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09-07-24易允武

创作与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俞平伯朱自清南京

易允武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文学风景线涌现一大批亮丽的女性作家,如冰心、丁玲、苏雪林、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其中湘籍学者、戏剧家、散文家袁昌英也是最享盛名中的一位。袁昌英1894年诞生于湖南醴陵。新文化运动期间,她即以话剧《孔雀东南飞》、《活诗人》、《饮马长城窟》等蜚声戏剧界。她的散文也颇具特色。鉴于这位前辈后半生命运多舛,加上当今文学界对她的作品研究甚少,实在是值得追忆和弥补的事情。在此,作为她的学生,谨检索老师早年两篇著名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游新都的感想》为例,阐述一番读后心得,希冀以此为议题,引起人们对这位潇湘才女的尊崇。

1923年盛夏,时在温州的朱自清和居住北京的俞平伯相邀游览南京,他们约定,以同时同景为题材分别写出同题散文。1924年,两人同拟的命题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发表于《东方杂志》,由此演绎出中国现代散文史的一段佳话。几十年来,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一直收辑于各自作品和各种名篇选读之中,供人赏析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历史阶段,时任武汉大学教授的袁昌英也有过两次南京之游,一次是1928年,另一次是1934年,而且也写出同题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及《再游新都的感想》。两篇散文在《现代评论》发表后,颇受好评。上世纪30年代,文坛学界将袁昌英的两篇同题散文与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一道进行比较研究,称誉三人游览南京之作为“三足鼎立”散文佳品,这么一来,就再续成了朱、俞佳话之后的又一桩文坛雅事。从此,袁昌英的散文成就饮誉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前,袁昌英的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被选作高中国文教材,由此可见这篇范文影响多么广泛。当时朱自清选入教材的作品是《背影》和《荷塘月色》,而非游南京之作。可见袁昌英此作多么引人瞩目。

袁昌英游新都(即南京)两篇作品与朱自清、俞平伯同题作品相互媲美并传为美谈并非偶然。三人的作品都诞生于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大背景下。而作为新文学起锚后期,作家的作品一方面对传统文学做出大胆的叛逆与革新,另一方面又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多有借鉴。一时间,各种文体、各种语境、各种风格的创作纷纷张扬个性和特色,文坛百花齐放,百鸟和鸣。细察三人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情趣、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是有所不同的。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善于以真情、含蓄和唯美的艺术潜质吸引读者,描写客观景物,总是融入自己的感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辨别许多新意,升华为一种诗的意境,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他领略“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滋味”,不论是小船、桨声、灯影、淡月、垂柳、妓楼,都“使人起柔腻之感”,如“河中眩晕着的灯光”,心灵感应是飘忽沉浮的。他还通过一些故事和细节,用简约、朴质、纯正的描摹,挖掘人性之美,表达生命的至情,如在船上与船夫的对白,和俞平伯议论歌妓的道德昏乱与人生的无奈,都足以打动人心。他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任唯美的想象构建不同层次的时空,烘托形景各别的浪漫风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俞平伯的作品则另辟蹊径,他对秦淮河的观察从心灵感受出发,景物描写时断时续,禅悟思考居多,连“夜的月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借,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佛家的空灵境界、主观的理性色彩不息地在作品中回旋,好似让人进入有我无我的境地,去领略哲学思辨的意蕴。难怪他对着船上的歌女说:“这哪里是什么旖旎风光,只有干叠的哀思在我胸中飘荡”。心和境的交萦互染,使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多了几分空濛、超然乃至晦涩。比较两人作品,不难发现朱自清和俞平伯对现实生活所持的不同态度。也正是这种差异所阐发的情感因素的不尽相同,使各自的桨声灯影五彩纷呈,各显其妙。

就人生履痕而言,袁昌英也同朱自清、俞平伯一样,都经历过“五四”洗礼,都阅尽世态炎凉,都用一双慧眼去观察世界,都具有极好的语言表述能力。但是,由于当时和后来一些学者偏重对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研究,忽视了对誉为“三足鼎立”中的袁昌英作品的挖掘力度,因而使鼎足而三的《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游新都的感想》的地位发生倾斜,失去平衡。凭心而论,当我们再度重温袁昌英这两篇作品,即会明显发现袁昌英对南京景物的描写与感悟是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之高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文中高扬的那种开放的、批判的、与时俱进的心态,以及灵活自如的表述功力,完全凸显了袁昌英作为散文大家的风范。这种风范,又和朱自清精细恬适的儒雅之风以及俞平伯那种哲学思索风度有着很大的区别。作品的思想高度在层次上超越了朱自清和俞平伯。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袁昌英两篇游新都(南京)之作尽管以游记形式表述,但所见所闻并非重点,它借景抒情,托物达意,纵横捭阖地将上世纪20-30年代那个动荡、窒息、饱经外患的时代作出揭露与批判。她到南京去,看见“秦淮河畔仍是些清瘦的垂杨与泣柳,在那里相对凄然,仿佛怨诉春风的多事,暗示生命的悲凉”。“硕大宏敞的玄武湖披着蔓延无忌的苇芦及浮萍,表露一种深沉忍毅的闷态,似乎在埋怨造它的人没出息,生出不肖的子孙来。”作品一开始就这么肃穆、凄美、哀怨、叹息,扣人心弦。接着大量描写的是,她为南京高大的城台而震颤;为憔悴的紫金山怆然而泣下;为当权者将土地“忍心无耻地一块块割让与异族”而愤懑;为时局发展到“残忍酷恶地用鸦片烟、吗啡、土匪、病毒、洋货”,“断送到黑暗无边的苦海”而抱哭一场。她的喟叹,引发人们不能不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女子而感动。作品中的“我”,是那么执著、倾心、刚毅地爱着自己的土地,将整个身心与祖国的命运扭结在一起,义无反顾,坚忍不拔;同时又毫无顾虑地揭露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社会生活的黑暗糜烂,而且进行无情的鞭笞,直至淋漓尽致。显然,袁昌英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是紧贴时代脉搏的,这和那些置身象牙之塔和书斋里的文人雅士、学究专家回避现实、吟花弄月、故作玄虚的创作态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只需品读这样的文字就更加明白袁昌英的人品和操守了:“新都,你只须举目一望,在这浑圆的大好地球上面,你能发现多少像你这般空虚的城?”“新都,你岂非君之辱,君之耻吗?试问在这种散漫空虚的生活里,你如何能产生营养,发挥一种固定的、有个性的、光荣的文化出来?你若没有这种文化,你的城格从何而来,从何而高尚?”“不然,你如何能代表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向世人说话呢?临别珍重,幸勿以吾言为河汉。”这些愤世嫉俗、掷地有声的语言,高扬的是“9·18”事变后,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救亡图存的精神,紧贴的是当时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的社会现实,针砭的是新都(南京)官吏的污浊弊端。可以说《游新都后的感想》和《再游新都的感想》已经将忧患意识发挥到了极至。而这

种爱国主义情操出自袁昌英这位娇弱的女知识分子,更是难能可贵。

袁昌英两篇游新都之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所蕴含的文化思考。“五四”运动前的1916年她即远赴英国留学,1926年又去法国,西方文化对她影响至深。但她的国学修养也根深蒂固,因此,她的作品在中华文化基础上时常吸取、借鉴西方进步的文化观点加以思考,为我所用。她承认物质文明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又肯定精神文明应作为一切行为的先导,这些观点均表露在赴新都之游的作品中。

两篇散文对南京的名胜古迹作出了平面扫描,但议论最多的是中山陵和谭延阊墓园,以及金陵大学和江苏大学。两组建筑都属文化景观,但袁昌英却能够作出常人难以认知的判断。她敬仰孙中山先生,可是第一次谒陵却意外地惊呼陵园“不是我们理想的国父墓”,“精神并没有感觉诺大的摇撼”,“觉得仍然好中不足”。她想象的国父墓应该建筑在更高的地方,一目无涯,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她从建筑文化角度考量民族气魄,可谓慧眼独具。她希冀人们能借鉴西方文化在建筑方面的长处,为此,她借用英国19世纪诗人渥寺渥斯对伦敦西寺桥的赞美加以反衬,以此诠释一座城市应有“整个的壮雄心魄”的建筑,才能映衬城市的精神与气质。这些见解,显现了袁昌英渴求中西文化交融和互补的心态。出乎意料的是,袁昌英倒是对深藏幽林之中的谭延闽墓园大加赞赏。她对这位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老乡情有独钟,称他的墓园浑厚沉壮,威而不露,富而不丽。她写道:“若谓陵园象征活跃的、盛旺的、行将复兴的中华民族,谭墓可说是中华民族已往四千年光荣历史精神的具体化。”这段话显然是个暗示,寓意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应该养精蓄锐,韬光养晦,调整心态,以图“行将复兴”,光复国土。这种智者的文化思考和对民族振兴的渴求是值得敬仰的。

袁昌英本来就是学者、教授。她的两篇散文,还饶有兴趣地对金陵大学和江苏大学进行了点评。在她眼中,女子金陵大学建筑西式构造,惟美、静肃、逸致。男子金陵大学建筑就像穿西装、戴中国式瓜皮小帽形态,令人发笑。而江苏大学建筑零乱拉杂,不大协调。从建筑美学而论,袁昌英自然推崇女子金陵大学,但她话锋一转,又数落这里的学生俨然像公主,习惯侈华生活,无所造就。而男子金陵大学的农科却成绩斐然,令人称羡,至于江苏大学的自然科学她认为更是前程无量。袁昌英就是这么巧妙地论证着对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不一定要盲目照搬,倘若华而不实,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同时,她还实事求是地阐明了形式和内容互补的辩证关系。两次游览南京,眼前景物入眼、入脑、入心,足见袁昌英散文中的观察力和思辨力是多么敏锐、扎实。

新文学发轫时期,散文的成就诚如鲁迅所言,“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数量繁多,题材广泛,品种齐全,流派纷呈。其中议论性散文和抒情叙事性散文争芳斗艳。如果说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属于后者,那么,袁昌英的同题散文却二者兼而有之。她的作品灵活自如地将散文门类中的小品、随笔的特质揉和在一起,抒情、叙事、议论各显其妙,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各具所长。学习她的散文技巧,可以吸取多种营养。

《游新都后的感想》和《再游新都的感想》篇幅较长。其中,借景抒情不是静止和虚幻的,景只是作为托物,情也在于疏理,至关重要的是把这种景与情不断引向深入,发掘“感想”的层次与深度。从散文题目即可知道袁昌英游览南京时感想是颇多的,不吐不快,这才是行文的要旨。为此,她在观景中不断地抒情,又不断随波逐浪地思考。千言万语,千情万绪,相互交织,彼此提升,使她的感想触动读者的心灵。她走在南京的城台上,发出的抒情是别样的;“这里更是变了的形象”,“是寂寞!是荒凉!是壮观!”接着又如此作出感想:“试问这绵延不断,横亘于天地间的大城,哪一寸哪一步,不是人的精血堆成的?”这还不够,她还要对着城台发问:“你现在正在咀嚼着——苦吗?甜吗?我哪里敢代你说出来。你是最害羞、最胆怯、最不肯将你的真实暴露给人的。我如果替你说出来,你一定要老羞成怒的对付我啊!”袁昌英的感情就是这么层层递进,一发而不可收拾。她已经将南京城台视为祭祀的“性灵”在膜拜。古迹,让她追慕、怀忆、神驰,但又让她独怆然而涕下。她毫不忌讳地承认:“欣赏之中总不免批评神的闯入。”类似这样的逆向思维,在比较金陵大学和江苏大学的行文中时有出现。可见,袁昌英两篇南京之游是用多维的感想形式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她没有忽视动荡的时局,惋惜南京国民政府的软弱无力,但也没有被黑暗所吓倒。她是站在那个时代的制高点,以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批判在观察生活。这种行云流水,波浪起伏的抒发感想之作,使这两篇游记散文成为那个时代的檄文。因此,可以这样说,她的作品不单有娴熟的语言表述,散文的战斗精神更是从中凸显而出。这样的游记散文可谓扛鼎之作,其技巧是高超的。

散文作品自然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两篇游南京之作中,对景色的描写善于采用拟人化的手段,使山水城堞具象起来,多了几分灵动和意蕴,牵惹人心,增添情趣。她写鸡鸣寺,说“这样老耋龙钟的身体感受荆芦野棘的欺凌”,“崇山峻岭也是沉毅不亲近的在那里咬住牙根硬受着自己裸体暴露的羞辱”。在她笔下,沦丧的土地“活似晒枯了的苦瓜皮的可怜心是为东四省热泪流枯的余迹,你欲再从上面榨出一滴水来怕也是枉然!这一块鲜血的,一触即见血的,是为我慈爱的老父,永辞人间的老父而结的伤疤”。这样的形象比喻,新奇,独特,将本来静止的事物显得生动起来。她将对南京景色爱之所深、恨之所切的情感均一一在她笔下被深化了,意境扩展了,自然主旨也深刻了。袁昌英对苦难祖国的眷恋达到触摸可及的程度。

两篇作品抒情和议论的部分也形象逼真而贴切自然。她不故弄玄虚去煽情,任真情流露行文中。议论不枯涩艰晦,令人难以捉摸。对于“慈悲得像祖土”的土地,她说,“我不能不低头,我不能不痛哭,不能不疾恨令他过度痛苦的种种!”“可冷的古迹,你既悲痛,我也如丧家之犬,无所依归,我们尽可抱哭一场吧!”这种既抒情又议论的文字,不但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饱注艺术感染力,使沉寂的土地、古迹产生有形的图像。平凡的外形描写,蕴蓄着深刻的真谛。袁昌英早年的散文如此灵动自如是颇为传神的。

作为一位曾经创作过多部戏剧的剧作家,袁昌英这两篇散文在结构上也借鉴着剧本创作的特色。如序幕,人物或景物的布局,内心独白,烘托氛围、矛盾冲突和结尾等。因此,她的作品虽侃侃而谈,结构却如剧本一样十分严谨,行文美和作品的思想灵魂相适应,各段落之间,相互勾连,彼此呼应。在《游新都后的感想》中,作品一开始就这样拉开序幕:“这股南风的来势,真不可挡!竟把我吹到新都去住了几天。”然后层层递进写秦淮河、鸡鸣寺、玄武湖和城台。其中对中山陵的思考托起了作品的矛盾高潮,而对金陵大学与江苏大学的评价也恰如剧本中精彩的对话。结尾处,作品采用倾心的独自予以谢幕。她写道:“新都啊,你的油然嫩翠到处花香的美貌此刻仍在我心眼中闪灼着,嫣笑着,你有的是动人的古迹,新鲜的空气、明静的远山……这是何等令人怀慕啊!”一个光明的憧憬,真诚的祝福,犹似舞台帷幕缓缓落下,让人们再游新都时不至再落寞喟叹。这种剧本化的散文结构,在《再游新都的感想》同样也表现明显的印痕。

袁昌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出来的作家。她的两篇游新都(南京)散文,可以让我们领略她的智慧与才情以及令人敬佩的思想情操。她的散文作品收辑于《山居散墨》和《行年四十》两本著作之中。新中国成立前后,相关报刊对她的散文多有评论。后来由于她在武汉大学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各方评论相对减少了。这位资深的学者、作家生前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1927年在法国巴黎帮助过著名女作家陈学昭。归国后,著名湘籍女作家谢冰莹曾受教于她的门下。她和著名的女作家苏雪林、凌叔华并称为武汉大学“珞珈三女杰”。她的丈夫是国内外知名的湘籍经济学家杨端六。不幸的是,1957年,袁昌英无端被划为“右派”,从此销声匿迹,导致1971年她含冤蒙屈逝世于故园醴陵,萋萎芳草,陪伴一代潇湘灵魂。

逝者长已矣。当着“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谨备薄纸著文,以感念恩师在天之灵。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对于“五四”期间的作家,我们后辈多么需要对他们进行追思研究啊。

猜你喜欢

俞平伯朱自清南京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朱自清的较真
你们和我不一样
李辰冬剽窃俞平伯疑云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俞平伯的奇思妙想
南京、南京
朱自清的蝉声
最顽强的谦虚