像如今站在老年人一边的这种哀叹。如果来一个“返老还童”,年长的父母不妨站到子女的那一边去,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是否有利于理解呢?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有责任教给子女一系列处世准则,让子女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权利,敬重师长,遵纪守法。同时父母也有责任尊重自己的子女,要相信成年的子女完全有能力去独立面对社会,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只需在十分必要的时候稍加点拨即可,而且这种点拨也只是给子女提供一种参考意见,没有必要非要子女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缩小代沟,至关重要的在于沟通。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与孩子之间高质量的沟通却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认真学习方能掌握。
当然,沟通需要合适的渠道。不能以“代沟”作为托词而放弃沟通,更不要幻想着小辈会主动来和你谈心,产生共同语言。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主动去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来为他们提供更多带有权威性、指导性的信息;或者干脆心甘情愿地成为孩子的“学生”,虚心地向其请教。这两个方法都会使父母同小辈之间产生“共同语言”。久而久之,大家的关系就不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家长和一个“忐忑不安”的孩子,而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了。
解决“代沟”矛盾
“代沟”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只有承认它,才能正确地认识它,解决它。不能采取埋怨的态度,应该摒弃“是两代人的思想问题”“一代不如一代”等错误观念。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允许有不同思想的存在,求同存异,不能强求一致。对老年人而言,应允许小辈有不同的认识和观念存在,做到大是大非弄清,小是小非“糊涂一点儿”;对小辈来讲,应尊重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良苦用心。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不要与老年人争吵,以免激化矛盾。
最好开展家庭谈心,平等地发表不同意见,多做自我批评,及时解决矛盾。这样融洽的家庭谈心将有助于解决“代沟”矛盾。应心平气和地解决“代沟”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矛盾,应允许其暂时存在,等时机成熟再慢慢解决。绝不能采取粗暴、强制的方式,以免“撕破脸”,使矛盾激化,从而加重“代沟”矛盾。
只有充分理解两代人的差异是一个历史和生物过程,才能够正确处理好“代沟”问题。首先,老年人在处理“代沟”时,要跳出僵化思想的束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子女,要有“人格平等”的观念,要用理解和宽容的方法处理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当然理解要有“限”,宽容要有“度”,否则就成了溺爱和纵容了。其次,子女也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盲目地图新潮赶时髦。当然,这也有个理解和宽容的问题。
说到底,求同存异,理解宽容,是解决“代沟”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